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汪琬全集笺校
定价:290.00元
售价:217.5元,便宜72.5元,折扣75
作者:(清)汪琬,李圣华 箋校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020078004
字数:2100000
页码:全5册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3.341kg
本书汇集了现在存世的各种汪琬作品,加以编辑笺校。整理者在校勘文字的基础上,对作品中涉及的人物本事尽可能地做了笺注,同时对其每一首作品的写作时间也做了考订,这可以说是一部完备的汪琬作品的整理本。另外,本书的附录极具特色,共分五个部分,内容包括:汪琬的各种传记、两种年谱、各家评论、友朋酬赠之作,及其弟与子的两个集子。这些文献一般比较分散,而且有的流传不广,不易为一般的学者所注意。整理者将其汇集起来编为一集,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使用。
翻开这本厚重的精装书,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些沉静的旧时光。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充满了古典韵味,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从内容上看,它似乎汇集了一位古代文人墨客毕生的心血结晶,从诗词歌赋到笔记杂录,无所不包。尤其是那些考据严谨的注释和笺校部分,看得出整理者下了极大的功夫,每一个字、每一处典故都经过了细致的推敲和辨析,这对于我们现代读者来说,无疑是打开了理解古代文本的一扇重要的窗户。虽然内容浩瀚,但其编排的逻辑性很强,章节划分清晰,使得即便是面对繁复的古文,也能找到清晰的脉络。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套文献的汇编,更像是一座微缩的古代知识殿堂,让人流连忘返,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发现和体会,是一部值得珍藏的典籍。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担心这是一本“纯学术”到令人望而却步的著作,但实际上,它展现出的学术严谨性与文学感染力是完美融合的。整理者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所做的“笺校”,并非是对原文的过度干预,而更像是高明的“引路人”。他们通过精准的校勘,澄清了流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讹误,让我们可以更接近作者的本意。这种对文本纯粹性的坚持,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信任感。当我沉浸在那些优美的辞藻和精妙的构思中时,偶尔抬眼看看页侧的批注,总能得到恰到好处的启发和确认,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和愉悦度。它提供了一种双重视角:既有原作的魅力,又有后世学人的智慧结晶作为支撑,非常全面且令人信服。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简直是一场视觉的享受。在如今充斥着电子屏幕和快餐文化的时代,能够拥有一本如此用心制作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内页的留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文字的密度,又避免了视觉上的拥挤感。尤其是那些需要详细注释的段落,注释的字体和位置安排得极其考究,既不喧宾夺主,又能随时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这体现了一种对阅读本身的尊重,让读者可以专注于文字本身,而不是被格式分心地打扰。它不是那种让人匆匆翻阅的读物,而是鼓励你慢下来,用指尖摩挲纸张,去感受文字的重量和历史的温度。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任何电子阅读器都无法替代的,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评分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研究这本书中关于文人交游和地方风俗的记载。它不仅仅是文集的罗列,更像是一幅生动的历史风情画卷。通过这些看似零散的文字碎片,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日常烦恼、对山川景物的赞叹,乃至对社会变迁的隐晦表达。那些被笺注过的篇章,补充了大量的历史背景,使原本平面的文字瞬间立体起来,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例如,某一篇涉及到漕运的记载,旁边的批注细致地解释了当时的税收制度和地理环境,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具体、更立体的认识,远超教科书上的描述。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将冰冷的文献,还原成有血有肉的生活片段。
评分说实话,初拿到手时,我对这种“全集”类的书籍总是抱持着一丝敬畏和忐忑,生怕里面的内容过于晦涩难懂,成了压在书架上的“古董”。然而,这本书的魅力恰恰在于它巧妙地平衡了学术的深度与阅读的体验。它没有将自己束之高阁,而是以一种近乎平易近人的姿态呈现给读者。那些经过笺校者的细致梳理和现代化的标点,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那些原本可能需要反复查阅工具书才能理解的段落,现在变得清晰流畅。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仿佛有一位博学的向导,默默地在你身旁指点迷津,帮你打通那些被时间尘封的知识节点。读完其中一篇中期的作品,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不是一般的阅读体验能够比拟的,它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历史和智慧并非遥不可及的彼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