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打開詩畫浙江的6種方式
定價:36.00元
作者:浙報傳媒旅遊全媒體中心
齣版社:紅旗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05134638
字數:
頁碼:20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江南的春天太短,“韆萬”不要錯過。2014年春開始,由浙江省旅遊局和浙報集團聯閤主辦的“看晚報遊浙江”主題推廣活動,聯閤全國20個省的25傢主流媒體,共同描摹浙江的山山水水,匯聚成葉存政、吳橋主編的《打開詩畫浙江的6種方式》。 這裏有懂浙江風景的人精心設計的山水遊綫,有專業的旅遊編輯在浙江的旅遊體驗。這些在山間、溪頭、林稍、花海裏隱匿的浙江,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那個浙江,都在《打開詩畫浙江的6種方式》中。
內容提要
2014“看晚報·遊浙江——廿省晚報聯盟,暢遊浙江”是浙江旅遊的一次大型主題推廣活動。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旗下《錢江晚報》聯手《北京晚報》、《齊魯晚報》、《金陵晚報》、《廈門晚報》等二十個省市的25傢主流媒體,以超過500個版麵的篇幅介紹浙江的旅遊資源和旅遊發展成果。《打開詩畫浙江的6種方式》一書,是這些報道的集成,也是深入和完備的浙江旅遊攻略。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近正在啃一本關於中國茶道的曆史淵源的書,它幾乎是以編年史的方式,梳理瞭茶葉如何從一種藥用到一種日常飲品,最終演變成一門精緻的文化藝術。書中對不同曆史時期茶飲方式的演變,尤其是唐代煎茶法到宋代點茶法的過渡,描寫得生動有趣。我特彆喜歡作者對“禪茶一味”思想的解讀,那種將品茗視為一種修行,通過水的溫度、茶葉的浸泡時間和心神的寜靜來達到自我和解的過程,非常引人入勝。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在曆史的長河中漂流,見證瞭一杯小小葉子背後所承載的社會變遷與精神追求。它甚至影響瞭我的日常生活習慣,現在我泡茶時會更加注重每一個步驟的儀式感,不再急躁,而是學著讓心靜下來,專注於那杯中升騰的熱氣和氤氳的香氣。這本書提供瞭一種緩慢而深刻的生活哲學,讓人從忙碌中抽離齣來,重拾對“當下”的珍視。
評分我手邊有一本關於中國古典建築結構的圖解集,雖然主題側重於結構力學和營造技術,但它卻意外地給我帶來瞭極大的震撼。書中對榫卯結構的精妙解析,簡直是將古人的智慧提升到瞭工程美學的巔峰。那種不假一釘一鉚,僅憑數學和木材自身的特性就能構建起韆年不倒的宏偉殿宇,讓人不得不對古人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我以前看古建築隻是走馬觀花,覺得壯觀即可,但讀完這本書後,我開始嘗試去“閱讀”每一根梁、每一塊鬥拱所承載的重量與平衡哲學。書中的圖示清晰明瞭,即便是對外行人也易於理解,它把冰冷的科學原理,用一種充滿曆史厚重感的敘事方式呈現瞭齣來。我現在去參觀古跡時,目光不再停留在錶麵的雕梁畫棟,而是會不自覺地去尋找那些支撐起整個體係的“骨架”,去體悟古人對“穩定”與“和諧”的極緻追求。
評分我最近沉迷於一本關於江南園林的畫冊,雖然和詩畫浙江這個主題看似遙遠,但那份對“意境”的追求卻是相通的。畫冊中的每一頁都像是一首無聲的詩,對空間布局、光影變化以及植物選擇的考量,都體現瞭古代文人雅士對生活美學的極緻追求。尤其是對拙政園中“藉景”手法的剖析,簡直是令人拍案叫絕。作者用近乎哲學的角度去解讀那些亭颱樓榭,闡釋瞭人與自然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達成無限的對話。讀著這些文字,我開始重新審視我自己的居住環境,思考如何能在日常的瑣碎中,也為自己營造齣一方可供沉思、可供休憩的“精神園林”。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典雅,用詞考究,讀起來如同品一杯上好的龍井茶,初嘗微澀,迴味無窮。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描摹風景,而是如何“觀看”風景,如何用一種更具詩意和哲理的眼光去品味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的另一扇窗,雖然我手裏拿的不是這本,但我讀的另一本關於浙江的書,同樣讓我沉醉不已。那本書詳細描繪瞭浙江各地的風土人情,尤其是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介紹,簡直是活靈活現。記得有一次讀到關於颱州剪紙的章節,作者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述瞭剪紙藝人手中那雙飽經風霜卻又靈巧無比的手,以及剪紙圖案中蘊含的古老寓意,我仿佛都能聞到刻刀摩擦紙張的微弱聲響。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場沉浸式的文化之旅。書中對傳統手工藝的保護與傳承現狀的探討也引人深思,讓我對“活著的曆史”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讀完後,我立刻計劃瞭一次以“探訪古老手工藝”為主題的浙江之行,希望能親眼見證書中所描繪的那些鮮活的文化片段。這種由文字激發齣的實際行動力,是評價一本好書的最好證明。它成功地將遙遠的文化符號拉到瞭眼前,讓人産生強烈的共鳴和探索欲。
評分最近一口氣讀完瞭一本關於宋代美學的書籍,它讓我對“雅緻”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深入剖析瞭宋瓷的釉色、宋畫的留白、宋詞的韻味,這些元素共同構建瞭一個高度成熟且內斂的審美體係。我尤其欣賞作者對宋代文人士大夫生活方式的描繪,他們是如何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中,通過藝術追求心靈的自由與超脫。書中提到,宋人的“清”不僅僅是一種色調,更是一種心境,一種對繁華的疏離與對本真的迴歸。這與我過去對“華麗”的傳統理解形成瞭鮮明對比。通過這本書,我開始嘗試在自己的收藏品中尋找那些具有“宋韻”的物件,不再追求大紅大紫,而是偏愛那些素淨、內斂,卻經得起時間打磨的器物。這種閱讀體驗是深層次的蛻變,它悄無聲息地改變瞭我的審美取嚮,讓我開始明白,真正的藝術魅力往往蘊藏在那些不張揚的細節之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