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王府的前世今生
定价:28.00元
作者:完颜亮著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8066342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北京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名城,清代王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北京王府大都集中在内城。其中大部分有二百年以上的历史,少的也有一百多年。它们是清代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建筑规制的见证。然而,那些王府在岁月里覆盖了厚厚的灰尘,有的消失了,彻底灰飞烟灭,有的尚存于世间,沉睡在平民百姓房屋的包围之中……留下来的这些王府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们现在的境况如何?让我们带着种种疑问,也带着对祖辈文化的一种憧憬,寻找它们的过去与现在。
内容提要
在清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加封亲王、郡王称号的皇子近七十个,北京的王府有五十余座。那些王府在岁月里覆盖了厚厚的灰尘,有的消失了,彻底灰飞烟灭,有的尚存于世间,沉睡在平民百姓房屋的包围之中。
每个古老的城市都有文物古迹、寺院楼阁,而北京不仅限于此,它还是一座王府的博物馆。关注王府,发现王府,这是古老的北京城晋升为国际化大都市之前的后一张留影。
目录
作者介绍
完颜亮,北京人,1979年11月出生,自由撰稿人。致力于文学创作与东西方哲学、历史、宗教、艺术等领域的研究。2001年出版长篇小说《时光波浪与明岛火舞》,2007年曾任季羡林先生《季羡林说写作》(中国书店出版)一书的特约编辑。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内页排版,完全体现出一种沉稳而典雅的气质,拿到手中就感觉不是寻常的畅销书可比。油墨的质感、纸张的触感,都透着一股老派匠人的坚持,这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消费的时代,实在难得。我尤其喜欢它在引用古籍时的那种严谨态度,旁征博引却又衔接自然,绝不卖弄学问,而是水到渠成地支撑起作者的论点。更难得的是,作者在处理那些充满争议的历史节点时,没有采取简单的褒贬态度,而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观察视角,引导读者自己去形成判断,这种尊重读者的写作方式,让人倍感信赖。读这本书,与其说是获取信息,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深度的智力对话,它挑战了许多我原有的认知框架,促使我去重新审视那些被刻板印象固化了的历史事件。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主题的书是抱有一丝敬畏的,总觉得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阅读体验会比较枯燥。然而,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妙,即便是最复杂的历史脉络,也被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和恰到好处的细节填充,变得鲜活起来。作者仿佛是一位高明的导演,知道何时该给镜头推近聚焦于某一个关键人物的眼神,何时又该拉远景展示整个时代的风貌。那些历史人物的性格侧写,简直入木三分,不再是教科书上扁平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致命弱点的复杂个体。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弥合了学术研究与大众阅读之间的鸿沟,让严肃的历史也能散发出迷人的光彩,让人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却又舍不得太快翻过下一页。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还体现在它对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考察上,这种地方志般的细致描摹,为宏大的历史叙事提供了坚实的“土壤感”。作者并未将历史视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将其深深植根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土壤之中,让人能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区域在面对同一历史事件时的反应差异。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地方家族力量演变的部分,那份对宗族制度下人情往来的洞察,细腻到近乎残酷。它揭示了权力运作的底层逻辑,远比表面上的法令条文更为复杂和耐人寻味。阅读体验上,这本书要求读者保持高度的专注,但它给予的回报也是丰厚的——你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洞悉世事人情、理解历史惯性的深刻智慧。看完后,感觉看待世界的方式似乎都变得更宽广、更有层次感了。
评分我最近整理书架时,发现手上这本书的某一章节标记了好几处书签,内容是关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分析。那位作者对不同阶层之间微妙的权力制衡和文化渗透有着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对那些边缘人物在历史转折点所扮演的隐形角色的挖掘,令人耳目一新。这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不满足于讲述“发生了什么”,更致力于探究“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以及“这对后来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这种追根溯源的探究精神,使得全书的逻辑链条异常坚固,读起来毫无跳跃感,每一步论证都像是在解开一个精密的密码锁。它不是简单的故事堆砌,而是结构严谨的学术论述与引人入胜的叙事艺术的完美融合体,让人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高级的心智训练。
评分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历史变迁的著作,那位作者的笔触真是细腻得惊人,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些曾经的辉煌与落寞。书中对社会结构的演变、礼仪制度的细微调整,都有着极其深入的探讨,远非走马观花式的叙述可以比拟。尤其是一些对古代建筑材料和营造技术的考证,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每一个榫卯的结构、每一块砖石的纹理,都似乎被赋予了生命和故事。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述宏大历史背景时,依然能兼顾到普通百姓生活的侧写,那种在时代洪流中个体的挣扎与坚韧,读来让人唏嘘不已,深思良久。这本书的厚度足以见证作者倾注的心血,阅读过程犹如跟随一位博学的长者漫步于历史的长廊,每一步都有新的发现和领悟。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记录,更像是一场关于时间、权力与人性的哲学思辨,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对我们理解当下乃至未来都有着莫名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