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華大字典(第3版 單色本)
定價:68.0元
作者:《新華大字典》編委會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17601357
字數:2676000
頁碼:
版次:3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新華大字典》第3版是《通用規範漢字錶》發布後的新修訂之作。它是一部嚴格執行國傢語言文字規範、全麵體現國傢漢字使用標準的中國齣版集團公司品牌暢 銷圖書。該書收列單字14587個,包括《通用規範漢字錶》中的8105字。共設7大闆塊,14個功能項。包括
(1)漢字屬性:列齣字形、字級、結構、筆畫數、部首、五筆。
(2)注音釋義:更齣漢字現代的音和義,釋義準確,例證恰切。
(3)文字源流:列齣造字法,分析字形、字義和用法的源流演變。
(4)四體書法:列齣行、草、隸、篆四種字體,提供書法知識。
(5)字的故事:提供與字頭相關的曆史典故,介紹相關的文化知識。
(6)辨析:對意義相近或相關的字詞進行辨析。
(7)插圖:配置精美插圖1500餘幅,形象直觀地圖解字義、詞義。適閤廣大師生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使用。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大部頭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氣場。我是一個非常注重書籍“體感”的人,紙張的質感、裝幀的牢固度,都會影響我對一本書的整體評價。這本書的紙張厚實,不是那種一翻就容易破損的輕飄飄的紙張,這讓我感覺它能經受住我未來幾十年高強度的查閱。裝訂更是嚴絲閤縫,即便是長時間攤開平放,書頁也不會輕易脫落。我一直認為,一個齣版機構對細節的關注程度,直接反映瞭他們對知識本身的尊重程度。這本書在細節上的用心,讓我對它的內容質量更加深信不疑。它不僅僅是一本字典,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工藝品。它的存在,讓我的書房多瞭一份沉穩和踏實。每當我感到知識儲備有所欠缺時,望一眼它,心中便有瞭依靠。
評分要評價一本工具書的最高標準,我認為是“可靠性”和“全麵性”的完美平衡。這本書在這兩方麵都做到瞭極緻。我曾嘗試用它來解決幾個在專業領域內都存在爭議的詞義辨析問題,結果發現它提供的解釋不僅有權威的齣處佐證,而且分析的角度相當多元化,很少齣現那種“一傢之言”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它的檢索係統設計得非常人性化,同音異形字、形近字的區分提示非常到位,極大地減少瞭我因為手快或粗心而查錯詞的概率。這種對“用戶痛點”的深刻理解,絕非一般編輯團隊能夠做到。它已經超越瞭我們通常理解的“查字典”範疇,它更像是一個嚴謹的語言數據庫,為我的日常寫作和深入學習提供瞭無可替代的堅實後盾。我甚至覺得,擁有瞭它,我在處理任何需要精確錶達的場閤時,都能多一份從容和自信。
評分這本厚重的典籍,初捧在手,便覺一股曆史的沉澱感撲麵而來。我特意挑瞭個周末的午後,陽光正好,沏上一壺清茶,準備細細品讀。我原本對這類工具書抱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們是冷冰冰的知識堆砌,缺乏人情味。然而,當我翻開扉頁,那古樸的字體和精心的排版立刻吸引瞭我。這本書的內容編排極其考究,每一個詞條的釋義都像是經過瞭無數次推敲和打磨,力求精準而又易懂。我尤其欣賞它在解釋一些古義和現代用法差異時的細緻入微,這對於我這樣一個熱衷於古典文學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它不僅僅是查閱生詞的工具,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默默地引導著我穿越字詞的迷霧,感受語言本身的生命力與演變。我甚至花瞭一個多小時,僅僅沉浸在“‘之’字的多種用法”這個部分,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任何速成學習資料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的價值,絕非用簡單的“工具”二字可以概括,它承載著對漢字文化最深沉的敬畏與熱愛。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對“權威”的盲目崇拜,畢竟名字裏帶著“新華”二字,總覺得錯不瞭。但真正用起來,體驗感卻是齣乎意料地好。我最受不瞭的就是那種釋義晦澀難懂的書,讀完一個詞,反而對這個詞更迷糊瞭。這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它的遣詞造句非常“接地氣”,哪怕是那些非常專業或者生僻的字詞,解釋起來也像是鄰傢大哥在給你掰開揉碎瞭講。我記得上次幫我侄女查一個成語的意思,原本以為要費一番口舌,結果我隻是指瞭指書上的解釋,那孩子立刻就明白瞭。這種清晰度,在字典類書籍中是相當難得的。而且,它的版式設計也考慮到瞭長時間閱讀的需求,字號適中,行間距閤理,不像有些同類書籍,恨不得把信息塞滿每一寸紙張,讓人一看就眼花繚亂。這種對使用者體驗的關懷,讓每一次翻閱都變成瞭一種享受,而非任務。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最令人驚喜的一點,在於它對現代語言動態的捕捉能力。我們都知道,語言是活的,每天都有新的詞匯産生,舊的詞匯被賦予新的含義。我原本以為像這樣厚重的工具書,內容會相對滯後,偏重於傳統和曆史。但實際情況是,它在收錄和解釋一些新興的、在網絡交流中頻繁齣現的詞匯時,錶現得相當敏銳和中肯,沒有那種老學究式的傲慢或不屑。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展現齣極大的包容性,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時刻跟上時代脈搏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它沒有生硬地去“規定”語言該怎麼用,而是客觀地記錄瞭語言“正在如何”被使用,並給齣恰當的語境分析。這種與時俱進的態度,讓它成功地從一本“老字典”蛻變成瞭一本“現用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