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形体训练(第3版)
定价:28.0元
售价:20.4元,便宜7.6元,折扣72
作者:赵晓玲,彭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030344700
字数:295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22kg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本书是编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文献后,结合当今国内外在形体训练方面的先进理论而编写的。本书从理论上阐述了形体训练的概论、目的、意义、特点、分类和内容,论述了各种徒手基本练习和持简单器材练习的基本动作、做法与要求,尤其是把'七合一'的训练类型结合起来,扩展了训练的内容和手段,使形体训练方法有发展与创新。本书适用性广,可供高校体育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参考使用。
序言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形体训练(第3版)》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总觉得这类书籍很容易流于形式,或者内容陈旧。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并尝试书中的方法时,我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循序渐进”和“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它不是上来就讲高难度的动作,而是从最基础的“了解你的身体”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建立正确的运动观念和动作模式。书中关于“生物力学原理”的解释,虽然不是用最复杂的语言,但足以让我理解为什么某些动作会有效,而另一些则可能适得其反。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非常详尽的“动作分解”和“常见错误分析”,让我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练习时哪里出了问题,以及如何去纠正。我尤其欣赏书中那些“进阶性”的建议,它告诉我,在掌握了基础之后,如何进一步挑战自己,如何让训练效果最大化。这种“量身定制”的感觉,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始终在我身后给予我支持和引导。
评分自从接触到《形体训练(第3版)》,我感觉自己的运动观念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以前我总是追求肌肉的线条和力量的爆发,觉得练得越多越好,越辛苦越有效果。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形体”这个概念。它不仅仅是肌肉的大小或者力量的强弱,更是一种整体的协调、平衡和内在的稳定。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身体意识”的强调,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身体出现问题,并不是因为肌肉不够发达,而是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知道如何去“倾听”它。例如,书中关于“呼吸与核心的联动”的讲解,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正确的呼吸方式对核心的激活和稳定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以前只是机械地吸气呼气,从未想过这背后还有这么深的学问。现在,我会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走路、站立的时候,有意识地去感受自己的呼吸,去体会核心肌肉的发力。这种“内观”式的练习,虽然不像举铁那样直接,但却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改变,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听话”,也更加灵活了。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真的把“训练”这件事情,从一种单纯的体能消耗,提升到了对身体的“精雕细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动作模式的优化”这一章节。我之前练深蹲,总是觉得膝盖有压力,而且感觉发力点不对,练完之后腿部酸痛,但臀部和大腿后侧却没什么感觉。看了书上的详细讲解,包括图示和文字说明,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动作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髋部铰链不足,或者核心控制不力。书里提供的纠正方法,比如“猫牛式”、“臀桥”等,看似简单,但通过细致的指导,我能明显感觉到发力点和受力面的变化。现在再做深蹲,膝盖的压力小了很多,而且臀部和大腿后侧的激活感更强了。这种“化繁为简,直击痛点”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调整才能做得更好”。这种深入的理解,让我对训练有了全新的认知,也更有动力去坚持下去。
评分初识这本《形体训练(第3版)》,是在健身房里无意中翻到的。当时我对自己的体态很不满意,总觉得哪里不太协调,缺乏那种健康而有力量的美感。翻开目录,立刻被“核心稳定性”、“肩胛带控制”、“下肢力量与协调性”这些章节吸引了。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健身方面的书籍,但总觉得不够系统,或者过于理论化,学起来一头雾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倒是挺亲切的,没有太多生涩的术语,更多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引导。封面上的模特体态匀称,看起来就很舒服,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觉得这本书或许真的能帮我达到想要的效果。我当时就想着,如果能通过这本书,纠正我长期以来存在的体态问题,比如驼背、圆肩,甚至让我的步伐更稳健,那就太好了。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柔韧性与关节活动度”的部分,因为我常常感觉身体僵硬,运动起来束手束脚的,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总之,当时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是很高的,希望它能成为我重塑体态的“救星”。
评分《形体训练(第3版)》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于“生活化”训练的融入。我之前以为健身就是去健身房,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绝佳的训练场。书中有很多关于“日常姿势的调整”、“行走与站立的力学原理”以及“如何在工作中保持身体健康”的建议。比如,它教我如何正确地使用电脑,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带来的颈椎和肩部问题;它也指导我如何更有效地搬运重物,减少腰部受伤的风险。我开始尝试将书中的一些小技巧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排队时练习收腹挺胸,在等公交车时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却让我慢慢地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我的腰背不再那么容易酸痛,肩膀也感觉舒展了很多。这让我觉得,健身不再是一件“额外”的事情,而是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健康、更挺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