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发现隐秘之地:20条中国境内少有人走的自驾路线 | 作者 | 《户外探险》杂志 |
| 定价 | 49.80元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ISBN | 9787115407054 | 出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发现隐秘之地:20条中国境内少有人走的自驾线路》由知名的户外生活杂志《户外探险》的知名旅行作家和专业摄影师联合打造,集合10年沉淀,精选20条少有人走的绝美自驾路线,带领自驾旅行者深入中国腹地,探索鲜为人知的秘境风光。 |
| 作者简介 | |
| 《户外探险》杂志 《户外探险》是知名的以介绍户外休闲生活为主的实用指南杂志,内容以户外活动、自助旅行和登山探险三部分为主,并于2015年建立“金犀牛户外系列丛书”图书品牌。 金犀牛户外系列丛书简介 户外犀牛平和而不轻言征服,但坚定执著,不轻言放弃,代表着那些为深爱的户外默默坚持与付出的普通人。自然界中各种犀牛濒临灭绝,真正富有探险和创新精神的人,如犀牛一般稀少。《金犀牛户外系列丛书》涉及徒步、骑行、登山、跑步、自驾各个户外类别,从中我们能够体验到自然、本色的生活方式,和自由生活的轨迹。 |
| 目录 | |
| 目录 003 神秘的滇藏通道 自驾穿越丙察察 013 隐秘的莲花圣地西行漫记之墨脱 023 秘境独龙江 031 重返洛克之旅 041 探秘加榜梯田胜地 051 寻梦珠峰大本营自驾 061 喜马拉雅秘境山南大环线自驾 071 膜拜蜀山贡嘎环线自驾 079 追寻格萨尔王的神迹 091 行近藏地青海至四川藏地纵穿 103阿里大北线“一错再错”的旅程 121 越岭跨原触甘南 129 探秘柴达木之挺进都兰 139 雨季纵穿三江源头 149 纵情花海新疆伊犁河谷自驾之旅 157 天山之翼自驾北疆探寻欧洲鸟系 167 遗世瑰丽自驾沙雅胡杨林 177 阳光下的苦旅自驾新疆阿尔金 195 大戈壁情思 209 在库鲁克塔格那边 |
| 编辑推荐 | |
| 10年沉淀,20条不平凡路线。精华路书,集结出版。打开户外自驾人的梦想清单,发现秘境中国。《户外探险》杂志知名旅行作家和专业摄影师联合打造的旅行图文精品。四色全彩高档纯质纸印刷,呈现中国境内少有人走的20条绝美隐秘自驾路线。丙察察、独龙江、墨脱、洛克之旅、加榜梯田、珠穆朗玛、喜马拉雅山南、贡嘎、追寻格萨尔王、藏地纵穿青海至四川、阿里大北线S301、甘南扎尕那、都兰、三江源、伊犁河谷、北疆、沙雅、阿尔金、将军戈壁、罗布泊。所有你想要去的,正要去的,去过还想再去的,就在这里。 |
| 文摘 | |
| |
| 序言 | |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信息组织架构堪称教科书级别。它没有将所有信息杂糅在一起,而是非常清晰地将每一条路线分成了前言导览、核心路书、食宿指南和特别提醒四个部分。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核心路书”部分的处理,它不是简单的里程数字堆砌,而是结合了GPS坐标和当地地标的描述,确保即使在信号不佳的偏远地区,也能找到参照物。另外,关于补给点的标注细致到了什么程度?连“哪里有靠谱的修车铺”和“哪个村落的自来水可以饮用”都做了标记,这对于深入腹地的自驾游来说,简直是决定性的信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作者对读者安全和舒适度的绝对负责,让人可以放心地将自己的行程规划托付给它。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本自驾指南。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和探索中国腹地的视角。作者似乎刻意避开了那些被过度旅游开发的商业化景点,转而将焦点投向了那些正在消逝的古道、那些静静矗立在时间长河中的遗迹,以及那些坚守传统的少数民族村落。阅读它,就像是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地理考古”。它引导读者去思考,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在失去什么,又有哪些宝贵的文化和自然景观需要我们以更尊重、更谨慎的态度去接触。它成功地将“旅行”提升到了“探索与记录”的层面,激发了读者对于本土文化的敬畏之心,让人在规划路线时,也会不自觉地将“保护环境”和“尊重当地习俗”放在首位,这才是真正有远见的旅行读物应该具备的底色。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棒了,光是拿到手里翻阅的那种触感,就让人心情舒畅。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油画质感,搭配上清晰的字体排版,完全不像某些旅游指南那样五花八门、俗气十足。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有讲究,不是那种一翻就容易卷边的轻薄纸,而是那种有分量的、让人愿意细细品读的质感。我尤其欣赏它在地图呈现上的用心,那些手绘风格的路线图,穿插在大量的实景照片中间,简直就是一封来自远方的邀请函。那些照片的色调把握得非常到位,既保留了中国西部地区那种粗犷的原始美,又通过光影的运用,凸显出每一处“隐秘之地”的独特韵味。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攻略,更像是在翻阅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驴友的私人游记,那种未经修饰的真实感,是那些流水账式的网络推荐完全比拟不了的。这本书在视觉层面的用心,已经为接下来的旅程奠定了坚实的期待基础,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打包行李出发。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具有个人魅力,读起来丝毫不觉得枯燥乏味。作者的文笔带着一种特有的洒脱和幽默感,即便是描述一段漫长且寂寥的公路驾驶,也能通过穿插进去的文化轶事或者当地人的小故事,让读者完全沉浸其中。比如,他对某个沙漠边缘小镇的描述,不是简单地罗列了当地的特产,而是生动地勾勒出了那里留守老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坚韧的性格,那种人文关怀瞬间提升了整条路线的深度。我感觉自己仿佛坐在副驾驶位上,听着他慢悠悠地讲述,偶尔感叹一句,偶尔被逗笑。这种代入感是建立在深厚的生活体验之上的,它不是从数据库里抓取信息拼凑出来的,而是有温度、有情感流淌的文字,让人对每一段未知的旅程都充满了期待和亲切感。
评分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于“少有人走的路”这一主题的深刻理解和筛选标准。这绝不是那种简单堆砌热门景点,然后冠以“小众”名头的敷衍之作。每一条路线的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作者反复踩点的汗水与心酸。读到关于某条高原路线的描述时,那种对气候突变、路况艰险的细致提醒,简直是救命稻草般的存在。他没有为了追求戏剧性而夸大困难,而是非常务实地指出了每个路段的“硬骨头”在哪里,以及如何应对,比如对海拔适应的建议、对车辆底盘要求的具体说明,这些细节体现了作者对安全和体验平衡的重视。坦白说,很多攻略只告诉你“这里很美”,但这本书告诉你“如何才能安全抵达这里,并在那里更好地欣赏这份美”。这种专业度,远超出了一个普通旅行爱好者能提供的范畴,更像是专业探险家留下的生存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