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婚戀中女人不能犯的100個錯誤
定價:35.00元
作者:廖康強著
齣版社:朝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50542077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81kg
編輯推薦
一本成功駕馭婚戀情感的手冊 男人愛不愛你,女人心裏特有數;女人愛不愛你,男人心裏特沒數。 沒有人在與心愛的人親吻時會想到分手,沒有人在握緊愛人的手時會想到離婚。 很多人在婚戀失敗後,都會認為是對方的錯。很多人在婚戀中犯瞭錯,卻還不知不悟…… 很多人在睏惑:我全身心地付齣,可為什麼還是沒有得到我想要的愛情。是我做錯瞭嗎?當然,是你做錯瞭。更重要的是,你錯瞭卻還不自知!愛與被愛是世界上*幸福的事情,是每個人都要經曆的感情站。要擁有一段美好的婚戀,需要的不隻是愛情……“結婚前睜大眼睛,結婚後半閉眼睛。”——這便是抓住幸福生活所必需的心態和智慧。
內容提要
婚戀是人生的重要一課。戀愛是否幸福,婚姻是否和諧,對每個人都至關重要,你的生活中是充滿甜蜜、幸福,還是擁塞著埋怨、爭吵,都取決於你的選擇。
該書旨在將人們在婚戀中容易犯的錯誤告訴讀者,讓你不犯或少犯這些錯誤,從而更好地駕馭自己的生活,與心愛的人共度美好的人生。
目錄
章 女人在戀愛時可能犯的25個錯誤
1.情陷“單相思”不能自拔
2.盲目囤積男人
3.不敢主動去追
4.約會時說的太多
5.尷尬的印象
6.愛情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7.總在男友麵前提起他的前女友
8.取笑男友的傢人
9.錯把“犯賤”當成真愛
10.在不適閤的時候撒嬌
11.每天都要黏在一起
12.浸泡在醋缸裏的女生
13.腳踩幾隻船
14.守望無言的結局
15.無條件地為戀人改變
16.因為不再是“處女”而自卑
17.用“獻身”來證明愛情
18.為“愛情”迷失自己
19.無法承受愛情的挫摺
20.戴著麵具談戀愛
21.用惡作劇考驗對方
22.美麗是愛情的武器
23.大齡女的心理障礙
24.在逝去的戀情中不能自拔
25.愛上彆人的老公
第二章 女人在結婚前可能犯的21個錯誤
26.隻嫁有錢人
27.嚴守苛刻的徵婚標準
28.錶現得過於“精明”
29.坦白過去的“情史”
30.因恐懼而産生逃婚的想法
31.不瞭解自己想要的婚姻
32.結婚不如同居
33.婚姻的一廂情願
34.過分放大愛情的力量
35.迷戀離婚男人
36.婚姻是拯救自己的齣路
37.不被祝福的婚姻
38.結婚隻為賭氣
39.世上沒有好男人
40.從一個到另一個
41.忽視金錢觀的不同
42.嫁一個對自己百依百順的男人
43.迷信思想作祟
44.結婚證隻是一張紙而已
45.找老公隻找好的
46.掉入溫柔“陷井”
第三章 女人在婚後與老公相處時可能犯的30個錯誤
47.不能容忍對方生活習慣的不同
48.你的眼裏隻能有我
49.婚後不懂得珍愛自己
50.相敬如賓纔是幸福
51.在人前不給老公留“麵子”
52.我的心事需要你來猜
53.為愛放棄自己的理想
54.輕易將丈夫放飛
55.忙於孩子(或事業)而忽略配偶
56.愛得沒有瞭私人空間
57.忽視與丈夫的心靈交流
58.“質檢員”似的妻子
59.掏空丈夫的口袋
60.經常對丈夫冷嘲熱諷
61.在人後羞辱丈夫
62.疏遠丈夫的親友
63.照顧丈夫事無巨細
64.逾越自己的界限
65.夫妻間不能有隱私
66.迴傢還當“女強人”
67.強求愛人的報答
68.無休無止的嘮叨
69.拿丈夫和彆的男人比較
70.看不到老公的優點
71.觸犯男人的禁忌
72.對丈夫的關愛視而不見
73.對丈夫過分依賴
74.乾擾丈夫的工作
75.總把“離婚”二字掛在嘴邊
76.對丈夫無端猜疑
第四章 女人在應付婚姻危機時可能犯的13個錯誤
77.報復丈夫的背叛
78.咄軌是為尋找所謂的“真愛”
79.對舊愛念念不忘
80.在“一夜情”中迷失
81.享受被男人追逐的浪漫感覺
82.結交“藍顔知己”的尷尬
83.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84.情人升級成妻子後的尷尬
85.憎恨曾經的愛人
86.逃離平淡的婚姻
87.放不下與前夫的感情
88.一哭二鬧三上吊
89.被逼離婚時的錯誤
第五章 女人在婚後與傢庭其他成員相處時可能犯的11個錯誤
90.和婆婆的生活習慣有衝突
91.與老人溝通有障礙
92.在婆婆麵前“改造”丈夫
93.和小姑子心生隔閡
94.在大傢庭中疲於奔命
95.說話時不加考慮
96.和異性朋友交往忽視婆婆的感受
97.教育孩子引起的衝突
98.與婆婆親密無間
99.婆媳關係理想化
100.利用娘傢人來乾涉婚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對於它是否會落入那種“成功學式”的教條灌輸有些警惕。畢竟市麵上同類書籍太多,很多都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把復雜的婚姻關係簡化成一個綫性的、可以被精確操作的公式。然而,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卻異常的溫暖和富有彈性。作者似乎更傾嚮於描述“情景”而非“鐵律”。比如,書中關於“如何處理原生傢庭的介入”那一章節,沒有簡單粗暴地要求“劃清界限”,而是花瞭大量篇幅去分析,女性在麵對婆媳關係時的那種微妙的“忠誠度測試”——我們總是在測試伴侶是選擇原生傢庭的習慣,還是選擇我們建立的新傢庭的規則。這種描述,讓我感覺像是作者坐在我對麵,非常真誠地分享著她觀察到的真實人性,而不是在宣講某種僵硬的道德準則。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提到瞭“情感賬戶”的概念,強調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存款”——一次及時的感謝、一個放下手機的專注眼神——纔是抵禦風暴的基石。這與我過去那種“隻要我足夠努力工作/照顧傢庭,愛就會自然而然維係下去”的綫性思維形成瞭鮮明對比。這本書的優點就在於,它承認瞭復雜性,並引導讀者去擁抱那些不完美但真實的情感互動。
評分我之前讀過一些關於婚姻的書,很多都將“溝通”視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鑰匙,但往往在如何進行“高質量溝通”這一點上含糊其辭,最終落得空泛。這本書在這方麵則顯得尤為紮實和具體。它沒有滿足於說“要多傾聽”,而是細緻地劃分瞭“被動傾聽”、“積極傾聽”和“共情性傾聽”之間的巨大差異,並且提供瞭具體的對話腳本來練習後兩者。比如,當伴侶抱怨工作不順心時,我們常常急於提供“解決方案”,而這本書則明確指齣,很多時候,男性(當然也包括女性)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情感容器”來容納負麵情緒,而不是一個“問題解決中心”。這個觀點對於我這種習慣性“救火”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顛覆性的。此外,它對“贊美的藝術”也有獨到的見解,強調贊美必須是針對“努力和過程”而非僅僅“天賦和結果”,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並意識到這種思維模式同樣適用於伴侶的互動。總而言之,這本書像是一套非常精密的工具箱,裏麵裝的不是錘子和釘子,而是各種形狀的潤滑劑和校準器,幫助你在日復一日的親密關係運營中,減少摩擦,提升效率。
評分這本《婚戀中女人不能犯的100個錯誤》的書名實在是太抓眼球瞭,我抱著一種既期待又有點忐忑的心情翻開瞭它。坦白說,我一直覺得自己對兩性關係的處理還算得心應手,至少在我的朋友圈裏,我的“婚姻保鮮秘訣”時常被當作正麵案例來討論。所以,當這本書提到“錯誤”這個詞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想去看看那些我自認為已經規避掉的“陷阱”,到底有沒有更深層次的隱患。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的切入點非常細緻入微,她沒有停留在那種老生常談的“不要太粘人”或者“要保持獨立”的膚淺建議上。相反,她深入探討瞭日常溝通中的那些微妙的語境偏差,比如在伴侶錶達需求時,我們下意識地進行“情感預判”並直接給齣解決方案,這種看似高效實則可能扼殺對方傾訴欲望的行為,在我看來簡直是醍醐灌頂。我甚至立刻迴想起上周和先生為傢庭預算爭執時,我那種略帶嘲諷的“我就知道你會這麼想”的態度,當時隻覺得是鬥嘴,現在迴想起來,那纔是真正的情感地雷。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是在指責女性,而是在提供一個高清的、多角度的觀察鏡,讓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習慣性的行為模式是如何在不經意間為親密關係製造裂痕的。它讓我明白,維係婚姻需要的不僅僅是愛,更是一種持續的、有意識的“關係管理”的藝術,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為他好”,其實隻是我們自己的防禦機製在作祟。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完全沒有那種學術著作的疏離感,讀起來更像是聽一位閱曆豐富、洞察人心的資深朋友在娓娓道來她的經驗教訓。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沒有試圖將所有女性塑造成完美的伴侶形象。相反,它非常坦誠地討論瞭“女性在婚戀中的疲憊感”和“身份切換的焦慮”。例如,當談到如何在母親和妻子這兩個角色之間進行平衡時,作者並沒有提供一個“萬能公式”,而是鼓勵讀者去定義屬於自己的“足夠好”的標準,而不是被社會期待所裹挾。這種對女性個體經驗的尊重,使得這本書的建議具有極高的可操作性和人情味。我特彆喜歡它關於“情緒的財政學”的比喻,即情緒的付齣和接收也需要健康的預算和流動性,而不是單方麵的透支。它提醒我,維持一段長期關係,最耗費精力的往往不是外在事務的處理,而是情緒能量的有效分配。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試圖用“完美錶現”去贏得伴侶“持續喜愛”的錶演者,而更像是一個有能力去建設和維護一個健康生態係統的園丁。
評分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側重於外在形象管理或者如何用某些“技巧”去吸引伴侶的目光,畢竟很多婚戀書籍都會強調這一點。結果我驚喜地發現,它幾乎將筆墨集中在瞭女性的“內在穩定感”和“自我價值的構建”上。其中有一段話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它沒有要求女性去“忍耐”伴侶的某些缺點,而是探討瞭“當忍耐成為習慣時,它如何悄無聲息地侵蝕瞭你的邊界感和自我尊重”。這種對女性自我賦權的深刻洞察,讓我感到非常受用。我開始反思,很多時候我並非真的無法開口錶達不滿,而是害怕一旦錶達,就會破壞那種脆弱的、錶麵的和諧。作者巧妙地指齣,真正的親密關係不是建立在不設防的“虛假和平”之上,而是建立在雙方都敢於展示脆弱且知道自己會被接納的基礎之上。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也非常巧妙,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一百個“Don’t”,而是通過案例引齣背後的心理動因,再給齣建設性的替代方案。這種由內而外的梳理,讓我不再將婚姻中的問題僅僅歸咎於對方的行為,而是開始認真審視自己的反應模式和深層需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