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资讯大全(2008版)

中国旅游资讯大全(2008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旅游出版社 著
图书标签:
  • 旅游指南
  • 中国旅游
  • 旅游资讯
  • 2008年
  • 旅行攻略
  • 景点介绍
  • 旅游规划
  • 度假
  • 出行
  • 旅游资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巧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ISBN:9787503234026
商品编码:2990691967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旅游资讯大全(2008版)

定价:200.00元

售价:146.0元,便宜54.0元,折扣73

作者: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2-01

ISBN:97875032340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1.50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反映我国旅游景区基本信息的大型工具书,以其资料准确、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便于查询的特点,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内容包括全国各地旅行社的电话、传真、联系人、邮编、网址等。还包括详细报价。

目录

国际长途直拨电话区码
常用、急用
中国主要城市气温表
旅游机构
目录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华山水人文录——2008年度全国旅游精华荟萃》 导言: 2008年,一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年份,北京奥运的圣火点燃了世界的目光,也点亮了中华大地前所未有的活力。在这个特殊的节点,我们怀揣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与对璀璨文化的敬意,精心编撰了这本《中华山水人文录——2008年度全国旅游精华荟萃》。它不仅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一次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对话,与人民对话的深度体验。 本书凝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专家、文化学者、摄影师以及资深旅行者的心血,力求以最真实、最生动、最全面的视角,为您展现2008年中国旅游业的最新风貌和深厚底蕴。我们不遗余力地发掘那些鲜为人知却充满魅力的角落,也细致梳理那些蜚声中外的经典景点,旨在为每一个渴望探索中国的灵魂提供最可靠的指引和最丰富的灵感。 卷一:锦绣河山——自然风光的年度巡礼 这一卷,我们将带您踏上一场席卷全国的自然奇观之旅。2008年,正值中国自然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高原之上,云端揽胜: 聚焦青藏高原,我们将为您呈现2008年西藏、新疆、青海等地旅游开发的最新动态。从布达拉宫的金色辉煌到纳木错的圣洁宁静,从喀纳斯湖的绝美秋色到青海湖的浩渺无垠,本书将为您深入介绍这些地区在2008年新推出的徒步路线、自驾游攻略以及生态旅游项目。特别关注了当地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旅游方面的努力,以及如何通过负责任的旅游方式,守护这片净土。 峰峦叠嶂,幽谷奇境: 探寻西南地区,我们为您精心选取了2008年备受瞩目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在雨季的磅礴,广西桂林山水的“中国山水画”意境,云南石林的鬼斧神工,四川九寨沟的五彩斑斓。本书将详细介绍这些经典景点的最新旅游设施和服务,以及2008年新增的观景台、栈道和生态体验项目,并对该区域在2008年举办的各类自然生态旅游节庆活动进行梳理。 江河湖海,灵动中国: 沿着长江、黄河的脉络,我们为您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水乡画卷。长江三峡在2008年随着三峡大坝的蓄水,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水文景观,本书将详细解读这些变化,并提供新的游览视角。洞庭湖、鄱阳湖的候鸟迁徙,长白山天池的神秘静谧,海南热带雨林的生机勃勃,厦门鼓浪屿的浪漫风情。我们将重点介绍2008年国家在这些区域推出的湿地保护、海岛度假、滨海旅游等新型项目,并提供如何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践行环保理念的实用建议。 塞北风光,北国春华: 感受北方的雄浑壮丽,2008年的内蒙古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辽阔与呼唤,额济纳胡杨林的金黄绝唱。本书将深入介绍2008年针对北方地区的冬季旅游开发,例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冰雕艺术,吉林雾凇的奇幻景象,以及长白山滑雪场的最新设施。同时,也关注了2008年内蒙古地区在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和观星旅游方面的创新举措。 卷二:千年文韵——历史古迹与文化遗产的深度探访 2008年,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的一年,许多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迹,在这一年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帝都风华,紫禁巍峨: 北京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此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书将重点解读2008年北京在奥运契机下,对故宫、颐和园、天坛等皇家园林和历史建筑进行的保护与修缮工作,以及新增的夜间游览项目和文化体验活动。同时,对北京胡同文化、京剧艺术、传统小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提供了2008年北京地区举办的各类文化展览和民俗活动指南。 古都新韵,文脉流长: 探访古都西安,2008年,兵马俑的神秘依旧,大雁塔的庄严依旧。本书将介绍2008年西安在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以及新推出的唐代文化主题公园和仿古街区。同时,对洛阳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南京明孝陵等地的2008年旅游开发新项目进行了梳理。 江南水乡,梦里画卷: 漫步苏州园林,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2008年,周庄、乌镇、西塘等江南水乡的旅游开发呈现出更加精细化的趋势。本书将深入介绍这些古镇在2008年如何通过引入创意产业、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在保护古镇风貌的同时,提升旅游品质。同时,对杭州西湖、上海的外滩、苏州博物馆等地的2008年新开放景点和文化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 丝路古道,驼铃声声: 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2008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依旧璀璨,嘉峪关的雄关依旧巍峨。本书将重点关注2008年中国在丝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及新推出的丝绸之路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对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在2008年为传承和推广丝路文化所做的努力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介绍了沿途的民族风情和特色美食。 革命圣地,红色记忆: 2008年,也是中国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一年。本书将深入探访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记录2008年这些地区在红色旅游线路开发、纪念馆升级改造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面所做的努力。重点呈现了当地如何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融入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元素,打造多样化的红色旅游体验。 卷三:风情万种——民族文化与民俗体验的精彩纷呈 2008年,中国的民族文化更加受到重视,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也更加注重原真性和独特性。 多彩云南,歌舞升平: 走进云南,2008年,大理的白族风情,丽江的纳西古乐,西双版纳的热带风情。本书将重点介绍2008年云南在发展民族风情旅游方面的创新实践,例如在少数民族村落举办的传统节日庆典、手工艺制作体验活动,以及如何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塞外风情,草原牧歌: 感受内蒙古、新疆的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独特魅力,2008年,本书将为您呈现这些地区在2008年推出的草原骑行、牧民家访、民族歌舞表演等深度体验项目。同时,关注了当地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手工艺、传统音乐、特色服饰方面的努力,以及如何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 西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交融: 探寻贵州苗族、侗族,广西壮族,四川彝族等民族的聚居区,2008年,本书将为您介绍这些地区在2008年如何通过发展民族村寨旅游,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民族生活,品尝特色美食,欣赏民族歌舞。特别关注了当地在保护民族传统村落、挖掘民族文化遗产方面的创新模式。 海岛风情,渔歌唱晚: 聚焦东南沿海的岛屿,2008年,海南黎族、苗族文化,福建惠安女的传统服饰,台湾原住民的古老传说。本书将为您介绍这些地区在2008年如何通过发展海岛度假、渔村体验、原住民文化旅游,展现独特的滨海风情和民族魅力。 卷四:都市风采——现代都会与时尚生活的崭新视角 2008年,中国大都市的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展示中国现代化成就的重要窗口。 北京奥运,盛世中华: 2008年,北京的奥运盛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事,更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其文化、科技、城市发展成就的绝佳平台。本书将为您呈现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城市景观的全新变化,新增的旅游景点和设施,以及围绕奥运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和主题旅游线路。 上海浦东,东方明珠: 2008年,上海在金融、贸易、时尚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本书将重点介绍上海在2008年推出的高端商务旅游、购物体验、文化艺术展览等项目。对陆家嘴的摩天大楼群、外滩的历史建筑、新天地的人文气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提供了2008年上海的最新购物指南和时尚潮流资讯。 粤港澳大湾区,活力四射: 2008年,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城市的经济一体化和旅游融合进一步深化。本书将为您呈现2008年这些地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交通便利性、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如广州塔、深圳世界之窗、香港迪士尼乐园、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等地的2008年新亮点,以及如何通过跨区域合作,提供更加便捷和丰富的旅游体验。 新兴都市,崛起力量: 关注中国其他快速发展的城市,如成都的休闲文化、杭州的电子商务、重庆的山城魅力。本书将为您介绍2008年这些城市在旅游业发展方面的新举措,包括美食文化体验、科技旅游、山地探险等,展现了中国城市多元化发展的勃勃生机。 卷五:舌尖上的中国——2008年度美食地图与餐饮体验 美食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8年,中国的餐饮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八大菜系,经典传承: 本书将对2008年中国各地的经典菜系,如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进行深入的梳理和介绍,重点推荐了各地在2008年涌现出的优秀餐厅、名厨以及创新菜品。 地方特色,风味独特: 深入挖掘各地的特色小吃和地方菜肴,从北京的烤鸭、上海的小笼包,到成都的火锅、西安的羊肉泡馍,再到云南的过桥米线、新疆的抓饭。本书将为您提供2008年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街区、特色餐厅推荐,以及品尝这些美食的最佳季节和方式。 茶韵酒香,饮品文化: 关注中国的茶文化和酒文化,2008年,本书将介绍中国各地特色名茶的品鉴方法、茶艺表演,以及全国各地特色的美酒佳酿。并推荐了一些与茶酒文化相关的旅游目的地和体验项目。 健康饮食,绿色风潮: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2008年,本书也关注了中国餐饮业在健康饮食、有机食材、素食推广等方面的趋势,并推荐了一些注重健康理念的餐厅和食材供应商。 结语: 《中华山水人文录——2008年度全国旅游精华荟萃》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国人民热爱生活、热爱探索的写照。2008年,是充满激情与梦想的一年,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点燃您心中探索中国的火焰,让您在领略祖国壮丽河山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翻开这本书,您将收获一份详实、准确、充满温度的2008年中国旅游宝典。愿它成为您开启精彩旅程的忠实伴侣,带您发现属于您自己的中国故事。 感谢您选择《中华山水人文录——2008年度全国旅游精华荟萃》,祝您旅途愉快,收获满满!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实用功能性上的设计也存在着巨大的缺陷。虽然它声称是“大全”,但我发现索引系统的设计简直是反人类。想找某个特定城市或者某个特定类别的旅游资源(比如博物馆或自然保护区),定位起来异常困难。信息组织的方式似乎更偏向于行政区划的简单罗列,而不是基于旅行者的实际需求来分类。比如,如果你想查找“适合亲子游的景点”或者“非遗体验项目”这类主题性信息,你几乎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章节或标签来快速定位。每一页的内容都显得信息密度过高,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工具(如清晰的层级标题、对比表格或地图标注),使得信息的检索效率极其低下。在我需要快速查阅某个信息点时,我不得不像翻字典一样逐页翻找,这在快节奏的旅行规划中是不可接受的浪费时间。

评分

我花了好大力气才试图从这本书的海量篇幅中找到一些有用的“深度解读”或者“文化背景介绍”,然而事实证明,这更像是一场徒劳的搜寻。内容结构显得非常松散和零碎,缺乏清晰的逻辑脉络。它似乎只是将各种零散的景点简介、地方特产介绍以及一些官方的宣传口号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句子之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和衔接,读起来非常跳跃。我期待能读到一些关于当地风俗习惯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或者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来丰富我的旅行体验,但得到的却大多是教科书式的、干巴巴的描述。仿佛作者的目标只是“列举完毕”,而非“深入剖析”。对于一个追求文化体验的旅行者而言,这种流于表面的信息堆砌,实在无法满足对深度了解的渴望,读起来枯燥乏味,很难让人产生继续阅读下去的动力。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统一得令人感到压抑,缺乏任何个性化的“声音”或“视角”。通篇都是一种官方化、流程化的书面语,读起来就像是在阅读一份政府公告汇编,缺少了那种让人身临其境、产生共鸣的“旅行的魅力”。作者似乎完全没有代入到读者的角色中去思考——一个游客真正想知道的是什么?是当地人的真实评价?是避开人流的秘诀?还是那种只有内行人才能分享的小众美食线索?这本书里,一切都被描绘得过于完美和单调,仿佛所有的景点都达到了同一个平庸的“优秀”标准,没有高低起伏,没有情感色彩。这种缺乏人情味和主观体验的叙述,让原本充满想象空间的旅途预热,变成了一项不得不完成的、略显沉闷的任务。我更愿意相信一个资深驴友的博客分享,而不是这样一本缺乏生命力的“百科全书”。

评分

关于信息的新鲜度和时效性,这本书的表现简直可以用“令人发指”来形容。尽管我清楚地知道这是一本2008年的版本,但即便是放在那个年代来看,其中很多关于交通、住宿和价格的参考信息,也显得极为滞后和不准确。比如,书中详细介绍的几条长途客运线路,在我实际查询时发现早已经停运或者改道了;推荐的几家“特色宾馆”,现在看来似乎早已是人去楼空或者升级换代了好几轮。这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错觉,仿佛我拿到的不是一本旅游指南,而是一本历史资料集。如果我真的拿着这本书去规划行程,那无疑会把时间浪费在徒劳的寻找和确认上。旅游资讯的生命力在于“即时性”,而这本厚重的册子,显然完全没有抓住这个核心,它提供的信息点更像是定格在十多年前的某个瞬间,对于当下计划出行的人来说,参考价值几乎为零,甚至可能带来误导。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实在不敢恭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像是抱着一本老旧的电话黄页。内页的纸张泛着一股陈旧的黄,油墨印得也不算清晰,很多小字部分看得我眼睛都快花了。更别提那些插图了,色彩失真得厉害,有些风景照片看起来灰蒙蒙的,完全没有展现出我想象中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和秀美。我本来还指望能从精美的图片中提前感受一下旅行的乐趣,结果看到的却是些让人提不起兴趣的“到此一游”式的照片。而且,很多页面的边距处理得非常不合理,内容似乎总是挤在中间,阅读体验大打折扣。翻阅过程中,我甚至担心用力稍大,这本书就会散架。对于一本定位为“大全”的工具书来说,如此粗糙的物理质量,实在让人很难将其视为一本值得珍藏或经常翻阅的读物。它更像是一份印刷匆忙、缺乏打磨的内部参考资料,而不是一本面向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正式出版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