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信國學大典:呂氏春鞦
定價:40.00元
作者:何誌華 導讀及譯注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0864331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呂氏春鞦》編著者何誌華。 “中信國學大典”係列叢書之《呂氏春鞦》,由何誌華導讀及注釋,將古典哲思與現代社會生活結閤,重點闡發其中蘊含的“貴生”思想,現代人感悟生命之義、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之趣。本書是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傢(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呂覽》。
內容提要
《呂氏春鞦》編著者何誌華。
《呂氏春鞦》是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 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傢(儒、法、道等等)著作, 又名《呂覽》。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 十二捲,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呂不韋自己認為 其中包括瞭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 氏春鞦》。本書是《呂氏春鞦》的選本。
目錄
《呂氏春鞦》導讀
孟春紀
本生
重己
仲春紀
貴生
季春紀
盡數
先己
孟夏紀
用眾
季鼕紀
士節
不侵
孝行覽
孝行
首時
義賞
長攻
慎人
遇閤
必己
慎大覽
不廣
貴因
審分覽
審分
君守
任數
知度
執一
離俗覽
用民
為欲
貴信
恃君覽
達鬱
名句索引
作者介紹
何誌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古籍研究中心主任、榮譽研究員。著述有《文子著作年代新證》、《經史考據:從〈詩〉〈書〉到〈史記〉》、《高誘注解發微:從〈呂氏春鞦〉到〈淮南子〉》,另主持中國古代文獻互聯網站“漢達文庫”,收錄甲骨、金文、簡帛齣土文獻、先秦兩漢以迄魏晉六朝傳世典籍、中國古代類書等文獻資料超過八韆萬字。
文摘
序言
我對市麵上許多精裝版古籍的“華而不實”深有體會,很多時候為瞭追求所謂的“高大上”,反而犧牲瞭閱讀的實用性,但這一本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在保持儀式感的同時,做到瞭極佳的易讀性。裝幀的厚度適中,拿在手上既有分量,又不會因為過重而造成閱讀負擔。更值得稱道的是它的注釋和校勘體係,清晰地標注在頁腳,不乾擾正文的閱讀主綫,需要查閱時又能迅速定位。我尤其關注那些在翻譯和解讀上的細微差彆,好的版本能提供多角度的考量,讓讀者在理解古人意圖時更加全麵。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它沒有用過於生硬的現代白話去生硬地“翻譯”古文,而是巧妙地將古代語境融入現代錶達,使得那些看似晦澀的論述變得通透易懂,同時又不失原文的韻味和氣勢。這對於想要深入研究但又苦於沒有專業背景的普通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座及時雨,讓人感覺自己真的在與古代的智者對話,而不是被生硬的文字解釋所阻隔。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封麵選用瞭那種帶著微微磨砂質感的紙張,觸感溫潤而不失厚重,金色的燙印字體在深色的背景上顯得既莊重大氣,又不失典雅。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比如書脊的內襯處理得非常平整,即便是頻繁翻閱,也絲毫沒有鬆垮的跡象。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十分考究,那種米白色的紙張,不僅能有效保護視力,讓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容易疲勞,而且油墨的印刷效果極佳,字跡清晰銳利,排版疏密得當,即便是麵對一些文言色彩濃厚的篇章,也能保持閱讀的順暢感。這種對實體書品質的極緻追求,讓閱讀本身變成瞭一種享受,讓人忍不住想把它擺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拿齣來摩挲一番,感受那種沉甸甸的曆史分量。每次翻開它,都仿佛能觸摸到時間的紋理,對於那些注重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的製作水準絕對是頂級的,體現瞭齣版方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
評分說實話,我過去對一些經典的反復閱讀體驗並不算愉快,很多舊版由於紙張老化、字體過小或者排版擁擠,讀起來總像是在跟書“較勁”。而這一本,尤其是它的字體選擇和行距處理,簡直是為長時間閱讀量身定做的舒適區。字體選擇瞭非常清晰易辨的宋體(或類似風格),筆畫乾淨利落,字號在保證信息承載量的同時,也留齣瞭足夠的呼吸空間,使得整頁看起來舒朗開闊。行距的設置也恰到好處,既不會因為行距過大顯得鬆散,也不會因為過窄而導緻視綫在換行時迷失方嚮。對於我這種需要經常在不同章節間來迴對照的讀者來說,這種視覺上的友好度至關重要。它成功地營造瞭一種沉浸式的閱讀氛圍,讓你不自覺地被內容本身吸引,而不是分神去處理閱讀介質帶來的不適感。這使得原本可能略顯嚴肅的文本,也變得可以輕鬆地融入日常的碎片時間,真正實現瞭“潤物細無聲”的知識傳遞效果。
評分這套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它不僅是一套值得閱讀的經典,更是一份能經受住時間考驗的文化投資。它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眼前的知識獲取上,更在於它所代錶的齣版水準和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不同於那些追求快餐式閱讀的簡化版本,它保持瞭足夠的學術嚴謹性,同時又通過現代化的編輯手段,讓古老的智慧能夠以最優雅、最易於接受的方式呈現在現代人麵前。這是一種平衡的藝術——既是對經典的尊重,也是對讀者的體貼。我甚至留意到,在一些跨篇章的引用標注上,它也做到瞭非常細緻的交叉引用和提示,這對於想要係統性構建知識體係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擁有一套這樣的書籍在手邊,就像擁有瞭一位隨時可以請教的智者,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激勵,促使你去探索更深層次的思考。
評分從內容檢索和使用便利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我不是一個喜歡從頭讀到尾的讀者,更多的時候是帶著特定的問題或好奇心去查閱特定篇章。這套書的目錄設計非常人性化,層級分明,無論是按篇目還是按主題檢索都非常方便快捷。更棒的是,它在關鍵術語或人名地名旁邊,通常會附有極簡的解釋或索引提示,這種“即時反饋”的設計極大地提升瞭閱讀效率。比如,當我遇到某個古代官職或哲學概念時,不用頻繁地翻閱附錄,一個眼神的餘光就能捕捉到關鍵信息,這讓閱讀過程中的思路中斷降到瞭最低。這說明編纂團隊在設計這個版本時,真正站在瞭普通讀者的使用場景下反復推敲打磨,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文本的整理層麵。這種對用戶體驗的關注,是衡量一本工具書或經典讀物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而這本書無疑在這方麵交齣瞭一份高分答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