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湖北(2016年全新版)
定价:27.00元
作者: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031895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全面反映该省区行政区划标准地名、交通旅游、地形等*信息2. 市县图清晰易读,乡镇、村庄资料详实,及时反映乡镇调整后的分布状况3. 采用*交通资料,全面核实并更新了高速公路走向,增加了高速公路名称、编号、出入口、服务区等信息4. 城区地图反映交通、医疗、教育、金融、商业、旅游等日新月异的变化5. 旅游信息丰富,涵盖了该省区重要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区
内容提要
《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湖北》是以政区为主,注重交通、旅游,兼顾其他内容要素的实用参考地图册。 本图册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序图组包括:湖北省政区、地形、交通、旅游等。并配以文字及精美照片。 市县图组包括:武汉市等地图,并配以文字,反映各县市行政区划、交通旅游等内容。城市图组有武汉等市县城市平面图,主要反映城市街区、服务行业、旅游等内容。
目录
湖北政区湖北概况湖北地形湖北地理湖北交通(铁路、公路)湖北交通(水运、航空)湖北旅游湖北旅游概况武汉市武汉城区武汉市辖区(江岸区 江汉区 硚口区 汉阳区 武昌区 青山区 洪山区)武汉市辖区(东西湖区 蔡甸区 汉南区)武汉市辖区(江夏区)武汉市辖区(黄陂区)武汉市辖区(新洲区)黄石市 黄石城区黄石市辖区(下陆区 黄石港区 西塞山区 铁山区) 大冶市阳新县十堰市十堰城区 十堰市辖区 (张湾区 茅箭区) 郧县丹江口市郧西县竹溪县 竹山县房县宜昌市 宜昌城区宜昌市辖区(西陵区 伍家岗区 点军区 猇亭区 夷陵区)宜都市 枝江市当阳市远安县兴山县 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襄阳市 襄阳城区襄阳市辖区( 襄城区 襄州区 樊城区)老河口市 谷城县枣阳市宜城市南漳县保康县鄂州市鄂州城区 荆门城区荆门市荆门市辖区(东宝区 掇刀区)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孝感市 孝感城区孝感市辖区(孝南区) 孝昌县应城市 云梦县安陆市汉川市大悟县荆州市 荆州城区荆州市辖区(沙市区 荆州区)石首市 江陵县洪湖市松滋市公安县监利县黄冈市 黄冈城区黄冈市辖区(黄州区) 团风县 麻城市武穴市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咸宁市 咸宁城区咸宁市辖区(咸安区)赤壁市 嘉鱼县崇阳县 通城县通山县随州市 随州城区随州市辖区(曾都区) 随县广水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城区 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 建始县宣恩县 鹤峰县咸丰县 来凤县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
作者介绍
中国地图出版社历史悠久。作为我社前身之一的亚新地学社成立于1900年,是我国早的专门编制出版地图的出版单位。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社形成了实用参考地图、教学教辅地图、中小学教材、电子地图和特种地图协调发展的产品格局。 我社的中国行政区划和世界政区图,在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版图意识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交通、旅游、生活地图,为方便人民群众出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 建社以来,我社累计出版各类出版物1.4万余种,发行量超过40亿册幅,有100多部作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出版奖、地图作品奖等奖项,我社已经成为我国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出版社之一。
文摘
序言
我对这套地图集最大的困惑点,在于它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呈现方式。我原以为一本省级地图册至少会在水文地质和地貌结构上有所建树,毕竟湖北作为水网密布、地貌多样的省份,这本该是它的强项。然而,翻阅了好几遍关于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如汉江、清江)的流域图,那些水系线条的处理得太过“艺术化”,缺乏严谨的等高线指示,使得理解河流的流向和汇水面积变得困难。更让人抓狂的是,土壤类型和植被分布的示意图,几乎是采用了最基础的色块填充,完全没有体现出区域间过渡的渐变性,读起来更像是给小学生看的科普挂图,而非供专业人士参考的详尽资料。对于那些希望了解湖北地形地貌演变、进行生态考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地理信息维度是极其扁平化的,无法支撑起深入的分析。它似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绘制行政区划和主要城镇点上,却忽视了支撑一个省份独特性的核心自然本底,这让它在专业性上打了折扣,显得有些徒有其表。
评分从装帧设计和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评价,这本地图册的表现可谓是中规中矩,甚至在某些方面显得有些过时。纸张的厚度勉强合格,但油墨的色彩饱和度偏低,尤其是在表现植被覆盖率的绿色调时,常常显得灰蒙蒙的,缺乏生机。内页的装订方式采用了较为传统的骑马钉加胶装结合的方式,对于一本需要频繁翻阅和摊平使用的工具书来说,这是一个潜在的隐患。每当你试图将幅宽较大的区域地图完全展开平放在桌面上时,中缝处的扭曲和折痕都会对信息阅读造成干扰,特别是中心部位的细节信息,很容易被书脊吃掉。此外,图例(Legend)的设计也缺乏现代地图学的清晰度和直观性。各种符号、线型和色彩代码的解释散落在不同的页面角落,读者需要不断地在跨页间来回比对,才能完全理解某一个图标的含义。这种低效的阅读流程,极大地影响了在现场或特定场景下快速获取信息的效率,使得它在实用性层面远逊于那些采用大开本、高质量平铺装订的竞争对手产品。
评分对于非专业读者,仅仅想对湖北省的地理概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本书的宏观视角确实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入门框架。例如,在省域人口分布图上,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武汉城市圈的虹吸效应是多么显著,以及襄樊、宜昌等次级中心城市的人口集聚态势。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成功地将复杂的社会经济数据,通过直观的颜色深浅和点状标记,转化为了易于理解的视觉语言。然而,一旦尝试深入到县级或乡镇级的微观层面,这种“一览无余”的优势便迅速瓦解了。很多偏远地区的聚落、小型的河流分支,往往被简化成了几笔无关痛痒的线条,细节的缺失使得对于地方文化、社区联系的探究变得无从下手。它更像是一张为宏观决策者准备的概要,而非为深入探索者准备的精细地图。所以,这本书的定位显得有些尴尬:它在宏观上不够精炼到能够替代官方的宣传册,在微观上又不够详尽来满足专业需求,最终落得了一个“不上不下”的评价,适用场景非常有限。
评分这本号称“2016年全新版”的地图册,拿到手时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确实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然而,当我翻开内页,特别是那些关于城市规划和交通路网的图层时,心里不免打了个问号。首先,关于省会武汉周边的快速路和环线布局,图上的标识和实际近几年来的建设速度似乎有些脱节。比如,某条新开通不久的绕城高速在册子上还只是模糊的规划线,这对于需要精确导航或者研究区域经济辐射范围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再者,对于一些地市级的行政区划边界的描绘,虽然精确度尚可,但在细节处理上显得有些草率,特别是那些山区与平原交界处的乡镇划分,如果想用作地理研究的基础数据,可能还需要对照最新的官方文件进行二次核对。整体而言,它更像是一份在特定时间点凝固下来的“快照”,而非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的实用工具书,对于追求时效性的用户而言,它的参考价值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迅速衰减,这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是所有地图产品都必须面对的挑战,而这本册子似乎在应对这个挑战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留给读者的,更多的是一种“图非所值”的微妙感受。
评分如果把这本书看作一份历史资料汇编,其时间跨度上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尽管标注了“2016年全新版”,但内页中对于地方性基础设施,例如某些县城连接省道的升级改造,或者新设立的工业园区的精确坐标,却显得捕捉得不够及时。我注意到几个相邻县市的“对接点”地名,与我去年底实地考察时看到的最新命名有所出入,这说明编辑团队在信息的收录和最终定稿的时间节点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这种“滞后性”对于依赖地图进行商业考察或物流规划的专业人士来说,是致命的。地图作为一种静态的、对地理空间进行表述的媒介,其价值在于其时效性和准确性。如果一个“新版”地图册所能提供的空间信息,与几年前的版本相比提升不显著,或者关键信息点已经过时,那么它就失去了更新的意义。读者为了一本“新版”付出的额外成本,并没有换来预期的信息增量,这让人感到十分不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