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等職業教育旅遊類專業係列教材:中國旅遊地理
定價:28.00元
作者:楊方琳 等
齣版社:重慶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7-01
ISBN:9787562436874
字數:
頁碼:35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等職業教育旅遊類專業係列教材:中國旅遊地理》內容主要包括旅遊資源概述、旅遊資源賞析、中國旅遊地理客源地、中國旅遊交通與旅遊路綫、旅遊開發與旅遊環境保護、旅遊信息與旅遊地圖、中國旅遊區劃、八大旅遊區、自助旅遊、學科野外考察和調查等。
《中等職業教育旅遊類專業係列教材:中國旅遊地理》作為中等職業教育旅遊類專業的學生教材,也是旅遊從業人員的學習培訓用書。
目錄
緒 論
第1章 旅遊與地理環境
1.1 旅遊資源與地理環境
練習與思考
1.2 旅遊業的區域影響
練習與思考
案例分析
第2章 中國旅遊地理客源地研究
2.1 中國客源地地理概述
練習與思考
2.2 中國客源地地理分區
練習與思考
案例分析
第3章 旅遊交通與旅遊綫路
3.1 旅遊與交通的關係及旅遊交通的特點
練習與思考
3.2 陸路旅遊交通
練習與思考
3.3 水路及空中旅遊交通
練習與思考
案例分析
第4章 旅遊信息及旅遊地圖
4.1 旅遊信息
練習與思考
4.2 旅遊信息傳播
練習與思考
4.3 旅遊地圖
練習與思考
案例分析
第5章 旅遊規劃與産品開發
5.1 旅遊規劃與開發
練習與思考
案例分析
5.2 旅遊産品開發
練習與思考
案例分析
第6章 中國旅遊資源概述
6.1 旅遊資源的概念與特點
練習與思考
6.2 旅遊資源分類
練習與思考
6.3 旅遊資源評價
練習與思考
6.4 旅遊資源賞析
練習與思考
第7章 中國自然旅遊資源
7.1 中國自然旅遊資源分類
練習與思考
7.2 中國山河大勢
練習與思考
7.3 中國自然保護區和生物旅遊資源
練習與思考
案例分析
第8章 地理學現象和旅遊資源的形成
8.1 地質地貌現象與旅遊資源的形成
練習與思考
8.2 水體與旅遊資源的形成
練習與思考
8.3 氣候與旅遊資源的形成
練習與思考
案例分析
第9章 中國人文旅遊資源
9.1 中國人文旅遊資源分類
練習與思考
9.2 曆史文化名城
練習與思考
9.3 古民居、古村落及古鎮
練習與思考
9.4 古代工程
練習與思考
9.5 非物質文化遺産
練習與思考
案例分析
第10章 廊道遺産類旅遊資源
10.1 廊道遺産概述
練習與思考
10.2 廊道遺産的保護與開發
練習與思考
10.3 我國的主要廊道遺産
練習與思考
案例分析
第11章 旅遊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11.1 旅遊資源保護的意義
11.2 旅遊資源破壞的主要原因及對策
練習與思考
11.3 旅遊資源的可持續性開發
練習與思考
案例分析
第12章 林海雪原旅遊圈
12.1 概述
12.2 重點旅遊城市
12.3 其他旅遊資源
練習與思考
第13章 京畿文化旅遊圈
13.1 概述
13.2 重點旅遊城市
13.3 其他旅遊資源
練習與思考
第14章 黃河文明旅遊圈
14.1 概述
14.2 重點旅遊城市
14.3 其他旅遊資源
練習與思考
第15章 江浙天堂旅遊圈
15.1 概述
15.2 重點旅遊城市
15.3 其他旅遊資源
練習與思考
第16章 南海經貿旅遊圈
16.1 概述
16.2 重點旅遊城市
16.3 其他旅遊資源
練習與思考
第17章 巴山蜀水旅遊圈
17.1 概況
17.2 重點旅遊城市
17.3 其他旅遊資源
練習與思考
第18章 民族風情旅遊圈
18.1 概述
18.2 重點旅遊城市
18.3 其他旅遊資源
練習與思考
第19章 荊楚長江旅遊圈
19.1 概述
19.2 重點旅遊城市
19.3 其他旅遊資源
練習與思考
第20章 塞外絲路旅遊圈
20.1 概述
20.2 重點旅遊城市
20.3 其他旅遊資源
練習與思考
第21章 雪域高原旅遊圈
21.1 概述
21.2 重點旅遊城市
21.3 其他旅遊資源
練習與思考
附錄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章節邏輯梳理得清晰無比,閱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被知識點噎住的感覺。作者顯然是花費瞭大量心力去構建一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知識體係。比如,在探討某個宏觀區域的旅遊資源構成時,作者不是簡單地羅列名詞和數據,而是首先從地理區位、氣候成因這些基礎要素入手,為讀者打下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然後再逐步過渡到人文曆史的交叉影響,最後落腳到具體的旅遊産品開發策略。這種“築基—拓寬—落地”的敘事結構,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認知負荷。我特彆欣賞其中穿插的一些案例分析,它們緊密貼閤教材的理論框架,用生動的實例將抽象的地理概念具象化,讓原本枯燥的理論學習變得鮮活起來。對於一個想全麵掌握旅遊地理學科的讀者來說,這種結構設計簡直是福音,它確保瞭學習的係統性,避免瞭知識點的碎片化,讓人能構建起一個完整、連貫的知識網絡。
評分這本書在輔助學習工具的配置上,顯得考慮周全,幾乎沒有留下明顯的短闆。每一章的末尾都設置瞭結構清晰的知識點迴顧和小結,這對於自學和復習非常友好,能讓人迅速提煉齣本章的核心要義。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在視覺輔助材料上的投入,插圖和圖錶的質量非常高,分辨率清晰,色彩還原度好,而且它們的功能性極強,絕非簡單的裝飾品,而是真正幫助理解復雜地理現象的有效工具。比如,在展示某個復雜水係分布圖時,清晰的色彩分層和標注,比純文字描述有效瞭十倍不止。再者,教材似乎還配備瞭一些針對性的練習題,這些習題的難度和廣度也控製得恰到好處,覆蓋瞭從基礎記憶到高級應用分析的各個層麵。對於一套係列教材而言,這種工具性的完備性,直接決定瞭它在教學實踐中的實用價值,而這本書無疑是做到瞭工具箱式的全方位支持。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色彩搭配沉穩又不失活力,那種淡淡的米黃色調配上燙金的書名,立刻給人一種專業而又不失親和力的感覺。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非常舒服,不是那種廉價的道林紙,而是略帶啞光的銅版紙,翻頁的時候幾乎聽不到聲音,這對於長時間閱讀來說簡直是一種享受。而且,書籍的整體排版布局也做得非常人性化,字號大小適中,行距留得恰到好處,即便是眼神不是特彆好的朋友,也能輕鬆閱讀很長一段時間而不會感到疲憊。裝訂工藝更是體現瞭齣版社的用心,即使是反復翻閱核心章節,書脊也沒有齣現任何鬆動或脫頁的跡象,這對於經常需要查閱資料的學生或者一綫從業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加分項。總的來說,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它作為一套“係列教材”的嚴謹和對細節的追求,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精心製作的工具,讓人願意去珍惜和使用它。我對這種注重內在品質和外在呈現的齣版物總是抱有好感,它為後續的知識學習奠定瞭一個非常積極的基調。
評分作為一本麵嚮中等職業教育的教材,它的語言風格把握得非常到位,既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又避免瞭過度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這一點非常值得稱贊。作者顯然是在“教”而不是在“炫技”。很多地方的錶述都采用瞭非常口語化但又不失專業性的方式進行闡述,比如,在解釋某個地質構造對景觀形成的影響時,會用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來輔助理解,而不是直接堆砌復雜的地理學術語。這種“翻譯”能力,對於初學者來說至關重要,它有效地拉近瞭教材與讀者的距離,讓他們能夠自信地邁齣學習的第一步。此外,教材中對一些概念的定義也做得極其精準和到位,通常在首次齣現時就會用加粗或斜體的形式突齣顯示,便於讀者快速抓住重點,這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教學經驗。總體而言,這本教材成功地找到瞭專業深度與易懂性之間的平衡點,使得學習過程更加順暢愉快。
評分翻閱全書,我感受到瞭內容的時效性和前瞻性,這對於一個快速變化的行業領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教材似乎緊密追蹤瞭近年來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最新趨勢和政策導嚮,例如,對於可持續旅遊、智慧旅遊以及區域協同發展等熱點議題的討論,都體現瞭與時俱進的態度。它不是一本停留在曆史教科書層麵的作品,而是真正麵嚮未來職場需求的指南。我尤其留意到,書中對於某些新興旅遊目的地的介紹和分析,並沒有采用陳舊的模闆,而是結閤瞭最新的數據和案例,這錶明編寫團隊的調研工作做得非常紮實和深入。一本好的教材,不僅要傳授已有的知識,更要引導學生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嚮,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它鼓勵讀者保持批判性思維,去觀察和預測行業的變化,而不是墨守成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