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东京散步
定价:59.00元
作者:(法)夏福埃,吴晓秋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32142828
字数:40000
页码:2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2009年法国国际地理节托勒密奖得主
一个法国人在漫步于东京的旅途中所绘的涂鸦
导游书?探险记?
个性画家独步领略东京生活的千姿百态
一个惊喜……完美的原创风,流畅、可爱的叙事,带你经历一场你希望永远都不会停止的单车之旅。
——《摇滚怪客》
让人捧腹大笑……地捕捉到了“*丑的城市中*美的一座”这一形容的精髓。
——《解放报》
东京,无疑是琳琅满目的花花世界。作者所做的,无非是将这一趟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细细分解、咀嚼,然而好奇心实在是一件非常非常私人的事,很难从别人的建议中得出具体的印象。不过这对我来说倒是一点都不难,我从来没想过,在序言中可以这样将一个城市的所有奇特之处浓缩成一篇精华。让我觉得乐在其中的难免会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但也有稍微不便的地方:在东京,乃至在整个日本认真地欣赏一些我的国家没有的东西,比如一个简单的路牌,或者是写着我不明白的内容的水果标签,不免显得有点傻里傻气的。
这是一本有关日本的书,特别是有关一趟在东京的特定旅程。这不是一本导游书,也不是一本探险记。不过你们一定会在其中遇到许多古老的地名,以及主题以外的种种闲扯。我逗留在东京的时间是从二〇〇六年六月开始,十二月结束,这也是我的同伴克莱尔在日实习的时间。
因为不乐意为了挣点钱而从事那些我从来没喜欢过的差事,我开始了画画,或者可以说,画画,根本没有什么原因吧。 弗洛朗·夏福埃内容提要
《东京散步》由弗洛朗·夏福埃所著,2009年法国国际地理节托勒密奖得主导游书?探险记? 个性画家独步领略东京生活的千姿百态 一个法国人在漫步于东京的旅途中所绘的涂鸦。作者离家6千英里,在东京居住了6个月,骑着一辆主妇型自行车,带着一把折叠椅,向城市的沥青路出发,开始了一段领略东京生活的独步征程。这不是一部游记,也不是一部探险记,这本书是个性画家用彩色画笔记录下的奇特的东京生活。画家以法国人的视角,给自己的所见所闻配上生动、有趣的注解,在小小的画纸上呈现出东京独特的人文魅力。
目录
作者介绍
弗洛朗·夏福埃
法国画家,2006年6月,他因女友克莱尔前往东京参加总公司培训,而跟随她一同租住下来。他从废弃的停车场里捡了一辆自行车,骑着它穿梭于东京的大街小巷。在6个月的旅行中,他通过细腻而充满童趣的观察,用彩色铅笔画出了一个非同于常人眼中的东京,呈现出这座繁华都市在传统与现代文化冲击下的人文风情。继《东京散步》之后,画家回国小住并再次前往日本,完成了第二本画册《真锅岛》。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拿到这书的时候,其实没抱太高期望,毕竟市面上介绍城市风光的书太多了,大多都是走马观花,图大于文。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介绍,而是真正深入到了城市的肌理之中,挖掘出那些隐藏在光鲜亮丽背后的,更鲜活、更有人情味的故事。作者的文字功力实在了得,那种叙述的张力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又不失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与观察。特别是对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小巷子的描写,简直是神来之笔,让人读到忍不住停下来,闭上眼睛去想象那个画面。比如描绘一个老裁缝店里,那台吱呀作响的老式缝纫机,以及那些堆积如山的各色布料,瞬间就能让人联想到几代人在这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我也想去那里看看”的冲动,但同时又庆幸自己能通过文字先一步领略这份独特的韵味,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通常对这种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书籍比较挑剔,总觉得容易流于表面或者过度煽情。然而,这本书在处理情感的拿捏上,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平衡点。它没有刻意渲染所谓的“怀旧情怀”,而是通过对日常琐事的细致描摹,让怀旧感自然而然地渗透出来。文字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但每一个词汇的选择都饱含深意。读到某处关于光影和声音的描写时,我竟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能清晰地听到远处传来的铛铛车声,感受到空气中那种湿润而微凉的质感。这种文字构建出的沉浸式体验,是很多大制作的影视作品都难以企及的。它像是一个耐心的向导,带着你穿梭于时间与空间,让你在喧嚣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并在宁静中重新审视生活的美好与不易。看完之后,我甚至开始留意自己生活周遭的那些不易被察觉的细节,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精神洗礼”。
评分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淡淡的复古感,配上精致的字体排版,瞬间就把我拉进了那种老上海的弄堂深处。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每一个场景的描绘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水墨画,色彩虽然不浓烈,但意境悠远。比如描写一个老式咖啡馆里的光影变化,那种透过百叶窗洒下的斑驳光束,照在光滑的木地板上,空气中仿佛弥漫着陈年的咖啡豆香和淡淡的旧书味道,读起来让人心里暖洋洋的,有一种时间被温柔定格的感觉。书中人物的对话也很有意思,那种不紧不慢的语调,夹杂着一些早已不再常用的老词汇,听起来既亲切又带着一种疏离的美感,好像在听一场老电影的配乐,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地烘托着情绪。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它不是那种快节奏的叙事,而是让你愿意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每一个转折和留白之处。读完之后,心里留下的是一种淡淡的、说不出来的满足感,仿佛自己也刚刚从那座迷人的城市中漫步归来,带着一身的烟火气和故事感。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简直就像是收到了一封来自故友的长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往日时光的深情回望,却又绝不沉溺于感伤。它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时而像一个冷眼旁观的记录者,客观冷静地剖析着城市的发展脉络;时而又化身为一个深情的参与者,与街角的摊贩、路边的老人进行着真诚的交流。这种游刃有余的切换,让整本书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小插曲,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片段,比如一次突如其来的大雨,或者一次意外的街头表演,它们就像是散落在记忆里的珍珠,被作者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立体的城市浮世绘。这本书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让你感受到,即便是再熟悉不过的城市角落,只要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都能发现全新的光怪陆离。它不是在教你怎么游览,而是在邀请你重新认识你所生活或向往的那个空间,充满了哲思和温暖。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像是一首精心谱写的交响乐,起承转合都极其考究。开头部分,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宏大的背景,但随后就迅速地收拢焦点,聚焦到具体的人和事上,节奏的控制非常老道。最让我惊艳的是,书中对“人”的刻画,那些配角即使只出现寥寥数语,也个个鲜活得仿佛随时会从纸页中走出来。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存智慧,都凝聚在了作者精妙的对话和动作描写中,丝毫没有脸谱化。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酿酒师,将生活的酸甜苦辣,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思想的发酵,最终呈现出一种醇厚而回味悠长的味道。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城市的记录,更是关于“生活本身”的深度探讨。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跟一位阅历丰富、谈吐优雅的长辈促膝长谈,听他娓娓道来那些过往的精彩与遗憾,让人受益匪浅,心生敬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