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网)辣问爱情-为什么你还是一个人?
定价:30.00元
作者:青音 汪冰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019864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女人说讨厌的时候是真得讨厌吗,还是在假装矜持?
男人说爱我的时候是真的爱我吗,还是在应付交差?
为什么男人总爱用成堆的谎言来敷衍我?
为什么女人总想知道我的手机里有什么?
男人和女人,到底谁更爱搞暧昧?
当火星撞上金星,理性对抗情感,花心遭遇暧昧,为什么我想的不是他/她要的?
男人,女人,本就不同。
男人不懂女人的敏感,正如女人不解男人的沉默。
当*有影响力的心理节目主持人 青音遇到*有说服力的心理专家 汪冰,你也许才会恍然大悟——爱情,原来如此。
内容提要
《辣问爱情:为什么你还是一个人?》是本男女两位心理专家分别从各自性别的角度同时对情爱世界里的两性差异进行深入探讨的作品,由心理节目主持人青音和心理专家汪冰合著,他们分别站在各自性别的立场通过微博小文的形式,从“恋爱”、“家庭”、“性”、“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等方面共同提出爱情中异性共同关心的23个问题。旨在抛砖引玉,引导现代人关注爱情问题的同时能一并释然并跳脱。本书的所有主题旨在探讨两性看待爱和幸福的不同角度。让读者在爱情中得到一些解决问题、改善双方关系的方法,同时也在了解、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更清楚地认识、发现自己。
目录
序言:从“白骨精”到“白素贞”, 从“许多错”到“许仙郎”
1.缘分是等来的吗?
2.女追男,要不要?
3.赚得多,听谁的?
4.冷战,如何赢?
5.男人吃醋,怎么办?
6.面子,到底多重要?
7.坦白,招还是不招?
8.撒谎,是因为爱吗?
9.XXOO,怎么做出爱?
10.坏习惯,怎么办?
11.吵架,赢了什么?
12.安慰话,怎么说?
13.我爱你,说几遍才够?
14.他的心事,跟谁说?
15.失望,爱的杀手?
16.越撒娇,越好命?
17.好女人,好学校?
18.男人,长不大?
19.他的钱,该花吗?
20.崇拜,男人的灵药?
21.心出轨,如何救?
22.示弱,你会吗?
23.“婚”还是“不婚”?
24.尾声,一切还没结束:爱着,爱着……
作者介绍
青音
“2011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CCTV《购时尚》、《夜线》、《心理访谈》、辽宁卫视《复合天使》特约心理专家,情感专栏作家,多家知名企业EAP高端心理顾问,家庭治疗师。2000年至今,青音在阑珊的夜色里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和全国无数喜爱她的听众守候着不见不散的心灵之约。新浪微博粉丝高达百万。
汪冰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目前致力于积极心理学的推广,特别是其在个人成长、组织及个人幸福感提升中的应用。曾作为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讲授者泰勒本-沙哈尔(TalBen-shahar)博士的助手,协助本-沙哈尔博士工作,是《幸福的方法》中文版译者之一。同时还是众多知名媒体心理栏目撰稿人,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特邀专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夜航》、《千里共良宵》嘉宾,北京电视台《生活面对面》特约专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今夜私语时》、《单聊那些事儿》嘉宾。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极为精妙,开篇没有急着抛出宏大的主题,而是像一个老朋友拉着你,在一家安静的咖啡馆里,从一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琐事开始娓娓道来。作者的笔触非常克制,但力量感十足,每一个场景的铺陈都像是在搭建一个精密的装置,看似松散,实则暗藏着后续情节的伏笔。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环境描写的功力,那种对光线、声音乃至气味的捕捉,简直是身临其境,仿佛我就是那个在雨夜里独自走在异国街道上的主角。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阅读的过程变成了一种主动的探索,而非被动的接受信息。这种高超的叙事技巧,让那些原本可能平淡无奇的片段,都焕发出了一种强烈的戏剧张力,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我读完这本书后,感到一种久违的、深入骨髓的平静感。它并没有提供廉价的答案或者俗套的解决方案,而是非常坦诚地展示了生活中的复杂性、矛盾性以及人性的多面性。作者似乎并不急于评判任何角色或事件的对错,而是用一种近乎冷峻的客观视角,将所有挣扎和选择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自己去感受其中的重量。这种处理方式,反而比直接给出结论更让人信服和思考。它像一面打磨得非常光滑的镜子,照见的不仅是故事中人物的困境,也折射出了我们自身在面对生活抉择时的那种隐秘的踌躇和未竟的渴望。看完之后,我没有感到释然,而是感到一种被理解的深刻共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意思,封面上的插画风格带着一种复古的油画质感,色彩的运用很细腻,乍一看还以为是某个老电影的海报。翻开内页,排版也做得相当用心,字体的选择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透着一股文艺气息。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之间的留白处理,那种恰到好处的呼吸感,让人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找到片刻的沉思。装帧的整体感觉是那种沉甸甸的、值得珍藏的质感,拿在手里有一种特别的安心感,不像现在很多轻飘飘的快餐读物。它似乎在用这种物理上的重量,暗示着内容也绝非等闲之辈,让人还没开始看正文,就已经对作者的匠心多了一份期待。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出版方对“阅读体验”的重视,而不是仅仅把文字简单地堆砌在纸面上。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富个人特色,读起来有一种跳跃感和音乐性。作者似乎不太拘泥于传统的书面语规范,而是大胆地采用了很多口语化的表达,甚至有些地方的句子结构非常破碎,但这种破碎感恰恰完美地契合了人物内心的那种迷茫和不确定性。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听一个心思细腻、语速极快的朋友在倾诉,充满了即兴的火花和不经意的哲思。它不像那些教科书式的文学作品,力求面面俱到,而是锋利地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瞬间,用最精准但又最不落俗套的词语将其固定下来。这种对语言的“玩味”态度,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每读到一句精妙的断句,都会忍不住停下来反复咀嚼。
评分这部作品的配图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虽然我对这些插画的作者并不熟悉,但它们与文字的融合度高得惊人。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扮演了“沉默的旁观者”和“情绪的放大镜”的角色。它们用一种近乎抽象的几何图形或者极其写实的素描,将文字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感具象化了。比如,在描述一段强烈的内心挣扎时,画面上可能只是一条扭曲的线条和一片大面积的阴影,却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具有冲击力。这种图文互文的结构,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解读层次,让非文字信息的解读空间被无限打开,可以说是对传统阅读体验的一次大胆的拓展和重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