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瘦马行:郎世宁的中国经验 | 作者 | 曹天成 |
| 定价 | 98.00元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ISBN | 9787101128642 | 出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瘦马行:郎世宁的中国经验》以大量清宫档案及耶稣会成员往来书信为基础,全景式展现了意大利画师郎世宁在华期间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丰富和完善了其在中国美术史中的形象。针对郎世宁若干幅画作中出现的瘦马形象,比较系统的梳理了不同文化语境中有关“瘦马”的隐喻,并结合郎世宁的在华境遇,大胆提出一种观点:郎世宁画作中的瘦马形象很可能是其自身的投射。本书同时配有大量图片,彩色印刷,有助于读者更直观地体会郎世宁画作与其中国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 |
| 作者简介 | |
| 曹天成,男,河南柘城人。200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商丘师范学院副教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画院史》、北京市教委《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留苏美术家研究》、河南省美术馆《20世纪河南美术史》等重要研究项目。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留学生与中国近现代美术》。 曾参与编写《万山红遍:新中国美术60年访谈录 1949-2009》(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9月)。先后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美术观察》、《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美术报》等期刊(报纸)发表论文(文章)二十余篇。 参与制作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郎世宁:紫禁城里的米兰画师》(于2015年4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首播),该片是央视一部大型纪录片,也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推荐的2015年第二批国产纪录片之一。该片在第31届江苏省电视金凤凰奖中荣获三等奖、在第四届凤凰视频纪录片盛典中荣获“极具网络人气奖”、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甘肃省人民主办,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等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暨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纪录片盛典”中荣获系列片好作品奖。 |
| 目录 | |
| 序 邵大箴 绪 论 章 耶稣会士 节 背景 第二节 苏努与穆敬远 第三节 护教 第二章 画画人 节 活计 第二节 “活计”去处 第三节 同事与伙伴 第三章 “他者” 节 格格不入 第二节 生不逢时 第四章 瘦马 节 百骏图 第二节 八骏 第三节 可能的瘦马经验 第五章 隐喻 节 图像与文本 第二节 “肥”与“瘦” 第三节 构图 一种推论 附录一 郎世宁“活计”编年(1723—1765) 附录二 《石渠宝笈》著录郎世宁绘画作品 参考文献 后 记 出版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1.新观点:本书对中外美术史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有关描写瘦马的作品作了比较研究,对郎世宁的创作文本做了深入研读,更结合郎氏在传教事业与绘画创作两者不可克服的矛盾中的心境作了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大胆提出了郎世宁之所以在作品中多次描绘瘦马图像,是与他不得意的境遇和苦闷心情有密切关系,是他传教事业受挫以及自己在皇宫内地位失落、内心苦闷情绪的自然流露。这一见解,是研究郎世宁生平和绘画创作的中外专家论述中从未有人提出过的新观点,值得关注。 2.以大量清宫档案及耶稣会成员往来书信为基础,全景式展现了意大利画师郎世宁在华期间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丰富和完善了其在中国美术史中的形象。 3. 全书配有彩图,在欣赏大量画作的同时体会郎世宁的中国经验。 |
| 文摘 | |
| |
| 序言 | |
作为一名对中国艺术史,特别是清代宫廷绘画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瘦马行:郎世宁的中国经验》这本书充满了期待。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深入阅读,但从书名和作者的声誉来看,我已经能够想象出它将是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盛宴。郎世宁,这位来自遥远西方的传教士,却在中国宫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画作不仅融合了东西方绘画的技法,更记录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风貌。我猜想,这本书会细致地剖析郎世宁的艺术生涯,从他初来乍到的文化冲击,到他如何适应并融入中国宫廷的艺术体系。书名中的“瘦马行”似乎暗示着一段旅程,一段关于艺术、文化、甚至人生选择的艰辛而辉煌的跋涉。我特别好奇的是,作者将如何描绘郎世宁在中国所经历的挑战,比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以及他如何在这些困难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和突破。这本书无疑将带领我走进一个色彩斑斓的过去,去感受一位艺术家跨越国界的艺术传奇,去理解一个时代在中西文化交融中的独特印记。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瘦马行”这个意象,来解读郎世宁在中国那段非凡岁月的。
评分当我看到《瘦马行:郎世宁的中国经验》这个书名时,心中泛起了一种莫名的激动。郎世宁,这位跨越了文化与地域的艺术家,他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故事。而“瘦马行”这个词,更是给我一种踏实而充满力量的感觉。我猜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艺术鉴赏的书,更是一次深入探索郎世宁在中国那段不平凡岁月的旅程。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解读“瘦马行”这个意象,它是否暗示了郎世宁在中国初期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又或者,它象征着他坚持不懈、默默前行的艺术之路?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描绘郎世宁在中国宫廷中的生活点滴,他的创作灵感是如何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被激发出来的?这本书是否会探讨他如何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绘画的透视、光影和解剖学知识,从而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郎世宁风格”?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从“经验”这个角度切入,来展现郎世宁在中国所经历的文化碰撞、艺术融合以及个人成长。这本书会不会以一种非常生动、详实的方式,带领读者穿越回那个辉煌而复杂的时代,去感受郎世宁的艺术魅力,去理解他作为一位传教士和艺术家,在中国所留下的宝贵印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打开我对于郎世宁艺术的全新认知,让我看到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郎世宁。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历史叙事,往往隐藏在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和鲜活的人物之中。郎世宁,这个名字在许多人眼中或许只是一个清代宫廷画师的代号,但《瘦马行:郎世宁的中国经验》的书名却激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画作的图录,更像是一扇窗口,邀请我窥探一个来自异域的灵魂,在中国土地上如何扎根、生长,最终绽放出独特的艺术之花。我设想,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来呈现郎世宁,或许会探讨他作为一个传教士的身份与艺术家身份之间的张力,他内心深处对信仰的坚持,以及他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热爱。书中对“中国经验”的强调,让我猜测作者会深入挖掘郎世宁在中国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关系,以及他在宫廷政治和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桥梁作用。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展现郎世宁在绘画技法上如何巧妙地融合中西元素,例如他如何将西方透视法和油画技法融入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之中,又如何用中国式的写意精神去表现西方绘画的写实感。“瘦马行”这个词组,在我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画面:一匹瘦弱却坚韧的马,在漫长的旅途中,带着它所承载的文化与艺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最终抵达了它命中注定的彼岸。这本书,我想,将是一次关于跨文化理解和艺术融合的深刻探索。
评分读到《瘦马行:郎世宁的中国经验》这个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种史诗般的意境。郎世宁,这个名字自带一种传奇色彩,而“瘦马行”则为这份传奇增添了厚重感和叙事性。我猜测,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郎世宁的画作,而是试图通过他的“中国经验”,来展现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图景。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部精心编织的史诗,讲述郎世宁在东方这片土地上,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西方的艺术理念与中国的审美情趣巧妙地融合,最终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瘦马”这个意象,在我看来,饱含着一种艰辛、坚持与希望。它可能象征着郎世宁初来乍到时的处境,也可能代表着他默默耕耘、不求名利的艺术追求。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郎世宁在中国宫廷的真实生活,他的日常起居、他的创作环境、他与中国艺术家们的交流,甚至是他与当时社会名流的交往。这本书会不会以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郎世宁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如何在中国这个陌生的国度,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精神归宿?“行”字则暗示着一段漫长的旅程,一段关于艺术、信仰、文化传播的艰辛而辉煌的跋涉。我渴望通过这本书,领略一位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所经历的深刻变革,以及他对中国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
评分《瘦马行:郎世宁的中国经验》这个书名,像一幅浓缩了历史厚重感的画卷,徐徐展开在我眼前。郎世宁,一个响亮的名字,总能勾起我对清代宫廷艺术的无限遐想。而“瘦马行”这个词组,更是充满了诗意和故事性,让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猜测,这本书绝不仅仅是对郎世宁画作的简单介绍,而是一次深入的、多维度的解读。它或许会像一位老友,娓娓道来郎世宁在中国从初来乍到的“瘦马”,如何一步一个脚印,踏出属于自己的“行”路。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描写郎世宁在中国所经历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文化上的碰撞、是艺术上的融合、是与皇室的交往,还是他对中国社会的观察与理解?“瘦马”或许象征着初期的艰辛,也可能是一种谦逊和坚持,而“行”则代表了旅程、成长和成就。我想象着,这本书会深入挖掘郎世宁在中国宫廷的真实生活,他如何在高压的环境下保持创作的激情,如何用他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描绘这个他为之倾倒的国度。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中国经验”这四个字,来剖析郎世宁的艺术发展轨迹,以及他对中国绘画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本书,无疑将是一次关于文化交流、艺术创新和个人坚守的精彩讲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