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鄭觀應集 救時揭要(外八種)(全二冊)中國近代人物文集叢書
定價:65.00元
作者:夏東元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10109768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鄭觀應是中國近代資産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傢,長期經營近代工商業,社會活動超過半個世紀,早年曾任英商寶順洋行、太古輪船公買辦,後任上海機器織布局、上海電報局、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商辦粵漢鐵路公總辦等職,在外貿、金融、航運、工礦、鐵路乃至慈善等眾多領域都有重要建樹。其《盛世危言》提齣瞭商戰思想,是集中反映瞭近代改良思想的重要著作,在當時和後世産生瞭深遠影響。
本書為《鄭觀應集》之第三捲,收入《救時揭要》、《易言(三十六篇本)》、《易言(二十篇本)》、《南遊日記》、《西行日記》、《羅浮偫鶴山人詩草》、《羅浮待鶴山房談玄詩草》、《待鶴山人晚年紀念詩》 、《香山鄭慎馀堂待鶴老人囑書》等共九種著作。
目錄
救時揭要
易言三十六篇本
易言二十篇本
南遊日記
羅浮偫鶴山人詩草
羅浮待鶴山房談玄詩草
待鶴山人晚年紀念詩
香山鄭慎餘堂待鶴老人囑書
附錄
附錄一偫鶴山人事略
附錄二鄭觀應年譜簡編
作者介紹
夏東元,男,江蘇靖江人,1920年12月生。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近代史教學與研究,尤側重於洋務運動史研究。主要論著有《鄭觀應傳》、《晚清洋務運動研究》、《盛宣懷傳》、《洋務運動史》、《近代史發展新論》、《盛宣懷年譜長編》等。
文摘
序言
另一本進入我視野的是魯迅的《魯迅全集》中的幾捲雜文部分。魯迅先生的筆力之峭拔,真可謂“匕首與投槍”。他的文字是如此的冷靜,卻又蘊含著無盡的憤怒和悲憫。讀他的文章,總有一種被剝開假象、直麵慘淡人生的震撼感。他不像某些文人那樣熱衷於宏大敘事或華麗辭藻,他的文字直擊社會肌理中最陰暗、最麻木的部分,毫不留情地揭示國民性的弱點。特彆是那些短小精悍的篇章,寥寥數語,便能勾勒齣一個令人心悸的場景,讓人在捧腹之餘,又感到脊背發涼。比如他諷刺“看客”心態的文字,雖然寫於百年前,但在今天的一些社會現象中,我們依然能看到其深刻的影子。品讀魯迅,需要有一種準備去接受“清醒的痛苦”,他很少給人以廉價的希望,而是要求讀者正視問題,從自身做起,這是一種極為負責任的知識分子的姿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永不過時的批判性思維的範本。
評分另外一本讓我沉浸許久的是陳獨秀的文集,特彆是他早期在《新青年》上發錶的那些宣揚新思想的檄文。陳獨秀的文字,充滿瞭革命傢的激情和對舊秩序的決絕態度。他的邏輯如同利劍,直指封建禮教和舊道德的根基,其氣勢之磅礴,有一種“不破不立”的決絕感。不同於梁啓超的試圖改良,陳獨秀更強調徹底的文化革新,他對於民主與科學的呼喚,充滿瞭時代尖銳性和緊迫性。閱讀他的文章,能體會到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在思想啓濛過程中所付齣的巨大心力,他們必須以最激烈的言辭,去喚醒那些沉睡已久的國民意識。雖然有些觀點在後來的曆史進程中有所發展或修正,但其作為先驅者打破陳規、開創先河的功績,是無法磨滅的。他的文字力量強大,讓人感受到思想能夠改變曆史的巨大能量。
評分我最近翻閱的另一部著作是鬍適的《鬍適文存》。鬍適的文字,與前兩位名傢的風格迥然不同,展現齣一種溫潤而堅定的自由主義光輝。他的論述,常常帶著學者的嚴謹和倡導者的耐心。鬍適的魅力在於他極力主張“多研究問題,少談主義”,那種倡導以科學、民主的態度對待一切社會現象的態度,在那個思想激烈碰撞的年代,顯得尤為珍貴和難能可貴。閱讀他的關於白話文運動和文學改良的論述,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如何一步步構建一個更開明、更理性的文化空間。他的文字裏沒有硝煙味,更多的是一種春風化雨的力量,他試圖通過耐心的解釋和說服,來緩慢而持久地推動社會進步。尤其是他闡述個人主義和健全的德先生、賽先生的篇章,展現瞭對現代文明的深刻理解和堅定信仰,讀來令人心神舒暢,如同置身於一個開闊明亮的知識殿堂之中。
評分我最近還拜讀瞭章太炎先生的一些學術著作選集,感受到瞭清末民初國學大師的深厚底蘊。章太炎的文字,那纔叫一個“博大精深”,充滿瞭深厚的古典學養和對傳統文化的強烈維護意識。他的文章,特彆是涉及文字學、史學和經學的部分,閱讀門檻相對較高,需要一定的古文功底和相關知識儲備。然而,一旦進入他的思辨世界,便能領略到那種傳統士人對學術精微之處的執著追求。他的論辯風格常常是旁徵博引,引經據典,展現齣與西方思潮湧入的時代背景下,一種堅守和重塑民族文化身份的努力。相比於那些激進的改革者,章太炎代錶瞭另一種聲音:在擁抱新知的同時,如何保持對自身文化根源的敬畏與深入研究。他的思想體係復雜而龐大,是研究中國近代知識分子復雜心態和學術發展脈絡的一把鑰匙。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一種對“中國學問”深度和廣度的沉浸式體驗。
評分這本《中國近代人物文集叢書》中的另一冊,我讀的是梁啓超的《飲冰室閤集》。初翻開,便被那股撲麵而來的時代氣息所震撼。梁啓超的文字,如同一股激流,裹挾著維新變法的風雲和救亡圖存的呐喊,直衝讀者的心扉。他的文章,時而激昂慷慨,如同一麵麵鼓舞人心的戰旗,字裏行間充滿瞭對舊製度的批判和對新時代的憧憬;時而又深沉內斂,字斟句酌,探討著國傢民族的命運和未來走嚮。尤其是在論及“新民”思想時,那種深入骨髓的憂慮和對國民素質提升的迫切期望,至今讀來仍振聾發聵。我特彆喜歡他那種將西方思潮與中國實際相結閤的努力,雖然在今天的視角看,有些論斷已成曆史的腳注,但其思想的穿透力和邏輯的嚴密性,足以讓人感受到那個時代最頂尖的智慧在如何艱難地探索齣路。閱讀此書,與其說是看曆史,不如說是與一位偉大的思想導師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受那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士人擔當。篇幅浩瀚,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纔能真正領略其文字背後的磅礴氣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