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痛风营养配餐1288例
定价:32.80元
作者:柴瑞震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2291000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痛风营养配餐1288例》以图、文、视频结合的方式,从食物出发,按照素菜、畜肉、禽蛋、水产等分类,介绍了痛风患者宜吃、少吃、慎吃的食材,并介绍了防治痛风并发症的基础知识、食疗方法、食材介绍、菜品做法、营养功效,样样不缺,内容全面实用。●本书由医药专家、主任医师柴瑞震主编。他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常见慢性疾病以及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书中特别加入*媒介技术——二维码链接,读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链接,即可观看具体的烹饪视频,真正做到“码”上无忧。
内容提要
《痛风营养配餐1288例》共分为四章,包括关于痛风的基本知识及饮食调养等内容。章主要详细介绍了痛风的基本知识及防治原则;第二章介绍了痛风患者宜吃、少吃的食材和推荐食谱;第三章介绍了痛风并发症及对症推荐食谱;第四章介绍了痛风患者的禁忌食物及禁忌原因。本书中所有菜例均配有精美大图以及文字介绍,详尽地介绍了制作原料、调料、做法。此外,每道菜品还配有二维码,使用手机扫描,就可以马上观看制作视频,简单明了、一学就会。《痛风营养配餐1288例》是一本以二维码菜谱为主打特色的养生食疗图书,突出点的特点在于让传统纸媒与数字媒体巧妙结合,每道菜均配有“二维码”,只需拿起手机扫一扫,便可让本书真正成为一本会说话的健康调养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柴瑞震医药专家、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教育在线主讲人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常见慢性疾病,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妇科疾病等。曾先后出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国现代保健药物食物大全》《现代心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常见慢性病营养配餐与食疗》《糖尿病》《高血压》《肝胆疾病》《冠心病》《胃病》等医学及健康科普著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包装和设计确实挺吸引人的,封面色彩搭配和谐,文字清晰易读。不过,我更关注的是它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作为一个常年跟痛风打交道的人,我手里已经有不少相关的食谱和资料了,所以对新书的期望值还是挺高的。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一堆食材和烹饪方法,而是能深入浅出地解释为什么某些食物适合痛风患者,而另一些需要避免。比如,关于嘌呤含量的分类,是应该按照非常精细的标准来划分,还是提供一个大致的指导原则?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关于“营养配餐”这部分,它是否结合了不同阶段痛风患者的需求?比如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饮食结构应该是怎样调整的?如果能提供一些日常三餐的详细搭配方案,并且附带营养成分分析,那就太棒了。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要么内容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过于简化,缺乏深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掌握痛风饮食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的目录结构看起来很系统,从基础的痛风知识普及,到具体的食材选择指南,再到详尽的食谱展示,层层递进。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它如何处理“1288例”这个数字的。这是否意味着它涵盖了非常广泛的菜系和口味选择?毕竟,长期只吃几种清淡的食物,对很多人的饮食体验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有创意的、既符合低嘌呤原则又美味可口的家常菜。例如,如何用天然食材替代高嘌呤调味料来增加风味?书中是否探讨了不同烹饪方式(蒸、煮、炖、炒)对食物嘌呤含量的影响?烹饪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营养价值,同时降低潜在的风险因素,这是我非常关心的实际操作问题。如果能针对不同季节提供相应的食谱调整建议,那就更贴心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厨房里的“长期顾问”,而不是只用一两次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给人的感觉比较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设计,这反而让我觉得它更注重内容的实用性。我仔细研究了一下食谱的呈现方式,它是否提供了一个简单易懂的评分系统,比如哪道菜的降酸效果最显著,哪道菜的综合营养价值最高?我发现很多食谱都会忽略掉个体差异,但痛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并发症情况各不相同。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个性化调整建议”,比如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在遵循低嘌呤食谱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如果书中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饮食习惯(比如偏爱面食或米饭)的优化方案,那就更贴合实际生活了。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营养师在身边,随时提供可靠的建议,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菜谱大全。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个“满28包邮”的宣传语有点疑虑,总觉得跟内容深度不成正比。但翻开书后,感觉还是挺扎实的。我注意到它在食材处理和营养搭配上似乎用了不少心思。比如,对于豆类和部分海鲜,它们的嘌呤含量是动态变化的,这本书是如何给出明确指导的?是建议完全禁用,还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适量食用?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长期管理病情的人来说,这种精细化的指导非常关键。另外,书中是否涉及到了关于饮水和辅助性营养补充剂的建议?比如,维生素C或钾元素对尿酸排泄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食物来优化这些元素的摄入?我希望这本书不仅关注“吃什么”,更能指导我们“怎么吃得更健康、更科学”。毕竟,痛风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生活方式调整过程,食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相当可观,这让我对“1288例”的广度有了信心。然而,广度之外,深度同样重要。我特别关注书中对“营养配餐”中“配”这个字的理解。它是否只是简单地把低嘌呤的菜肴凑在一起,还是真正考虑了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平衡?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蛋白质的来源选择尤为重要,书中是如何权衡优质蛋白的摄入与嘌呤控制的矛盾的?例如,鸡蛋、牛奶和瘦肉的选择比例是否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另外,关于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肠道健康和尿酸代谢的影响,书中是否有专门的论述和推荐的富含纤维的食谱?我希望这本书能超越传统的“少吃肉、多喝水”的初级阶段,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更精细化、更注重整体健康的饮食管理新阶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