日本蓝皮书:日本研究报告(2018):安倍“超长期执政”背景下日本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 97

日本蓝皮书:日本研究报告(2018):安倍“超长期执政”背景下日本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 9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伯江 吕耀东 林 昶 著
图书标签:
  • 日本研究
  • 安倍晋三
  • 中日关系
  • 战略分析
  • 国际政治
  • 东亚地区
  • 日本蓝皮书
  • 2018年
  • 政治学
  • 外交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4386
商品编码:2983531115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日本蓝皮书:日本研究报告(2018):安倍“超长期执政”背景下日本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

定价:99.00元

作者:杨伯江 吕耀东 林 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201243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人员联合南开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以及新华社等机构的日本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年度研究成果。书中对2017年度日本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社会文化诸领域做了回顾,特别是围绕第48届众议院选举、安倍“超长期执政”背景下日本内政外交走向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分析,并收录了该年度日本大事记。

目录


Ⅰ 总报告
1 安倍“超长期执政”背景下日本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
  ——2017~2018年日本形势回顾与展望【杨伯江】/001
  一 安倍向“超长期执政”更进一步,修宪提速/002
  二 全面坐实“新安保法”,争夺秩序规则主导权/009
  三 中日关系转暖,深度博弈持续发展/023

Ⅱ 政治经济篇
2 日本国家政治的范式变异与战略转型【吴怀中】/030
3 日本第48届众议院选举及政局走向分析【张伯玉】/054
4 安倍“自卫队入宪论”综合评析【张晓磊】/069
5 日本反导体系转型升级及其地区安全影响【刘 华】/084
6 日本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走势分析及中日经贸合作【徐 梅】/099
7 日本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分析【刘 瑞】/114
8 加速转型的日本制造业与系列现象分析【张玉来】/127

Ⅲ 对外关系篇
9 中日关系:日本“两面下注”背景下的战略博弈【吕耀东】/143
10 日美关系:政军互动与“印太战略”下的政策协调【卢 昊】/158
11 日俄“战略接近”:进展与局限【阎德学】/176
12 日本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动机及取向【姜龙范】/193
13 日本的东南亚“峰会外交”评析【白如纯】/209
14 日本亚太经济合作新趋向【陈友骏】/223
15 日印关系:从经济到安全的全方位外交升级分析【庞中鹏】/238
16 日本对中东政策动向综合分析【程 蕴】/256
17 日非经济关系评析【苏 杭】/270
18 2017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解析【金 嬴 朱晓丹】/283

Ⅳ 社会文化篇
19 日本社会热点与发展动向评述【李国庆 袁 媛】/310
20 日本人口与社会保障动向分析【丁英顺】/328
21 2017年日本文化发展动态【张建立】/342
22 从2017年度汉字和新语、流行语看日本社会与国民心态【王瓒玮】/358

Ⅴ 附录
23 2017年日本大事记【吴 限 田 正 孟明铭】/373

Abstract/387
Contents/390
要旨/406
目次/409

作者介绍


杨伯江 男,天津市人,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CSCAP China)委员。历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问题、东北亚地区安全。主要研究成果:《美国战略调整背景下日本“全面正常化”走向探析》、《日本民主党对外战略方向确立》、《日本民主党对外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民主党新政与日本之“变”》、《中日关系:“暖春”时节的形势与任务》、《当前日本对外战略:成因、手段及前景》、《后小泉时代中日关系的再定义》“Redefining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fter Koizumi”、《以理性思维推动中日关系的跨世纪发展》、《美日同盟:日本的“战略起跳板”?》、《日美贸易摩擦何以趋缓》、《“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战后70年日本国家战略的发展演变》等。

文摘


序言



书名: 现代日本政治经济研究前沿:从“失落的三十年”到新发展阶段 作者: [此处可填写作者姓名或机构名称] 出版社: [此处可填写出版社名称] 出版年份: [此处可填写出版年份] ---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自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裂以来,日本在政治、经济、社会及外交等领域所经历的深刻转型与持续挑战。我们聚焦于“失落的三十年”这一宏大历史背景,力图厘清日本如何在漫长的通货紧缩与结构性停滞中寻求突破,并探讨其在当前全球秩序重塑背景下的战略调整与未来走向。 第一部分:经济结构的深度解构与再平衡 本书首先对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终结进行了细致的回顾与批判性分析。我们不仅梳理了导致“资产泡沫”破裂的金融和监管失误,更着重探讨了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顽疾,包括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企业治理的僵化以及长期货币宽松政策的复杂效应。 1.1 货币政策的极限与“安倍经济学”的遗产 本部分将详尽分析日本央行(BOJ)在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量化与质化宽松”以及后来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考察了这些政策如何试图打破通缩预期、刺激投资与消费,并评估了其对金融市场、企业资产负债表以及居民收入分配产生的实际影响。重点讨论了YCC政策在应对全球通胀压力时所暴露出的政策空间受限问题,以及央行在退出超常规货币政策时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 1.2 结构性改革的未竟之路 日本经济的复苏受制于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本书详细分析了旨在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多项改革举措,包括公司治理改革、劳动市场灵活性提升(如“工作方式改革”)以及数字化转型(DX)的推进。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如半导体、汽车制造、服务业)的案例研究,揭示了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遭遇的阻力,例如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的不足,以及对终身雇佣制文化演变的复杂反应。特别关注了供应链重组与“经济安全保障”概念提出后,日本在关键技术领域寻求“去风险化”的战略部署。 第二部分:政治生态的演变与治理挑战 政治层面,日本在“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经历了从周期性政权更迭到自民党长期稳定的转变。本书关注这一转变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其对政策连续性的影响。 2.1 自民党主导下的政治格局与派阀动态 深入分析了自民党在21世纪初如何重新巩固其执政地位,并探讨了不同派阀(如清和政策研究会、平成研究会等)在塑造国家议程和资源分配中的作用。本书考察了“一强体制”下,内阁与官僚体系的关系如何演变,特别是行政效率的提升与民主问责制之间的张力。 2.2 宪法修改议题的沉浮 宪法第九条的解释与修改一直是日本政治的核心议题。本书将客观梳理近年来关于修宪讨论的政治动员、公众舆论的细微变化,以及修宪势力在国会内部的博弈过程,分析修宪议题在不同时间点受到的国内政治气候和国际安全环境的影响。 2.3 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与代际公平 随着人口结构加速老龄化,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受到严峻考验。本书详细剖析了医疗、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的财政赤字压力,以及历届政府为应对此问题而推行的改革措施(如提高消费税、延迟退休年龄)。重点讨论了这些改革措施如何在保证代际公平与维持社会稳定之间寻求艰难的平衡。 第三部分:外交战略的再定位与地区安全环境 在全球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日本的外交与安全政策经历了数十年未见的大幅调整。本书聚焦于日本如何在其传统的“日美同盟”框架内,重新定义其在亚洲乃至全球的战略角色。 3.1 日美同盟的深化与“正常国家化”的努力 系统梳理了日美同盟在安全合作层面的具体进展,包括后《安保共同宣言》时代的合作机制、导弹防御体系的构建以及对西南诸岛(冲绳周边)军事部署的调整。同时,分析了日本在提升自身防务能力(如增加防卫开支、发展反击能力)的过程中,如何审慎地处理国内的和平主义传统与外部安全压力之间的矛盾。 3.2 东亚多边主义中的角色转换 本书探讨了日本在应对东亚地区复杂安全态势时所采取的“多重外交”策略。这包括与澳大利亚、印度(QUAD机制)、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战略关系强化,以及在“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FOIP)框架下的具体实践。分析了日本如何利用经济援助、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等手段,提升其在区域内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3.3 区域经济合作与全球治理 除了安全层面,本书也关注日本在国际经济组织和贸易协定中的作用。分析了日本在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CPTPP)中的核心贡献,以及其在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探讨了日本在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议题上的立场与行动。 结论:面向未来的不确定性与韧性 本书最后总结了日本在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停滞和社会调整后所展现出的“韧性”(Resilience),但也清醒地指出了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结构性约束”。从劳动力萎缩到地缘政治的快速变化,日本的战略选择将继续在维持国内共识与适应外部冲击之间进行复杂的权衡。本书旨在为理解现代日本提供一个全面、多维且不预设立场的分析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国际关系史的学生,我总觉得理解一个国家的现在,必须深入挖掘其历史的脉络和近期的发展。2018年,对于日本而言,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安倍首相的“超长期执政”,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上的现象,更意味着一种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可能,同时也可能引发变革的暗流。这本书,以“日本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听起来就充满了学术的深度和权威性。我特别期待它能从更宏观的视角,分析日本在国际秩序重塑的大背景下,是如何审视自身的角色和未来的方向的。它是否会在安全、经济、科技等多个维度上,展现出新的战略布局?对于我们这些身处东亚地区,并且与日本有着复杂历史和现实交织的国家来说,理解日本的战略意图,对于我们自身的决策至关重要。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日本对外政策的深层逻辑,以及它在中日关系这个敏感而又充满机遇的议题上,所能透露出的蛛丝马迹。

评分

一本沉甸甸的厚书,封面设计简洁,透露着一种严谨的研究气息。我一直对亚洲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日本这个东亚大国,其战略动向和对区域稳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8年,安倍晋三政府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其“超长期执政”的局面无疑为日本的内外政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能满足我深入了解那个时期日本战略重心转移的渴望。我尤其好奇,在这样一个政治环境下,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究竟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它会如何平衡与大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我们中国而言,那个时期的日本究竟会采取怎样的姿态?是继续保持合作的基调,还是会因为地缘政治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书名中的“战略走向”和“中日关系”这两个关键词,直接点明了本书的核心内容,也正是我希望从中找到答案的方面。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这本报告,跟随作者的视角,一同探寻日本在那段关键时期的深层思考和实际行动。

评分

对于我来说,理解日本这个国家,尤其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本书的主题——“安倍‘超长期执政’背景下日本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直接触及了我非常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我迫切地想知道,在安倍政府持续掌权的情况下,日本是否真的在推动其战略重心的转移?这种转移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更积极地参与地区安全事务,还是在经济上寻求新的增长点?而这本书在讨论日本战略走向的同时,又将目光投向了中日关系,这无疑是这本书的亮点。我希望它能为我揭示,在那个时间节点,两国关系是处于一种怎样的动态平衡之中?是否存在一些潜在的合作机遇,又有哪些挑战是两国都需要共同面对的?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种深刻的分析,帮助我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那个时期的日本,以及它与中国之间关系的演变。

评分

读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能够获得一种“旁观者清”的视角,去审视那个时期日本的政治决策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些决策背后有着怎样的驱动力。安倍政府的“超长期执政”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它意味着政治权力的集中和议程的持续推进。这本书的名字恰好抓住了这个关键点,让我觉得它很可能触及到日本国内政治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解读,在安倍执政的延长线上,日本的对外战略是如何演变的?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地区事务,还是会受到国内经济和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保留?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影响了中日两国之间的互动模式?我渴望了解,当日本自身的战略目标与中国的崛起产生交集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又会衍生出怎样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评分

一本关于日本研究的报告,特别是聚焦在“安倍‘超长期执政’背景下”的战略走向,这让我感到十分好奇。2018年,日本的国际地位和地区影响力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而安倍政府的稳定执政,无疑为这种调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对日本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入剖析,以及这些内政因素是如何映射到其对外战略上的。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分析,预测日本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对于中日关系而言,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去评估在那段时期,两国关系的张力与合作空间究竟是怎样的。是仅仅停留在地缘政治的博弈,还是会有更深层次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探讨?期待书中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这两大亚洲邻国之间的复杂互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