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14—2015)
定价:68.00元
售价:49.6元,便宜18.4元,折扣72
作者: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046706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学科发展报告(2014—2015)由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进行编写,凝聚了33 个全国学会、1200 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部分综合分析了2014—2044年度本学科的发展情况,梳理、总结了本学科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学科发展总体趋势,对学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理性思考;第二部分为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报告,介绍了各学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国内外发展水平比较、各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对策建议等;第三部分为学科发展报告主要内容的英文介绍;第四部分为与本学科进展有关的主要科技成果资料。
随着体育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体育科学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体育科技工作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育科学研究也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的各个领域,我国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紧密围绕我国的体育事业,以解决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战略问题、困扰我国体育发展的难点问题和运动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为着力点,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深入研究前瞻性、系统性问题,提升了破解难题、攻克难关的能力,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序韩启德
前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综合 报 告
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一、引言
二、体育学科近年的新研究进展
三、体育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比较
四、本学科发展趋势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专题 报 告
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
运动医学学科发展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
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
体质研究学科发展
体育信息学科发展
体育工程学科发展
体育统计学科发展
体育计算机应用学科发展
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学科发展
目录
ABSTRACTS IN ENGLISH
Comprehensive Report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ciencein China(2014-2015)
Reports on Special Topics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Training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Medicine
Report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portBiomechanics in China
Report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portPsychology in China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queResearch
Report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SportInformation
Report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Sport Engineering
Report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SportStatistics
Report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SportComputer Application
Report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Exercise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大事记
附录
索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地方科协组成,组织系统横向跨越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是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网络型组织体系。1958年38月,经党中央批准,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合并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喜欢它那种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宏观趋势的把握。比如,在讨论运动训练时,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会涉及到具体的训练方法、技术革新,甚至是运动员的营养补充和心理调适。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科学训练的人,一直想了解不同运动项目在2014-2015年期间,有哪些新的训练理念和技术被引入,又有哪些传统的训练方式得到了改进。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让我能够看到这些细微但重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体育科学如何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比如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等。这种跨学科的研究,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我希望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的章节,这对于运动员和普通运动爱好者都至关重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不断刷新着我对体育科学的认知边界,让我对这项充满活力的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前瞻性”。在2014-2015年这个时间节点,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体育现象,在那时可能还处于萌芽阶段。比如,虚拟现实(VR)在体育训练和观赛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AI)在运动表现分析中的作用。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这些新兴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它们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价值。同时,我也关注到了当时国际体育赛事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在其中的角色和地位。这本书是否能够对这些国际化的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比如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赛事的筹备、组织和影响,又或者是国际体育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数据和事实,更能通过严谨的分析,揭示出体育科学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体育科学在那个特定时期是如何孕育变革,又如何为未来奠定基础的。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体育科学绝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体育社会学和体育人文精神的探讨。在2014-2015年,体育不仅仅是竞技,它更是文化、是教育、是连接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分析体育如何影响社会价值观,如何促进社区发展,以及如何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知识,更能够引发思考。它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也可以从体育科学中受益,比如通过科学的运动方式来提升健康水平,或者通过理解体育文化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关于体育科学的深度探索,它以一种系统而全面的方式,展现了学科发展的脉络和成就,让我对体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加深厚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厚重感,封面的色调偏向沉稳的蓝色和白色,搭配上“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14—2015)”这样的标题,给人一种学术严谨、内容翔实的预感。我是一名体育爱好者,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一直对体育背后的科学原理非常感兴趣,比如运动训练的科学方法、损伤预防的机制,甚至是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些内容的绝佳机会。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涵盖一些关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核心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要知道,2014-2015年这段时间,正是很多体育领域经历变革和创新的时期,比如大数据在运动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训练方案的兴起。我希望报告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这些领域在当时的学术前沿,有哪些突破性的发现,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来呈现这些信息,毕竟读者的群体是广泛的,有专业的科研人员,也有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如果书中能够配上一些图表、数据分析,甚至是一些案例研究,那就更好了,能够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科学概念,感受体育科学的魅力所在。
评分说实话,我在拿到这本书之前,对“学科发展报告”这个概念有些模糊。我总觉得这可能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文集,充斥着晦涩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理论模型。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书中的行文流畅,逻辑清晰,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高冷”。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我走进体育科学的殿堂。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对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在2014-2015年,国家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如何将科学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出更具运动能力和健康意识的新一代,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这方面的深入分析,比如新的教学模式、评估体系,以及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此外,体育管理和体育政策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一个健康的体育产业需要完善的政策支持和高效的管理体系。我希望书中能够对当时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剖析,对相关的政策出台进行解读,甚至是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建议。这本书无疑是一扇窗,让我能够窥见体育科学在各个维度上的蓬勃生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