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旅壇憂思錄
定價:128.00元
作者:王興斌著
齣版社:旅遊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63726011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旅壇憂思錄(上下)》是一個學術論文的作品集,本書匯集瞭作者1991年至2012年關於旅遊研究的部分文稿,是作者旅遊學術生涯的一個總結,同時也是作者二十年旅途中所見所聞、所作所為的曆史記錄,對於旅遊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本書共分八篇分彆是:産業篇、體製篇、休閑篇、業態篇、市場篇、港颱篇、區域篇、景區篇等內容。
目錄
作者介紹
王興斌,1941年2月齣生,曆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政治理論部主任、旅遊科學研究所所長。1986年由講師破格晉升教授,1993年獲國務院突齣貢獻專傢津貼。現為國傢旅遊局旅遊規劃專傢、國傢林業局森林風景委員會顧問、國傢科技部軟科學專傢和中國旅遊報特約評論員,曾任《太平洋旅遊評論》中國編委。主要著作或擔任主編的著作:《旅遊規劃指南》、《中國旅遊客源國/地區概況》、《中國旅遊客源國概況》和《中國齣入境旅遊國傢地區概要》。參加編製國傢旅遊局“十五”旅遊發展規劃、絲綢之路旅遊發展規劃,主持編製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福建省、天津市、三亞市、海口市、啥爾濱市等幾十個省、市、縣旅遊發展規劃,擔任幾十個省、市、縣旅遊顧問。聯閤國開發計劃署“珠穆朗瑪生態旅遊規劃”、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四川旅遊谘詢報告”、中德“廈門市旅遊總體規劃”、中西(班牙)“三亞市旅遊規劃”和中法“安徽黟縣鄉村旅遊規劃”專傢組的中方成員。
文摘
序言
坦白說,這本書的閱讀門檻不算低,它需要讀者投入相當的專注力和心力去解讀。作者的語言風格偶爾會顯得有些晦澀和哲理化,充滿瞭象徵性的錶達和跳躍性的聯想,這使得它更像是一部個人的心性史,而非麵嚮大眾的遊記。有些段落我需要反復閱讀好幾遍,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理解他構建的情感迷宮。但這恰恰是它珍貴的地方——它拒絕迎閤快節奏的閱讀習慣,強迫我們慢下來,去適應一種更深層次的對話。對於那些尋求心靈觸動,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旅行體驗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沉甸甸的饋贈,它提供的思考深度,遠超齣瞭普通遊記所能企及的範疇。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震撼,在於它對“觀察”這門藝術的極緻展現。作者仿佛擁有某種特殊的能力,能夠穿透錶象,直達事物存在的本質。他所記錄的,往往是那些大多數遊客會匆匆略過,或者根本意識不到的細微之處——一個當地老人不經意的一個手勢,一棟老建築牆角苔蘚的生長方嚮,或者是一段不成調卻充滿生活氣息的街頭音樂。正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被作者以極其精準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捕捉下來,進而引發瞭一連串關於時間、變遷和人類共通情感的思考。讀到這些部分時,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句子,思考自己過去旅行時,到底錯過瞭多少真正值得銘記的瞬間。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很有品味,封麵那種微微泛黃的質感,配上那幾個蒼勁有力的標題字體,一下子就把人帶入瞭一種沉思的氛圍。我拿到手的時候,第一感覺是它不像一本普通的旅遊指南,更像是一本被時間打磨過的筆記或者日記。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有講究,摸起來有一種溫潤的觸感,排版疏朗有緻,閱讀起來非常舒服,眼睛不容易疲勞。作者在細節上的用心程度,從書的物理形態上就能窺見一斑,這讓我對內容本身也充滿瞭期待。書本的整體氣質是內斂而深刻的,不是那種花裏鬍哨、隻追求視覺刺激的齣版物,而是那種讓人願意捧在手裏,細細摩挲,慢慢品讀的類型。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裏麵裝載瞭豐富的情感和思考,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探尋旅途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風景。
評分讀完這本書的某個篇章,我常常會陷入一種恍惚的狀態,仿佛自己真的跟隨作者的筆觸,站在瞭那個異域的街角,感受著當地特有的光影和氣味。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他似乎並不熱衷於羅列景點或提供詳盡的交通信息,而是更專注於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心緒波動和文化衝擊。文字的畫麵感極強,每一段描述都像是一幅精心構圖的油畫,色彩濃鬱,層次分明。比如他描寫某次清晨在山榖中醒來時的情景,那種寜靜和突如其來的頓悟,讓我仿佛也一同呼吸瞭那帶著露水的空氣,這遠比單純看照片要震撼得多。這種深入骨髓的體驗感,是很多旅遊文學作品所欠缺的,它挑戰瞭我們對“旅行”的傳統定義,將其提升到瞭哲學思辨的層麵。
評分每次讀完這本書的收尾部分,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復雜情緒。它不像傳統的旅行文學那樣,以一個圓滿的句號結束旅程,反而留下瞭一串串開放性的問號,引人深思。作者似乎在暗示,真正的旅行並非目的地本身,而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內在探索。這種開放性處理,使得這本書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迴味空間,它不會因為讀完而立刻被遺忘在書架上。相反,它像一顆種子,在你日常生活的某個不經意瞬間,突然發芽,讓你重新審視眼前的世界。這本書更像是一個引子,它激發瞭我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經曆的渴望,並激勵我去麵對未來旅途中可能齣現的迷茫與睏惑,用一種全新的、更具深度的目光去接納它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