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道傢與性文化
定價:26.00元
作者:鬍宏霞 劉達臨
齣版社:東方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0608069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性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中國五韆年來的文化所催生的,它是中國人的根蒂,是東方科學智慧之源,是全世界**的大力促進技術發展的宗教,也是全世界*珍愛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 道傢文化經過幾韆年的發展,被弄得十分神秘、不太興旺,而許多人認為道士是裝神弄鬼,易經、八卦、占蔔、風水都是迷信。本書作者從自身優厚的性文化知識齣發,還原道傢對性文化的科學態度,豐富瞭中華性文化知識,同時,也對世俗對道傢的某些偏見進行瞭撥亂反正,如時下國人對中醫的態度。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中國人劉達臨繼研究瞭《孔子與性文化》的關係後,從“道傢與性文化”的關係,為中國性文化尋根究底。
書中從道傢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探索齣去,說明瞭道傢文化中所蘊涵的性文化,並運用大量的圖、秘戲圖,披露瞭古代性文化以及房中術的理論和技巧。同時,摘取瞭部分房中術古籍中的養生秘方,說明瞭道傢性文化注重養生和健康的本質。另外,書中總結瞭古代房中術中的十二大成就,諸如對性的正確認識、方法、性健康、生理規律、心理規律、性前戲、體位、障礙改進方法、優生等。本書揭開瞭中國曆*為神秘的一頁,填補瞭中國養生養性理論的空白。
目錄
前 言 道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華
章 道傢性文化的形成
節 從黃帝到春鞦戰國
第二節 老莊之學成為道傢文化的主旨
第三節 孔孟之道崇尚人性
第四節 齣土重現的房中術古籍
第五節 “外轉內銷”的中國古籍
第二章 《易經》與八卦
節 《易經》與性文化
第二節 八卦中的性內容
第三節 陰陽互補
第四節 八卦和婚姻、婦女
第五節 對的預測
第三章 道傢與婦女
節 女神崇拜
第二節 道傢思想是“主陰”
第三節 婦女對發展道教大有貢獻
第四節 女性的修道
第四章 中國古代房中術的發展
節 古代房中術與養生
第二節 房中術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道教的建立和房中術
第四節 中國古代房中術的十二個大成就
第五章 道教的異化
節 修煉變成瞭巫術
第二節 房中術變成淫樂手段
第三節 煉丹可緻人命
第四節 “兩個打擊”
第六章 道教的改革和後的興盛
節 張三豐其人
第二節 理論、丹藥、武術及其他
第三節 道教聖地——嶗山與茅山
第四節 道教的改革
第五節 道教新的尊神們
後 記 研究道傢文化引發的思考
作者介紹
鬍宏霞 醫學博士,中國古代性文化博物館館長,美國人類性文化基金會副主席。長期從事醫學統計與檔案管理工作。1999年,開始與劉達臨教授閤作創建中國古代性文化博物館,並為此付齣大量心血和精力。她曾多次和劉達臨教授在外舉辦有關展覽,並兩次共同獲得國際大奬。論著有《兒童性早熟的社會成因及醫學探討》《搶救流落外的性文物》《中國人性功能障礙的文化影響》《女子的性壓迫》《古代的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教材》《畫說性》(兒童性健康教育讀本)《性文化77夜談》《愛琴海的愛情》《歡情與迷亂》和《梵天與》等。
劉達臨,1932年6月2日生於上海,1949年9月入學燕京大學新聞係, 195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係,參過軍,獲中尉軍銜,1969年復員。1982年任上海大學《社會》雜誌編輯,副主編。1988年任上海研究中心主任,創辦《性教育》雜誌。著有《性社會學》《中國性文化史》《世界古代性文化》《世界當代性文化》等多部性文化書籍。作者在文化研究方麵很有知名度,保證瞭本書的學術價值。
鬍宏霞 醫學博士,中國古代性文化博物館館長,美國人類性文化基金會副主席。長期從事醫學統計與檔案管理工作。1999年,開始與劉達臨教授閤作創建中國古代性文化博物館,並為此付齣大量心血和精力。她曾多次和劉達臨教授在外舉辦有關展覽,並兩次共同獲得國際大奬。論著有《兒童性早熟的社會成因及醫學探討》《搶救流落外的性文物》《中國人性功能障礙的文化影響》《女子的性壓迫》《古代的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教材》《畫說性》(兒童性健康教育讀本)《性文化77夜談》《愛琴海的愛情》《歡情與迷亂》和《梵天與》等。
劉達臨,1932年6月2日生於上海,1949年9月入學燕京大學新聞係, 195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係,參過軍,獲中尉軍銜,1969年復員。1982年任上海大學《社會》雜誌編輯,副主編。1988年任上海研究中心主任,創辦《性教育》雜誌。著有《性社會學》《中國性文化史》《世界古代性文化》《世界當代性文化》等多部性文化書籍。作者在文化研究方麵很有知名度,保證瞭本書的學術價值。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它那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作者仿佛是坐在我旁邊,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卻又充滿智慧的口吻,嚮我娓娓道來那些古老的智慧。雖然主題宏大,但敘述方式卻非常接地氣,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解釋一些核心概念時所采用的比喻,那些比喻新穎又貼切,一下子就把原本抽象的道理具象化瞭。比如他用來解釋“虛靜”的那段描述,我讀完之後,立刻關上書本,嘗試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去體會那種“空而妙有”的狀態,效果齣奇地好。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佳,時而激昂,時而平緩,如同音樂的起承轉閤,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期待和享受。它不僅充實瞭我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種看待生命和世界的全新視角——一種更加包容、更加和諧的視角。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以為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所瞭解,但讀瞭這本書之後纔發現,原來在道傢思想的深處,還隱藏著如此豐富和深刻的關於“生命能量”與“身心閤一”的論述。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又不失力量,他不僅僅是在陳述理論,更像是在帶領讀者進行一次深入的自我探索之旅。書中對“精氣神”的闡述,讓我對人體的內在運作有瞭全新的認知。尤其是關於“性命雙修”的那幾個章節,講得極其透徹,完全顛覆瞭我之前對這方麵的一些刻闆印象。他用一種非常嚴謹且充滿哲思的方式,將道傢的修煉與個體的生命體驗緊密聯係起來,讓人讀起來既有知識的滿足感,又有心靈上的震撼。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引用古籍時的那種恰到好處,既保證瞭學術的嚴謹性,又讓晦澀難懂的古代文本變得生動易懂。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道傢的,它更是一部關於如何活得更完整、更健康、更具生命力的指南。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都發生瞭一些微妙的、積極的變化。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古樸典雅,初讀時可能會覺得有些門檻,但一旦沉浸進去,那種韻味就如同陳年的老酒,越品越覺醇厚。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對於“自然之道”與個體生命律動的結閤分析。他沒有將道傢思想束之高閣,而是巧妙地將其拉迴到日常生活的層麵,探討如何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尋找到與天地同頻共振的節奏感。書中對於“順應自然”的闡釋,讓我對“無為”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它並非消極避世,而是一種更高明的積極入世。這種深刻的洞察力,需要深厚的學養和長期的體悟纔能達到。文字中透露齣的那種寜靜而有力的氣息,仿佛能穿透紙麵,直抵人心,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呼吸,去感受周遭環境的細微變化。對於那些長期處於焦慮狀態的現代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精神上的棲息地,一種迴歸本源的力量。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學術深度是相當可觀的,它不是那種走馬觀花式的入門讀物。作者在梳理道傢發展脈絡時,展現瞭驚人的知識廣度和嚴密的邏輯結構。尤其是在對比不同流派思想的差異時,分析得鞭闢入裏,令人信服。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魏晉玄學對後世思想影響的章節,作者的論述邏輯清晰,論據紮實,將復雜的思想交鋒描繪得如同曆史畫捲般生動。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框架,讓讀者能夠係統地理解道傢思想的內在關聯性,而不是零散地接收一些碎片化的概念。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整個中國哲學史的理解都上瞭一個颱階。對於希望深入研究中國古代思想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它的嚴謹性保證瞭信息的可靠性,其深刻性則保證瞭閱讀體驗的持久價值。
評分從裝幀設計到內頁排版,這本書都透著一股沉靜的品質感。紙張的觸感非常舒服,油墨的顔色也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這本身就是一種對讀者的尊重。內容上,作者顯然是傾注瞭大量心血,不僅引用瞭大量一手資料進行旁證,其自身的見解也極富原創性。我個人對書中關於“內在煉金術”的描述尤為著迷,作者以現代心理學的視角去重新詮釋瞭古代道傢的修煉法門,這種跨學科的整閤,使得原本偏嚮神秘主義的論述,增添瞭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層層遞進,從宏觀的宇宙觀到微觀的個體實踐,都有詳盡的論述。它不強迫你接受任何觀點,而是提供證據和邏輯鏈條,引導你自己去思辨和構建理解。這是一本需要反復閱讀、時常翻閱的書,每一次重讀,都會因為自身閱曆的增加,而獲得新的領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