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互聯網金融大格局 金融跨界 傳統變革 實戰剖析 | 作者 | 崔榮光 |
| 定價 | 45.00元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ISBN | 9787115414250 | 齣版日期 | 2016-0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當前,無論是經濟還是世界經濟,都已經進入瞭深度轉型調整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互聯網金融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企業也好,個人也罷,都逃不過互聯網金融浪潮的衝擊。麵對新一輪的金融革命,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為此,我們專門編寫瞭這本書。《互聯網金融大格局 金融跨界 傳統變革 實戰剖析》以互聯網金融為核心,分彆從傳統經濟現狀、互聯網金融跨界、傳統銀行之變、金融服務平颱、互聯網金融模式、互聯網理財産品、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等方麵入手,內容涵蓋互聯網支付、理財、社交、電商、大數據、眾籌、網貸、商業架構等,全麵、細緻地為讀者解讀互聯網金融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發展。書中既有通俗易懂的互聯網金融知識,又有豐富、詳實的精彩案例,旨在讓讀者從很直觀的角度、用極簡潔的方式、花極少的精力讀懂互聯網金融,並從中獲益。 |
| 作者簡介 | |
| 崔榮光,畢業於揚州大學政法學院。從2006年6月進軍互聯網金融界,曾擔任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培訓講師,負責全省的培訓工作,為金融單位高端客戶進行理財培訓,獲得社會一緻好評。先後榮獲總公司“品質管控先進個人”、分公司“服務明星”和“先進個人”稱號,得到業內一緻好評。後長期緻力於互聯網和金融方麵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多次提齣互聯網時代下企業的發展策略及實戰法則,幫助許多知名企業成功轉型。 |
| 目錄 | |
| 目錄 Part1當金融邂逅互聯網/成為賺錢*快的行業 1.1 C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 002 1.2 傳統金融的發展現狀及需求 | 004 1.3 互聯網金融的現狀 | 007 1.4 探尋互聯網金融的本質 | 008 1.5 掌握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 011 1.6 消費特徵鮮明的互聯網金融 | 014 1.7 拆解互聯網金融的商業架構 | 016 1.8 外互聯網金融的大趨勢 | 019 Part2黑天鵝齣現/互聯網金融的跨界場景 2.1 跨界場景帶來的變化 | 030 2.2 金融壞賬率的量變與質變 | 033 2.3 互聯網金融 産業場景 | 035 2.4 互聯網金融 大數據場景 | 036 2.5 互聯網金融 社交場景 | 038 2.6 互聯網金融 零售類場景 | 040 Part3轉角遇到新機遇/傳統銀行的變革與創新 3.1 各大銀行的傳統理財産品之變 | 044 3.1.1 工商銀行:互聯網金融營銷中心 | 044 3.1.2 農業銀行:1 4金融産品戰略布局 | 046 3.1.3 建設銀行:鎖定三大渠道 | 049 3.1.4 招商銀行:貸款新模式 | 051 3.1.5 平安銀行:新常態全景圖 | 053 3.1.6 民生銀行:直銷銀行互聯網金融 | 056 3.2 移動金融成互聯網金融主力軍 | 058 3.2.1 移動金融魅力何在 | 059 3.2.2 移動金融暗戰迭起 | 061 3.2.3 手機銀行的成長及未來 | 064 3.2.4 手機銀行風險解析 | 067 3.2.5 移動金融的未來 | 069 3.3 微信銀行開啓銀行業務新入口 | 071 3.3.1 迎戰互聯網金融 | 071 3.3.2 社交工具轉型理財渠道 | 073 3.3.3 微信銀行的巨大潛力 | 076 3.3.4 微信銀行的業務拓展 | 077 3.3.5 野心勃勃的微信銀行 | 078 3.3.6 當心公共Wi-Fi的陷阱 | 080 Part4平颱製勝時代/金融服務平颱的崛起 4.1 支付平颱 | 084 4.1.1 站在互聯網金融的暴風口 | 084 4.1.2 移動支付進軍O2O | 086 4.1.3 紅包引齣的支付場景大戰 | 088 4.1.4 生物支付引爆互聯網金融 | 090 4.2 理財平颱 | 092 4.2.1 聚集市場信息 | 092 4.2.2 用戶體驗為王 | 093 4.2.3 發掘渠道價值 | 094 4.2.4 **理財,在網店上理財 | 095 4.2.5 財富,從資訊中理財 | 099 4.2.6 天天基金網,像逛超市一樣理財 | 102 4.3 社交平颱 | 105 4.3.1 聚人氣也是聚財氣 | 105 4.3.2 社交金融的爆炸式傳播 | 106 4.3.3 微信,颱凝聚多種金融服務 | 107 4.3.4 新浪微財富,發微博就能購基金 | 109 4.3.5 平安壹錢包,生活中的賺錢神器 | 111 4.4 電商平颱 | 113 4.4.1 互聯網的入侵 | 113 4.4.2 與國際的激烈碰撞 | 115 4.4.3 電商完全融入生活 | 117 4.4.4 C2C平颱,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 | 118 4.4.5 B2C平颱,商對客的零售學問 | 119 4.4.6 O2O平颱,綫上、綫下大融閤 | 121 4.4.7 B2B平颱,企業之間的商務交易 | 122 Part5群雄並起/互聯網金融模式大起底 5.1 第三方支付 | 126 5.1.1 第三方是何許人 | 126 5.1.2 解讀第三方支付平颱的運營模式 | 127 5.1.3 第三方支付的特點 | 129 5.1.4 支付寶,網購支付的領頭羊 | 130 5.1.5 財付通,下一站財富 | 132 5.1.6 銀聯在綫,“老大哥”再發力 | 133 5.1.7 拉卡拉,支付“多麵手” | 134 5.1.8 快錢,快速連通綫上、綫下 | 135 5.1.9 匯付天下,高效支付專傢 | 136 5.2 P2P網貸 | 138 5.2.1 全麵認識P2P網貸 | 138 5.2.2 P2P網貸的野蠻生長 | 140 5.2.3 P2P網貸對民間藉貸的影響 | 143 5.2.4 推進“影子銀行”市場化 | 144 5.2.5 P2P網貸的安全與風險 | 145 5.2.6 P2P網貸未來走嚮何方 | 149 5.3 大數據金融 | 152 5.3.1 大數據催熟互聯網金融 | 152 5.3.2 金融模式的新衝擊 | 155 5.3.3 衝破金融信息孤島 | 157 5.3.4 玩轉大數據金融 | 160 5.3.5 大數據金融的風險 | 161 5.4 眾籌 | 166 5.4.1 眾籌不是湊份子 | 166 5.4.2 是創新還是噱頭 | 168 5.4.3 眾籌運營機製多樣化 | 170 5.4.4 火爆眾籌下的創業之路 | 174 5.4.5 看房産如何玩眾籌 | 176 5.4.6 眾籌未來的七大趨勢 | 178 5.5 信息化金融機構 | 181 5.5.1 解讀金融信息化曆程 | 181 5.5.2 傳統業務轉型電子化模式 | 183 5.5.3 中小金融機構如何“逆襲” | 185 5.5.4 金融服務“競技場”轉移 | 186 5.5.5 信息化金融機構的未來趨勢 | 187 5.6 互聯網金融門戶 | 191 5.6.1 創業者與巨頭的對抗 | 192 5.6.2 理財類門戶,滿足用戶理財需求 | 194 5.6.3 信貸類門戶,直接對接金融機構 | 195 5.6.4 保險類門戶,提高增值服務水平 | 196 5.6.5 綜閤類門戶,全麵發展也要“精” | 197 5.6.6 在“風險”中一路嚮前 | 197 Part6E路財富/細數互聯網理財産品 6.1 餘額寶,支付、理財更靈活 | 202 6.2 理財通,微信理財很便捷 | 204 6.3 現金寶,功能多、理好財 | 205 6.4 活期寶,收益秒殺活期存款 | 207 6.5 零錢寶,隨用隨取無雜費 | 208 6.6 理財,更多金融需求 | 210 6.7 **小金庫,**理財超便利 | 211 6.8 虛擬貨幣,風險與收益的抉擇 | 213 Part7站在風口上/看得見的“黃金”未來 7.1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挑戰 | 218 7.2 小微企業的未來融資之路 | 222 7.3 證券投資領域的“藍海” | 225 7.4 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競爭 | 227 7.5 下一個“黃金十年” | 228 |
| 編輯推薦 | |
| 1.緊跟時代熱點,普及互聯網金融知識。互聯網金融是當下熱點,金融業未來發展趨勢,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2.滿足讀者需求,專為讀者而作。本書內容全麵、通俗易懂,適閤普通大眾閱讀。隻要是渴望閱讀此類書籍的人士均可選來閱讀。 3.觀點明確、案例豐富。作者在書中詳細地闡述瞭自己的觀點,同時給予豐富的案例說明,既能加深讀者的理解,又能參考藉鑒。 4.圖文並茂,閱讀更直觀。本書配有豐富的插圖,凡是能配圖說明的地方都帶有圖錶,可以讓讀者的閱讀更直觀。 5.理論 方法,極具實用性。本書采用理論 方法的講述方式,相比較其他書而言,更具實操性,也更能吸引和指導讀者。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實戰剖析”,這一點在我閱讀過程中得到瞭充分的體現。很多金融類的書籍,往往停留在理論層麵,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好像明白瞭什麼,但又不知道如何應用。而這本書的作者,似乎是親身經曆過金融行業的各種變遷,他用大量的案例,講述瞭互聯網金融是如何從概念走嚮現實,又是如何在實際操作中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 P2P 行業興衰的分析,以及對一些成功的互聯網金融平颱的運營模式的解讀。這些內容非常具體,讓我能夠感受到真實的市場脈搏,瞭解到在快速變化的互聯網金融領域,哪些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哪些坑是需要避開的。對於想要進入互聯網金融行業,或者已經在其中工作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寶貴的實操指南,它提供瞭很多可以直接藉鑒的思路和方法。
評分一本關於互聯網金融的書,我本來以為會講很多晦澀難懂的金融術語和復雜的算法模型,結果翻開纔發現,作者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互聯網金融那些看似高大上的概念,拆解成瞭我能理解的語言。比如,書中舉瞭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像我們每天都在用的支付軟件,它們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又如何改變瞭我們的消費習慣。我還學到瞭一些關於區塊鏈技術的原理,雖然不是技術專傢,但書中對它的應用場景的描述,比如在供應鏈金融中的作用,讓我對這個前沿技術有瞭更直觀的認識。作者在講到風險控製的時候,也提齣瞭很多實用的建議,讓我覺得即使是普通人,在麵對互聯網金融産品時,也能有更好的防範意識。總的來說,這本書不是那種純粹的理論堆砌,而是把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閤,讀起來既增長瞭見識,又學到瞭不少有用的東西,感覺自己對這個日新月異的金融世界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不再是那個霧裏看花的狀態瞭。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互聯網金融並非是一成不變的“風口”,而是一個持續演進、不斷重塑的“大格局”。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這一點,他並沒有把互聯網金融描繪成一個簡單的“風口”,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宏大的時代背景下進行審視。書中關於金融科技(FinTech)的演變過程,以及它對全球金融體係産生的深遠影響,都讓我對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有瞭更清晰的預判。我尤其被書中關於金融普惠的論述所打動,它讓我看到瞭互聯網金融在連接更廣泛人群、降低金融服務門檻方麵的巨大潛力。同時,作者也毫不避諱地指齣瞭互聯網金融所麵臨的挑戰,比如監管的滯後性、技術安全問題等等,這些都讓我對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有瞭更理性的認識。這本書的格局很大,它不僅僅關注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還觸及瞭全球的趨勢,讓我感覺視野得到瞭極大的拓展。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整體感覺是,它打開瞭我看待金融行業的一個全新視角。我一直以為金融就是銀行、證券、保險這些傳統的領域,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互聯網的齣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顛覆著一切。書中對“金融跨界”的解讀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不再是單個金融機構的獨角戲,而是各種非金融機構,甚至是科技公司,都在紛紛涉足金融領域,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在驅動?作者對此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我看到瞭很多我從未想過的可能性,比如一些科技巨頭如何利用自身的數據優勢,為用戶提供定製化的金融服務,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書中還提到瞭“傳統變革”,讓我思考,那些老牌的金融機構,在互聯網浪潮下,又是如何尋求轉型和突破的,它們麵臨的挑戰和機遇是什麼。這本書讓我跳齣瞭原有的思維定式,開始思考金融的未來形態,以及我們個人在其中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獨特,讀起來有一種娓娓道來的感覺,但又充滿瞭洞察力。作者似乎很擅長將復雜的金融概念,用簡潔易懂的比喻和故事來呈現,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吸收瞭知識。我特彆欣賞書中對“金融跨界”的解讀,它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現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瞭跨界背後的商業邏輯和戰略考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歌頌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便利,而是對其中的風險和挑戰進行瞭審慎的分析,這一點讓我覺得非常難得。書中對“傳統變革”的探討,也讓我反思瞭不同行業在麵對技術衝擊時,所呈現齣的不同姿態。總的來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好,它既有深度,又有廣度,而且語言流暢,引人入勝。我從中不僅學到瞭關於互聯網金融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啓發瞭我對商業、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