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 大字本 宣紙綫裝套裝共26冊 繁體竪排版 陳壽 中華書局

三國誌 大字本 宣紙綫裝套裝共26冊 繁體竪排版 陳壽 中華書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三國誌
  • 陳壽
  • 中華書局
  • 曆史
  • 古典文學
  • 繁體
  • 竪排
  • 綫裝
  • 套裝
  • 大字本
  • 宣紙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泛海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67996
商品編碼:29925458887

具體描述

書名:三國誌(綫裝大字本)
定價:2980元
作者:(晉)陳壽 撰,(宋)裴鬆之 注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09-7-1
ISBN:9787101067996
頁碼:全26冊
裝幀:盒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三國誌:綫裝大字本(套裝共26冊)(繁體竪排版)》由中華書局齣版。

內容提要

 

《三國誌:綫裝大字本(套裝共26冊)(繁體竪排版)》內容簡介:1977年,我局曾特製齣版《三國誌》大字綫裝本一種,它字體俊美、版式宏闊、審美效果極好,由於印量極少,如今已經成為收藏中的精品。為滿足社會各界的需求,我局特予齣版。該書共五函二十六冊,綫裝,外套精美木函。

目錄

 
三國誌:第1冊
捲一 魏書一
武帝操
捲二 魏書二
文帝丕
捲三 魏書三
明帝叡
捲四 魏書四三少帝
齊王芳
高貴鄉公髦
陳留王奐
捲五 魏書五後妃
武宣卞皇後
文昭甄皇後
文德郭皇後
明悼毛皇後
明元郭皇後
捲六 魏書董卓
李催
郭泛
袁紹
子譚
子禽
袁街
劉錶
捲七 魏書士
呂布
張邈
陳登
臧洪
陳容
捲八 魏書八
公孫瓚
陶謙
張楊
公孫度
子康
弟康恭
……
三國誌:第2冊
三國誌:第3冊
三國誌:第4冊
三國誌:第5冊
三國誌:第6冊
三國誌:第7冊
三國誌:第8冊
三國誌:第9冊
三國誌:第10冊
三國誌:第11冊
三國誌:第12冊
三國誌:第13冊
三國誌:第14冊
三國誌:第15冊
三國誌:第16冊
三國誌:第17冊
三國誌:第18冊
三國誌:第19冊
三國誌:第20冊
三國誌:第21冊
三國誌:第22冊
三國誌:第23冊
三國誌:第24冊
三國誌:第25冊
三國誌:第26冊

 

作者介紹

 

 


 

 

作者:(晉代)陳壽 解說詞:(宋代)裴鬆之



史海鈎沉,英雄輩齣——《三國誌》繁體竪排綫裝珍藏版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中國浩瀚的曆史長河中,三國時期無疑是最為波瀾壯闊、引人入勝的一頁。那段風雲變幻的年代,群雄逐鹿,智計交鋒,上演瞭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傳奇。而陳壽所著的《三國誌》,作為正史,以其嚴謹的史料、精煉的筆法,為我們留下瞭最真實、最鮮活的三國畫捲。 本次奉獻給廣大讀者的是一套精美的《三國誌》大字本宣紙綫裝珍藏套裝,全套共計二十六冊,采用中國傳統繁體竪排版式,由權威中華書局精心校勘齣版。這套書不僅是一部重要的史學典籍,更是一件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藝術品,足以滿足最挑剔的品鑒者和最虔誠的史學愛好者。 字斟句酌,史料為尊——陳壽筆下的嚴謹與洞察 《三國誌》,顧名思義,是以魏、蜀、吳三國為中心的史書。它並非像小說《三國演義》那樣,以演義、說書人的口吻鋪陳故事,而是以史官的視角,秉持“史傢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評價,力求客觀、真實地記錄曆史。陳壽,這位西晉時期的史學傢,以其卓越的纔華和嚴謹的態度,曆時多年,搜集整理瞭大量的史料,包括前朝的史籍、朝廷的檔案、地方誌、人物傳記、以及散落在各處的碑文、銘記等,編纂成瞭這部不朽的史書。 《三國誌》全書分為《魏書》、《蜀書》、《吳書》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包含若乾篇傳記,共計六十五捲。陳壽的偉大之處在於,他並非簡單地堆砌史料,而是對史料進行瞭精心的篩選、考證和取捨,並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對人物的性格、事件的起因和經過、以及曆史的走嚮,做齣瞭深刻的分析和評判。 《魏書》中,曹操的雄纔大略,曹丕的權謀機變,以及司馬懿的隱忍與崛起,都被刻畫得淋灕盡緻。陳壽筆下的曹操,既有統一北方的雄主氣魄,又不乏其殘暴多疑的一麵;曹丕的繼位,充滿瞭政治鬥爭的殘酷與智慧;而司馬懿,這位最終顛覆三國格局的關鍵人物,其長期潛伏、厚積薄發的策略,也得到瞭精到的闡述。 《蜀書》則聚焦於劉備集團的興衰。劉備的仁德寬厚,關羽的忠義勇武,張飛的勇猛耿直,諸葛亮的智慧超群,趙雲的忠誠無畏,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在《三國誌》中被賦予瞭更加立體、真實的形象。陳壽並不避諱蜀漢集團的局限性,例如劉備的仁德有時顯得迂腐,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有時也帶有悲劇色彩,這些都使得《蜀書》更加耐人尋味。 《吳書》則記述瞭孫吳政權的崛起與發展。孫堅的勇猛善戰,孫策的年少有為,孫權的雄圖霸業,以及周瑜的英姿勃發,魯肅的深謀遠慮,呂濛的轉危為安,這些東吳的傑齣人物,在陳壽筆下,展現瞭其獨特的魅力和曆史貢獻。 《三國誌》的價值,不僅在於其記載瞭大量的史實,更在於其對人物的評價,往往能夠超越時代的局限,做齣客觀公正的判斷。例如,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既肯定瞭他的纔智與德行,也指齣瞭其用兵的不足。這種辯證的眼光,使得《三國誌》成為後世史學傢研究三國曆史的權威參考。 大字精印,紙質上乘——沉浸式閱讀的感官體驗 本次推齣的《三國誌》大字本,在閱讀體驗上可謂下足瞭功夫。大字本的設計,充分考慮到瞭長時間閱讀的需求,能夠有效減輕眼睛的疲勞。對於飽讀詩書的讀者而言,清晰、舒朗的字體,能夠讓他們更加專注於史書的內容,深入體味陳壽筆下的字裏行間。 宣紙,作為中國傳統的名貴紙張,以其柔韌、耐磨、防蟲、防腐的特性,聞名於世。選擇宣紙印刷,不僅是對傳統工藝的緻敬,更是對經典文獻的尊重。宣紙的獨特質感,賦予瞭這部《三國誌》一種古樸典雅的美感,摸在手中,仿佛能夠感受到曆史的溫度,觸摸到歲月的痕跡。 綫裝,是中國古籍裝幀的傳統方式,其裝訂方式使得書頁能夠平攤,方便閱讀,同時也更具收藏價值。這種裝幀方式,本身就帶有一種儀式感,讓翻閱這部《三國誌》成為一種珍貴的體驗。一套共計二十六冊的套裝,整齊劃一,擺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彰顯齣主人的文化品位。 繁體竪排,文化傳承——迴溯經典的視覺之美 繁體竪排版,是本次《三國誌》大字本最為鮮明的特色之一。在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我們習慣瞭簡體橫排的閱讀方式,而繁體竪排,則將我們帶迴瞭那個更加注重漢字書寫之美、以及傳統閱讀習慣的時代。 繁體字,保留瞭漢字更多的象形和會意特徵,每個字都如同一個小小的圖畫,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閱讀繁體字,本身就是一次對漢字源流的探索,一次對傳統文化的體認。竪排的排版方式,則更符閤中國傳統書籍的閱讀順序,從右往左,從上往下,一筆一畫,一字一句,都帶著悠遠古樸的韻味。 這種繁體竪排的版式,不僅能夠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漢字的演變和發展,更能夠幫助讀者在閱讀史書時,獲得一種更加沉浸式的體驗,仿佛置身於那個刀光劍影、風雲激蕩的年代,親身感受曆史的脈搏。對於研究漢語言文字、中國古代文化、以及對傳統文化有深厚感情的讀者而言,這無疑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閱讀機會。 中華書局,品質保證——百年傳承的信譽與匠心 中華書局,是中國近代以來最重要的古籍整理和齣版機構之一,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精湛的齣版工藝,贏得瞭國內外學界的廣泛贊譽。本次齣版的《三國誌》大字本宣紙綫裝套裝,由中華書局精心校勘、齣版,品質得以充分保證。 中華書局的編輯團隊,匯聚瞭眾多頂尖的古典文獻專傢,他們對《三國誌》進行瞭嚴謹細緻的校勘,力求將最準確、最可靠的文本呈現給讀者。從紙張的選擇,到印刷的質量,再到裝幀的細節,中華書局都秉持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力求將這部偉大的史書,以最完美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麵前。 跨越時空,對話英雄——《三國誌》的永恒魅力 《三國誌》的魅力,早已超越瞭單純的曆史記錄。它所描繪的人物,所呈現的事件,所探討的智慧,至今仍然對我們産生著深遠的影響。無論是曹操的雄纔大略,劉備的仁德寬厚,還是諸葛亮的運籌帷幄,關羽的忠義無雙,這些韆古傳頌的英雄形象,都能夠在《三國誌》中找到最真實、最生動的注腳。 閱讀《三國誌》,我們不僅僅是在閱讀一段曆史,更是在與那些偉大的靈魂對話,在體味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我們能夠從中學習到政治的智慧,軍事的謀略,人性的復雜,以及命運的無常。它教會我們如何認識曆史,如何理解人性,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做齣選擇。 這套《三國誌》大字本宣紙綫裝珍藏套裝,不僅僅是一套書籍,更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緻敬,是對曆史經典的一次重溫,更是對先賢智慧的一次汲取。它將成為您書房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一份值得珍藏傳世的寶貴財富。翻開它,您將穿越時空的阻隔,與那段波瀾壯闊的英雄歲月,進行一場深沉而精彩的對話。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書的整體呈現,給我帶來瞭一種精神上的富足感。它不僅僅是一套曆史資料的集閤,更像是一座精神上的“紀念碑”。我將其鄭重地放置在書房最顯眼的位置,那種厚重的氣場,無形中提升瞭整個閱讀空間的格調。宣紙特有的質感和那種曆經歲月沉澱般的色澤,即使不打開閱讀,僅僅是目視,也能感受到一種安定人心的力量。在如今這個信息碎片化、閱讀淺薄化的時代,擁有一套如此精良、製作考究的實體書,本身就是一種對知識的敬畏和對傳統文化的堅持。它讓我體會到,真正的閱讀,需要儀式感,需要環境的襯托,需要載體的配閤。這二十六冊,每一冊都承載著沉甸甸的曆史分量,它們安靜地並列著,等待著被開啓、被研讀。這不僅僅是投資瞭一套書,更像是為自己的精神世界添置瞭一處永不褪色的棲息地。

評分

說實話,綫裝書的實用性常常被人詬病,畢竟它不如平裝本耐摔耐翻,而且一旦用力過猛,書脊就容易受損。這套二十六冊的套裝,初看之下,數量著實驚人,讓人擔心日常翻閱是否會成為一種負擔。然而,這套書在“大字”與“綫裝”之間找到瞭一個奇妙的平衡點。它的每一冊都相對適中,拿在手上既有分量感,又不會重到讓人難以持久握持。更重要的是,宣紙的特性使得內頁的韌性非常好,即便是多次反復翻到特定篇章查閱,書頁依然保持著平整和堅固。我試著將其中一冊放在桌麵上攤開,它能相對穩定地保持在接近平坦的狀態,這對於需要頻繁對照閱讀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這解決瞭許多傳統綫裝古籍因書脊過緊而難以攤開的弊端。這說明,製作者在設計之初,已經充分考慮到瞭“使用”這一環節,而非僅僅將其視為“陳設品”。這種對讀者實際閱讀場景的體貼,是許多“復古”産品所欠缺的。

評分

我習慣於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曆史書籍的排版和注釋,畢竟陳壽的原文浩如煙海,缺乏精準的校勘和詳實的注釋,對於現代讀者來說,閱讀門檻實在太高。這套《三國誌》在這方麵做得極其齣色,展現瞭中華書局深厚的學術功底。繁體竪排本的設置,固然是對原著風貌的尊重,但真正讓我驚喜的是其校注的精細程度。它並非簡單地提供白文,而是在關鍵處做瞭詳略得當的注解和引文齣處標注。我特意對比瞭幾個爭議性極大的地方,比如關於某個事件的記載差異,這套書的處理方式既保持瞭陳壽的原始麵貌,又通過注釋清晰地指引瞭讀者參考其他史料的可能方嚮,體現瞭極高的學術審慎性。這種嚴謹的態度,讓我在閱讀時能夠建立起對史實的信心,不會因為某些模糊不清的錶述而感到睏惑。對於一個醉心於三國曆史細節的“老饕”來說,這種兼顧古雅與現代學術規範的平衡點,實在難能可貴,讓人可以放心地沉浸於史實本身,而不必擔憂被錯誤的或是未經考證的細節誤導。

評分

這套《三國誌》大字本,初拿到手時,那厚重的宣紙觸感便讓人心頭一震。我一直對古代經典有種近乎苛刻的追求,尤其是對閱讀體驗的要求極高。市麵上很多版本的綫裝書,要麼紙張過於光滑,墨色洇得人心浮躁,要麼字體偏小,看得久瞭眼睛乾澀酸痛。可這中華書局的版本,真是做到瞭匠心獨運。那大字印刷,簡直就是為我這種需要仔細品味每一個字的人量身定做的。每每翻開,那微微泛著古樸微黃的宣紙上,墨色沉穩地鋪陳開來,仿佛能聞到一絲若有若無的墨香。裝幀上采用的綫裝,更是極大地還原瞭古籍的韻味,每一次小心翼翼地翻頁,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說實話,這不僅僅是一部曆史著作的物理載體,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我特意找瞭個安靜的下午,在落地窗前,伴著一杯清茶,開始細讀,那種沉浸感,是電子閱讀器無論如何也無法比擬的。尤其是在閱讀那些關於曹操、劉備、孫權謀略交鋒的關鍵段落時,大字的清晰展現,使得那些復雜的軍事部署和政治博弈的脈絡,一下子變得井井有條,讓人心領神會。

評分

我對“繁體竪排”的接受程度,是經曆瞭一個心路曆程的。起初,麵對滿頁的竪行文字和繁復的漢字寫法,我的閱讀速度明顯慢瞭下來,不得不時常停下來辨認一些不常用的異體字或古體結構。但這恰恰是閱讀《三國誌》原貌的樂趣所在。它強迫你慢下來,去感受古人記錄曆史時的節奏感和思維方式。這種“慢閱讀”的體驗,與現代社會追求效率的快餐文化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透過這些繁體竪排的文字,我仿佛能瞥見當年抄寫和閱讀此書的士人風貌。這種文化上的“代入感”是簡體橫排本無論如何都無法提供的。此外,由於是“大字本”,即便是那些略顯晦澀的繁體字,其筆畫的結構也清晰可見,有效降低瞭初次接觸竪排古籍讀者的門檻。它既保留瞭曆史的“原汁原味”,又通過字號上的優待,為現代讀者鋪設瞭一條舒適的入門階梯,可謂是既尊重瞭傳統,又體恤瞭今人。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