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非理性繁荣(第二版)(希勒作品系列)
定价:49.00元
作者:罗伯特.J.希勒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3001854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非理性繁荣》(第二版)中,罗伯特·希勒教授对2000年版的内容进行了适时的修正和更新,重新阐述了市场波动这一给他带来国际声誉的主题。希勒在第二版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他以一种更加清晰和彻底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可能动摇经济运行和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在版中,希勒教授成功地预言了股市的下跌,而在本书中,他将研究扩展到了目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美国国内和国际房价的历史走势。在本书中,希勒通过大量的证据来说明,如同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隐含着大量的泡沫,并且终房价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开始下跌。他认为,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因此,非理性繁荣非没有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
在版的基础上,希勒教授描述了金融市场波动的心理根源,并且着力列举和论述了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所固有的不稳定性。比如,艾伦·格林斯潘的“非理性繁荣”演说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他认为,终摆脱这种困境的途径在于社会制度的改进,比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保险品种以保障人们的收入和住房,以及更加分散化的投资选择。就像该书的版一样,《非理性繁荣》的第二版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阅读和讨论。
目录
第2章 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回顾
篇 结构因素
第3章 诱发因素:市场经济的疾速发展、互联网以及其他事件
第4章 放大机制:自然形成的蓬齐过程
第二篇 文化因素
第5章 新闻媒体
第6章 新时代的经济思想
第7章 新时代与全球泡沫
第三篇 心理因素
第8章 股市的心理定位
第9章 从众行为和思想传染
第四篇 理性繁荣的尝试
0章 有效市场、随机游走和泡沫
1章 投资者学习和忘却
第五篇 采取行动
2章 自由市场中的投机风险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201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斯坦利里索(Stanley B. Resor)经济学教授。他先后撰写了《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The New Financial Order: Risk in the 21st Century)、《市场波动》(Market Volatility)、《宏观市场》(Macro Markets)等经济学著作。其中《宏观市场》一书获1996年度保罗·萨缪尔森奖。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所经历的许多经济波动,并非完全由客观数据和理性分析所驱动,而是深受集体情绪、羊群效应乃至心理暗示的影响。作者用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和丰富的历史数据,层层剥茧,向我们展示了“非理性繁荣”是如何一步步发酵,最终将经济推向高峰,也暗示了其不可避免的崩塌。我特别喜欢书里对金融史上的几个著名泡沫的深入剖析,比如郁金香狂热、南海泡沫,以及更近代的互联网泡沫。这些案例生动地说明了,当人们的预期远远脱离了资产的实际价值,而仅仅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或者“未来会更好”的信念而盲目追逐时,一场灾难就已经在悄然酝酿。这本书让我深刻反思了“眼见不一定为实”的道理,在投资领域更是如此。有时候,市场的喧嚣和高涨的交易量,恰恰是需要警惕的信号,而不是进场的理由。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对“非理性繁荣”这个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似乎不合逻辑却又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或行为。而当这个概念与“经济繁荣”联系在一起时,更是引发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种“非理性”的特质与经济的增长和扩张联系起来的。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深入探讨人类的心理偏差,例如过度自信、锚定效应、羊群效应等,是如何在经济活动中放大,从而导致资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而且,“第二版”的字样也说明这本书的内容经过了更新和完善,可能加入了更多近期的经济事件作为例证,这样一来,对于当前的市场环境,也能提供更具时效性的解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更深入的视角,去理解那些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令人费解的经济现象。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很有意思,“非理性繁荣”,加上“第二版”和“希勒作品系列”的标签,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很喜欢那种能跳出寻常思维、深入剖析社会现象的书籍,而“非理性”和“繁荣”这两个词并列,似乎暗示着一种普遍存在的、不合逻辑但又十分普遍的经济现象。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探讨的是经济周期中那些令人费解的繁荣时期,它们是如何被非理性的乐观情绪所驱动,又会在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走向衰退。或许作者会引用大量的历史案例,从股市泡沫到房地产狂热,去揭示这些“繁荣”背后隐藏的心理机制和社会动因。我尤其期待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衡量和识别这种“非理性繁荣”的方法,帮助普通读者在面对市场狂热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更理性的投资决策。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伪、独立思考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示,让我对未来的经济走向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在个人理财方面少走弯路。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它揭示了人类天性中那些难以克服的弱点,是如何在经济世界中被放大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作者以一种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了经济周期中那些由非理性情绪主导的狂欢,以及随之而来的痛苦萧条。我深刻地体会到,价格并非总是反映价值,市场的“共识”有时是一种集体性的错觉。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过去的某些投资行为进行了反思,也对未来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如何保持独立思考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书中对于“叙事”在制造繁荣中的作用的阐述,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有时候,一个强大的故事,能够超越事实本身,驱动无数人做出相同的选择。这种力量是惊人的,也是危险的。这本书让我更清醒地认识到,在投资的世界里,情绪永远是最大的敌人。
评分这本《非理性繁荣》真是一剂解药,让我对那些看似突如其来、又似乎理所当然的经济繁荣有了全新的认知。它不像一些纯粹的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引人入胜的案例,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金融市场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分析和宏观经济指标,而是将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视角融入其中。这种多维度的分析,让我看到了经济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驱动力——那些隐藏在理性面纱之下的非理性冲动。书中的一些观点,比如“叙事”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对我触动很大。有时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比任何数据都更能驱动人们的投资行为。这本书不仅为我理解过去的经济事件提供了框架,也为我预测未来的市场趋势提供了宝贵的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