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曹廷杰集
定价:58.00元
作者:丛佩远,赵鸣岐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85-11-01
ISBN:9787101102130
字数:
页码:56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曹廷杰(1850~1926)字彝卿,湖北枝江人。清末边疆地理学者,中国近代史上对黑龙江流域的民族、历史、地理、古迹、社会经济作全面调查的人。其著述著作《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偏纪要》和《东三省舆地图说》为我国东北史地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曹廷杰集》收入了曹廷杰的部分著作。
目录
佟冬序
插图
前言
编校说明
东北边防辑要(光绪十一年三月)
东北边防辑要序
卷上
盛京险要考
朝鲜沿革及形势考
明季三卫分建诸国考
三姓疆域:考征东海渥集虎尔喀部附
征东海渥集瓦尔喀部使犬国附
库页岛沿革形胜考环近诸小岛附
艮维窝集、水源合考
卦勒察考
吉林根本说吉林形胜,吉林险要、俄夷情形附
伊通州沿革形势
卷下
征索伦
征罗刹
尼布楚事迹
分界碑文考
外兴安岭山脉河道中俄分属考
黑龙江察边考额尔古纳河要害附
乌底河公中地方考
界碑地考
黑龙江险要
附函一封
西伯利东偏纪要(光绪十一年十月)
上希元禀文
西伯利东偏纪要一一八条
吉江二省与俄交界图说
徐尔固图说
伯利图说
庙尔图说
海兰泡图说
双城子图说
海参崴图说
附一:醇亲王奕谡奏折
附二:希元奏派员侦探边情地势摘
要密陈三十五条由
附三;希元遵查边防情形折
东三省舆地图说(光绪十三年)
东三省舆地图说序
……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部书的装帧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上很有分量感,纸张的质地摸起来也很舒服,那种微微泛黄的色调,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无论是字体选择还是排版布局,都透露出一种古典的韵味,同时又不失现代阅读的舒适度。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寥寥数笔勾勒出的意境,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内容的厚重感。我本来就是那种比较看重书籍“质感”的读者,一本好书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更应是一种审美体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让人愿意珍藏,也更激发了阅读的欲望。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过去的对话,那种仪式感,是快餐式阅读无法给予的。而且,它的装帧设计也挺结实的,经得起反复翻阅,这一点对于我这种爱做笔记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
评分内容上,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选材眼光非常独到,它不像那些泛泛而谈的历史著作,而是聚焦于几个关键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演变。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品味其中对于那个时代社会矛盾的剖析,真是入木三分。尤其是某些篇章中展现出的那种复杂纠结的情感,让人深思。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他似乎并不急于给出结论,而是耐心地引导读者去感受历史的脉络和人物的挣扎。读完后,我感到自己对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教科书上那些扁平化的符号。这种对个体命运与宏大历史交织的描摹,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学。它提供的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扪心自问:如果是我,我会如何选择?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或者说是整理注释)工作做得非常扎实,看得出背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我对其中一些专业术语和典故的考证尤其印象深刻,注释清晰详尽,完全不会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卡壳”的感觉。很多地方,作者(或编者)的旁注简直是神来之笔,它巧妙地为现代读者架设了一座通往古代语境的桥梁,使得那些晦涩难懂的表达瞬间变得清晰起来。这种对细节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让阅读过程变得异常顺畅和愉快。我很少看到一本学术性较强的书籍能做到如此兼顾深度与易读性,它既满足了研究者的需求,也照顾到了初次接触这个领域读者的友好度。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类文集会显得有些枯燥,毕竟涉及到很多历史文献的整理,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流畅。它不仅仅是人物文稿的简单罗列,而是通过精妙的篇章结构,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不同时期的文字相互映照,相互补充,构建起了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我特别喜欢其中几段关于时代变迁下知识分子心态转变的论述,那种从满怀希望到幻灭,再到重新寻找方向的过程,描绘得极其细腻,充满了文学性。对于研究相关领域的朋友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集;而对于普通历史爱好者,它也是一本引人入胜的阅读材料,因为它没有把学术的严谨性变成阅读的障碍,反而提升了整体的阅读乐趣。
评分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非常耐读,属于那种可以放在手边,随时翻开看上几页,都能有所收获的类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滋养。我个人习惯于在安静的午后,泡上一壶茶,慢慢品读其中的只言片语。书中所流露出的那种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关怀,以及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与抗争,至今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它提醒着我们,历史不是尘封的过去,而是影响我们今天思维方式的活水源头。这本书成功地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温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一部值得反复咀嚼和回味的佳作,绝对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重要藏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