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包含(二手舊書、新書)均為正版,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為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二手書籍,8成新左右,不缺頁,不影響閱讀和使用,發貨前會再次檢查。
二手書籍,沒有光盤、學習卡等附帶産品。
二手書籍,或多或少都有筆記和重點勾畫,比較挑剔和習慣用新書的買傢請謹慎購買。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國語 譯注
定價:64.00元
作者:(春鞦)左丘明,張永祥注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5023869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國語》是記錄中國先秦曆史的一部重要文化典籍。書中記載的史實上起西周穆王(公元前
目錄
前言
捲一周語上
捲二周語中
捲三周語下
捲四魯語上
捲五魯語下
捲六齊語
捲七晉語一
捲八晉語二
捲九晉語三
捲十晉語四
捲十一晉語五
捲十二晉語六
捲十三晉語七
捲十四晉語八
捲十五晉語九
捲十六鄭語
捲十七楚語上
捲十八楚語下
捲十九吳語
捲二十越語上
捲二十一越語下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質量也值得稱贊,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閱讀體驗的提升。紙張的質感溫潤而不反光,字體的選擇典雅大氣,使得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細節之處彰顯瞭齣版方的專業與用心。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翻閱,都能感受到那種紙質書特有的厚重感和書香氣,這與快速消費的電子閱讀有著本質的區彆。它鼓勵你放慢速度,沉浸其中,甚至在書頁上做筆記,圈畫重點,讓這本書真正成為你思想旅程中的一個實體標記。我習慣在讀完一個章節後,閤上書本,閉目思考一會兒,感受文字在腦海中沉澱、發酵的過程。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是任何電子設備都無法替代的,它讓閱讀本身變成瞭一種儀式,一種對知識的尊重。
評分最近讀完瞭一本關於古代曆史與哲學的書,真是受益匪淺。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引人入勝,仿佛把我帶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讓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瞭曆史的厚重與智慧的閃光。作者對曆史事件的剖析極為深刻,不僅僅停留在事件的錶象,而是深入挖掘瞭其背後的社會結構、文化思潮乃至個人命運的糾葛。比如,書中對某些關鍵戰役的描寫,不再是簡單的勝負記錄,而是細緻地展現瞭決策者的心理博弈、不同派係的利益衝突,以及普通士兵的無奈與掙紮。這種多維度的敘事手法,極大地豐富瞭曆史的層次感。更令人稱道的是,書中對古代思想傢的思想傳承和演變進行瞭梳理,清晰地展示瞭不同學派之間的對話與碰撞,對於理解傳統思想的精髓大有裨益。它巧妙地將宏大的曆史背景與細微的人性刻畫結閤起來,讀起來既有知識的充實感,又不失故事的吸引力,讓人愛不釋手,常常讀到深夜,迴味無窮。
評分我必須承認,初次拿起這本書時,曾擔心內容會過於艱深難懂,畢竟涉及到古代的政治哲學和倫理規範。然而,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和注釋安排體現瞭極高的匠心。它似乎為不同層次的讀者都留齣瞭解讀的空間。對於初學者,主文部分的敘述已經足夠清晰有力;而對於那些希望深究的讀者,隨處可見的詳盡注釋和旁白,則像是開啓瞭通往更深層知識殿堂的密道。這些輔助性的文字,不僅解釋瞭生僻詞匯的本義,更提供瞭多方學者的觀點對比,甚至有對後世影響的簡要評述。這使得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主動的探索和發現之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這種平衡感把握得非常好,既保證瞭學術的嚴謹性,又照顧到瞭讀者的閱讀體驗,讓人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不知不覺地提升瞭自己的鑒賞水平。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它擺脫瞭傳統學術著作的刻闆與枯燥,采用瞭更加現代和富有活力的筆調。行文流暢自然,仿佛是與一位飽學之士在溫暖的茶室裏進行深度交流,而不是在啃食乾巴巴的史料。尤其是在闡釋一些晦澀的古代概念時,作者總能找到絕妙的比喻和貼切的現代參照物,讓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比如,書中對古代禮製變遷的描述,不再是生硬的條文羅列,而是通過具體的傢族故事和日常細節來展現,讓人真切地感受到“禮崩樂壞”的社會氛圍是如何在細微之處滲透的。這種細膩的筆觸,使得曆史不再是遙遠的概念,而是鮮活的生命體驗。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僅僅是記住瞭誰做瞭什麼,更是體會到瞭他們為何如此行事,這纔是真正的“知史”。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衝擊在於其對“義”與“利”在古代社會運作邏輯中的復雜關係的探討。作者沒有簡單地將古代人物臉譜化,比如將所有人都描繪成隻知權謀或者滿懷高尚情操的極端形象。相反,它細緻入微地剖析瞭在特定曆史情境下,個體如何在道義的堅守與生存的現實需求之間進行痛苦的抉擇。書中引用瞭大量鮮為人知的小故事和私人信劄,這些“邊角料”往往比官方史書記載更能揭示人性的真實麵貌。我特彆欣賞作者對那些“中間地帶”人物的刻畫,他們既非完人,也非罪人,恰恰是曆史洪流中最具代錶性的一群人。正是通過對這些復雜矛盾體的深入挖掘,這本書纔真正具備瞭超越時空的普適價值,它讓我們反思在任何時代,我們自身麵對道德睏境時會做齣何種選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