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年度报告2006(英文版)
定价:34.00元
售价:24.8元,便宜9.2元,折扣72
作者:戴斌,王向宁,张琼,刘晓燕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637202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Beijing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Beijing's Tourism Industry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A Study on Tourism Cooperation Model for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
Tourism Development Report of Chaoyang District in 2005
2005 Research Report on Beijing Outbound Tourism Market
Analysis on Beijing Inbound Tourism of 2005
Research Report of Beijing Domestic Market of Potential Tourists 2005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Sales Departments of Beijing Travel Agencies in 2005
To Establish the Brand Basis for the Growth of Domestic Hotel Groups
Establishment of the Service System for Beijing Individual Tourists
A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Exhibitions on Tourism in Beijing
Research on Beijing Event Tourism Development
Legal Issues on Hote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Beijing
A Study on Tourism Security in Beijing and Security Mechanism
The Three Treasure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 Cities
翻阅报告中的图表部分,我发现数据可视化是检验一份年度报告专业水准的试金石。我更倾向于看到那些精心设计的、能够揭示趋势和关联性的图表,而不是简单堆砌的原始数据表格。例如,用流线图展示2006年不同客源市场(国内、入境、港澳台)的增长轨迹,或者用热力图标示出北京旅游热点区域的空间分布变化。如果报告能提供深入的案例分析——比如某次大型会展活动对周边酒店入住率的具体拉动效应,或者特定文化节庆对旅游收入的边际贡献——这将大大增强报告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我期望这些图表不仅仅是数据的装饰,而是能够直接引导读者得出结论的视觉工具,提供超越文字描述的洞察力。
评分初次翻阅时,我最感兴趣的是它对2006年北京旅游业宏观环境的剖析,那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奥运会的筹备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我期待书中能有深入的政策解读,比如围绕申奥成功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宣传策略等方面,旅游部门是如何进行前瞻性布局的。我希望看到详细的数据支撑,比如游客结构变化、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趋势,以及与周边省市的联动效应分析。报告的深度,往往体现在那些细微之处的洞察力上,比如特定历史街区在保护与商业化之间的微妙平衡,或者新兴旅游业态(那时可能还是非常前沿的概念)的萌芽迹象。如果报告能提供一套扎实的研究方法论作为支撑,那就更完美了,毕竟,好的研究不光要告诉我们“是什么”,更要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评分这份报告的英文呈现方式,无疑拓宽了其潜在读者的范围,对于国际学术交流和吸引外资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译文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信息的准确传达。我非常关注其中涉及的专业术语翻译是否精准到位,特别是那些特有的中国概念,比如“胡同文化”、“四合院”等,是如何处理的?是直译、意译还是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译法?一个不恰当的翻译,可能导致对北京旅游资源特性的理解产生偏差。此外,英文的行文流畅度和学术规范性也令人好奇,它是否能被国际上的同行专家所接受和引用,而非仅仅停留在“信息翻译”的层面。一个优秀的译本,应该能让非中文背景的读者,如同阅读本土学术著作般自然流畅地吸收信息,真正实现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的深蓝色调,搭配烫金的字体,透着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但又没有显得过于古板。书脊的排版简洁有力,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很有辨识度。我注意到纸张的选择也十分考究,触感细腻而有分量,即便是长期翻阅,应该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封面设计上,如果能融入一些更具时代感的北京元素符号,或许能更好地呼应其“年度报告”的定位,让读者在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历史纵深与现代脉动。不过话说回来,作为一份严肃的行业报告,这种内敛而专业的视觉呈现,无疑是成功的,它传递出一种严谨、可靠的信息基调,让人愿意深入其中探究。整体而言,这本书的“颜值”很高,符合一本重要参考资料应有的体面与专业度,这在同类出版物中是相当难得的。
评分从更宏观的战略视角来看,一份年度报告应当具备前瞻性和批判性。2006年,北京的旅游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挑战与机遇并存。我非常想知道报告对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哪些富有洞见的预测。它有没有对旅游资源承载力的边界问题进行探讨?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平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体验的现代化需求,报告中是否有深刻的反思和建议?更进一步说,一个“发展研究”的报告,理应不仅是描述现状,更要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比如在人才培养、市场细分策略,或者危机管理机制建设方面,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我对那些敢于指出潜在风险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论述抱有极高的期待,毕竟,只有经得起推敲的建议,才能真正推动行业向前迈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