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词典(彩色本新修订版)》是一本大型畅销汉语成语词典,收条齐备,解析全面,功能丰富,[出处]和[例句]中的书证涵盖了古代和近现代的经典著作,配置的精美插图不仅诠释了成语内涵,还具有欣赏价值,备受读者喜爱,好评多多。
★共收成语18000余条,酌情收列少量熟语。此次修订新增2000余条成语。
★ 对每条成语进行全方位的解释和说明,包括注音、释义、出处、例句、近义、反义、辨析、提示、用法、连用等11项功能。
★ 通过援引古代和近现代的经典著作,揭示成语的本源,阐释成语的含义、用法及流变,提供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范例。
★ 彩色印刷,配有900幅诠释成语内涵的精美插图,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使用说明2
凡例4
词目首字音序表
词目笔画索引6
正文1—1474
汉语成语绝大多数来自于浩繁的古代文化典籍和诗词文章。它们有的是历史史实的概括,有的是古代战争的记叙,有的是传说故事的精髓,也有的是诗词文章的摘取或节录,还有一些成语则来自于民间的口头流传等等。汉语成语的上述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历史内涵,使得它能够以简洁、固定的形式与和谐的韵律,准确、生动地传达丰富多彩的语言信息,可谓言简而意丰。古往今来,成语被广泛地运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当中。
成语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成语词典编纂事业的兴旺和发达。但是,在当今汗牛充栋的成语词典园地中,以规范见长的词典大多是重源流而轻实用;同时,那些以实用见长的成语词典则又重功能而过于简略。我们编纂的这部《成语大词典》力求充分汲取前人和同行之经验,取各家之长为我用,努力做到规范与实用齐备,详尽与简明兼顾,功能与经典并举。
本词典共收词目12000余条,其中绝大部分是运用广泛、为人熟知的成语,同时也酌收了一些其他熟语。为了使广大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尤其是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本词典对所收的成语进行了全方位的解释和说明,最多时包括注音、释义、出处、例句、近义(成语)、反义(成语)、辨析、提示、用法、连用、也作等,内容极为丰富。
本词典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通过援引古代和近现代的经典著作揭示成语的本源,阐释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流变,并提供了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范例。同时,全书还配以大量具有诠释成语内涵作用的精美插图,使之不仅可以用作查考的工具书,而且还具有很高的阅读和欣赏价值。
在本词典的编纂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指导和支持。值此《成语大词典》出版之际,我们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我们相信,这部词典会成为一部深受国内外读
我对工具书的要求,向来是“宁可多,不可少”,但又不能臃肿到查个东西要翻半天。这本大词典的编排逻辑,可以说是做到了一个非常精妙的平衡。它不是那种简单地按拼音或笔画排列的流水账,它似乎在每一个条目下都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我特别欣赏它对“一词多义”的处理方式,不像有些词典只是简单地罗列不同的解释,而是会标注出不同义项的语源倾向,甚至是地域差异。举个例子,关于一些带有地域色彩的成语,它会注明出处主要集中在哪些古典文献或者哪个方言区。这对于我们进行文学鉴赏或者历史研究时,能够提供更细致的视角。另外,它的例句选择也非常考究,不像有些词典的例句干巴巴的,而是尽量选取了出自名家名篇的佳句,读起来赏心悦目,也更容易让人体会到成语在语境中的真正力量。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底蕴,是其他随便什么出版社出的词典都比拟不上的。
评分这本词典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厚道”。现在市面上很多工具书为了追求轻便或者成本,对内容的删减和质量的妥协是显而易见的。但商务印书馆的这本《成语大词典》,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透露着一股子不妥协的匠人精神。它的彩色印刷不仅仅是炫技,而是真正服务于理解,比如一些描述颜色、状态的成语,彩图的加入让那种具象化的认知更牢固。而且,它的释义用词非常精准,没有那种为了凑字数而使用的空泛词汇,每一个解释都像是经过了严格的推敲。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词典应该具备“教化”的功能,它不光告诉你这个词“是什么”,更要告诉你这个词“该怎么用”以及“它来自哪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着读者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品味。对于我这种追求工具书的极致体验的人来说,这本词典是近些年来我收到的最令我满意的出版物之一,物超所值,值得反复品读和信赖。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自由职业者,我深知一个好的词典是多么重要。我更看重的是它的权威性和检索效率。这款词典在检索设计上做了很多让人感到贴心的处理。除了标准的拼音索引外,它在主要成语的解释部分,对于那些结构复杂的成语,还会额外标注出它的组成部分和典故的关键词。这使得即使你只记得成语中几个模糊的字眼,也能通过侧边栏的提示快速定位,极大地提高了查阅效率,避免了因为拼音不准而跑偏。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带有典故的成语后面,它会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概述典故的来龙去脉,这对于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太重要了。我记得有一次在处理一个历史文献的翻译工作,有一个成语卡住了我很久,就是因为不了解背后的典故,翻阅了这本书后,清晰的注释和简洁的典故梗概让我茅塞顿开,直接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这种对用户体验的关注,才是它能成为案头必备良器的根本原因。
评分说实话,我买书的时候对“最新修订版”这几个字是抱有一丝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很多时候修订不过是换个封面再加印。但是,翻开这本词典后,我的疑虑烟消云散了。我特意对比了我家里那本十年前的旧版,新版在很多当代社会热点以及一些新出现的、已经约定俗成的成语的收录上,明显做了补充和更新。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一些传统成语的现代引申义也进行了梳理和界定,这对于理解现代汉语的演变脉络非常关键。比如,有些成语在古代和现代的语境用法已经有了微妙的偏差,这本词典都给出了清晰的对照和说明,避免了我们在日常交流中产生误用。排版上,不同成语的级别和使用频率似乎也做了区分,这对于快速检索很有帮助。字体选择适中,间距合理,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特别疲劳。这种对时效性和精准性的双重把控,让它不仅仅是一本查阅工具,更像是一部活态的汉语发展史的缩影。
评分这本词典的开本拿在手里,分量十足,一看就知道是下了真功夫的。我当初选它,就是冲着“商务印书馆”这块金字招牌去的,毕竟老牌出版社的出版质量和学术严谨度还是让人放心的。拿到手后,果然没让我失望。首先是装帧设计,彩色印刷真是点睛之笔,那些晦涩难懂的成语,配上精准的图例或释义插图,瞬间就生动起来了。对于我这种喜欢用视觉辅助记忆的人来说,这简直太友好了。我记得有一次查一个关于“画蛇添足”的成语,书里不仅有标准的解释,还有一幅非常形象的漫画,把那种多余的动作描绘得淋漓尽致,一下子就记住了。而且,这本词典的收录量显然非常可观,很多我以为只是生僻的俗语,它都有详细的考证和出处标注。对于深入研究古典文学或者写作时追求用词精准的读者来说,这种详尽的资料是不可或缺的。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厚实不易透墨,即使用钢笔做笔记也不会洇色,体现了出版商对细节的把控。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学术性、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工具书,放在书架上都觉得很有底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