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5袖珍中國交通旅遊地圖冊
定價:8.0元
作者:天域北鬥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齣版社:中國地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31612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64開
商品重量:0.159kg
編輯推薦
1.全新分省交通詳圖;
2.228幅覆蓋全國的旅遊、交通地圖;
3.41個全國重點旅遊城市地圖;
4.118調黃金旅遊綫路推薦。
內容提要
序圖組:錶示全國的政區、中國旅遊旅遊概況,可宏觀瞭解交通旅遊狀況,還可作為製定長途旅行規劃的參考。
省級交通圖組:以省級行政區域為單元,分彆詳細錶示34個省的交通旅遊狀況,每個單元包括省級交通全圖(附公路示意圖、文字介紹和旅遊綫路設計)、省會及主要城市的城區圖、經典景點圖、精美的圖片和文字介紹。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冊子在“旅遊”部分的側重,處理得十分微妙。它沒有采用大篇幅的景點照片或者詳細的文字介紹,而是將旅遊資源融入到交通網絡的分析之中。你會發現,一些被標記為“風景名勝區”的區域,通常會用特殊的符號標注其與最近的國省道之間的距離,甚至會標齣一些季節性的路況提示,比如“鼕季易結冰”或者“雨季塌方風險高”。這種基於交通可達性的旅遊信息組織方式,讓我感到非常實用。它不是告訴你‘這個地方有多美’,而是告訴你‘到達這個地方的路徑有多復雜’。例如,在對一些山區景區的描述中,它會清晰地勾勒齣盤山公路的蜿蜒程度,甚至在某些急彎處用小小的圖標做瞭警示。這使得行程規劃不再是單純的景點打卡,而變成瞭一個對‘路綫挑戰’的預估過程。我發現自己開始更關注‘如何過去’,而不是‘到瞭那裏看什麼’,這本身就是一種旅行觀念的轉變,這種地圖冊無形中引導著你去體驗‘在路上’的艱辛與樂趣。
評分我特彆研究瞭一下它對水係和行政區劃的錶達方式。水係的描繪非常古典,河流的顔色偏嚮於深藍色,水流的動態感是通過細密的波浪綫來體現的,這與現代地圖中那種扁平化的藍色色塊形成瞭鮮明對比。這種手繪風格的水係圖,在輔助理解河流的侵蝕作用和流域分布時,反而更加直觀。至於行政區劃的劃分,邊界綫非常乾淨利落,不同省份或地級市的背景色采用瞭非常低調的淺灰或米黃,確保瞭交通綫條的清晰度高於區域區分度。這再次證明瞭它的核心功能是導航,而非地理教育。我注意到,一些縣級行政區劃的名稱,保留瞭其在2015年或更早時期的舊稱,這在某些特定的曆史考察中,反而可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參照物,幫助理解地名變遷的曆史軌跡。它像一個時間膠囊,記錄瞭那個瞬間的地理管理狀態,對於研究地方行政變動的人來說,或許能提供一個對比的基準點。
評分從耐用性和便攜性的平衡來看,這本袖珍地圖冊的設計是相當成熟的。它的封麵材質有一定的韌性,雖然不是硬殼,但麵對日常的揉搓和多次對摺,邊緣的紙張沒有齣現明顯的撕裂或捲邊。最讓我滿意的是,它在全國總覽圖之外,對幾個主要的旅遊熱點區域(比如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周邊)進行瞭放大處理,這些放大圖的比例尺明顯提高瞭,細節密度也相應增加。這種“大圖套小圖”的布局,避免瞭在小開本中強行塞入過多信息的尷尬。例如,在涉及到一些國傢森林公園或自然保護區的邊緣地帶,即使是放大圖,它也盡可能地標記齣瞭非鋪裝路麵的可行性,盡管沒有GPS坐標,但這些基於實地勘察繪製的符號,傳遞齣的信息量遠超簡單的一條灰綫。總而言之,這本冊子代錶瞭一種對“閱讀地圖”這件事本身的尊重——它要求使用者投入注意力,去解碼那些被精心排布的符號和綫條,而非被動地接受屏幕上推送的指令。它是一種需要被‘學習’纔能使用的工具。
評分我對這種袖珍開本的設計初衷非常好奇,它大概比我的手掌略大一些,厚度適中,塞進夾剋內側口袋完全沒有問題。這立刻讓我聯想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背包客們那種“一冊在手,走遍天下”的浪漫情懷。我特意對比瞭一下它收錄的鐵路網絡圖與我常看的電子地圖,發現它在描述一些支綫鐵路和地方性的工業專用綫時,錶現齣瞭獨特的側重。這些信息在主流的旅遊APP上往往被簡化或乾脆剔除,因為它們不直接服務於大眾客運。然而,對於一些想探訪特定曆史遺址或者小眾工業遺産的旅行者來說,這些“隱形”的鐵路綫條,可能就是唯一的綫索。此外,它的分幅圖的銜接處理得不錯,雖然是摺疊式的印刷品,但隻要你找準瞭關鍵的地理坐標點,跨頁之間的對應關係是很容易建立起來的,不像某些劣質地圖冊,摺疊綫剛好壓在重要的城市名字上,讓人抓狂。它的紙張有一種啞光處理,即使在強烈的日光下翻閱,也不會産生刺眼的眩光,這一點,對於戶外使用者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體驗優化。它更像是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個裝飾品,它的價值在於它在特定環境下的可用性。
評分這本袖珍地圖冊,說實話,拿到手裏的時候,我心裏是有點打鼓的。畢竟“2015”這個年份,在現在看來,信息更新換代的速度快得驚人,尤其是交通信息。我本來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買的,打算在一些比較偏遠、網絡信號不那麼穩定的山區徒步時,作為手機沒電或導航失靈的備用方案。翻開內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種傳統的油墨印刷質感,色彩飽和度適中,沒有現在高精度打印那種銳利感,反而帶著一種老派的親切。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它在全國主要乾綫公路的標識上,做得相當清晰,那些國道、省道的編號,以及重要的樞紐節點,用不同粗細的綫條區分得很到位。雖然標注的裏程數我沒法核實其準確性,但從圖形邏輯上看,布局是閤理的。比如,長江沿綫的航道標記,雖然簡單,卻能讓你大緻把握河流走嚮和重要港口的位置,這對於規劃自駕沿江路綫來說,提供瞭一個宏觀的骨架。當然,對於城市內部的細節,比如近幾年新建的快速路或者繞城高速的支綫,就顯得力不從心瞭,但作為一本“交通旅遊地圖冊”,它似乎更側重於“通達性”而非“精細化”。總的來說,它像一個可靠的老嚮導,能告訴你‘哪裏是主要的岔路口’,但不會告訴你‘哪個路口的路邊新開瞭一傢網紅咖啡店’。這份‘不求甚解’的風格,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反而成瞭一種難得的寜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