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方博士支招儿:破解婚姻6大困局》
定价:32.00元
作者:方刚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155019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方刚是一个接地气的性与性别问题专家,他所用的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人性原则。
★有人说他不像专家,但他却得到近1000万粉丝的追捧,只能说他的魅力还没被更多的人认识。
★方刚是个会讲故事的专家,他在故事中给你说道理,道理很简单、很实用,并且很管用。
★外遇、婆媳、责任、信任、相处问题,还有生不生孩子的问题,都是大问题,困扰着婚姻中的每一个人,方博士为您一一破解。
★这本书不是一本,而不是一本为婚姻开处方的书,而是一本给你启示的书,想不明白的时候,看一看,忽然柳暗花明了。
★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视角,婚姻会有不同,这就是方刚的魅力。
内容提要
目前,中国的离婚率居高不下,每天离婚者达5000对之多,很多婚姻的破裂是缺乏经营。《方博士支招儿:破解婚姻6大困局》正是针对这个群体的一本关于婚姻保卫战的。
作者是性社会学博士、性与性别专家,他在大量的研究、咨助过程中,写成了这本对婚姻问题进行细致解读的实用著作。书中针对外遇、婆媳、责任、信任、相处、生育等影响、破坏婚姻的重大问题一一剖析,每个问题都列举了他在研究中接触到的大量实际案例,亲历者详述自己的切身体会,方博士站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为处于婚姻困局中的男女提出了很多实用的解决方案。
目录
导言:给我们的婚姻打分
章 问题一:外遇是可饶恕的“罪”
1.清子的三个男人
2.L的两次外遇
3.龙、凤、鱼的故事
4.让贪玩的丈夫回家
5.从一幅漫画看我们的婚姻
第二章 问题二:婆媳一定要对立吗
1.婆媳矛盾,能拖就拖
2.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场婆媳矛盾的化解
3.与公婆的冲突,何时风停雨住
第三章 问题三:婚姻中的男性困惑
1.男性不能逃避婚姻责任
2.吵架不能超过两周
3.男人可以在妇女节做些什么?
4.大罐子的婚姻乌托邦
5 .我是不是过于理想主义
第四章 问题四:婚姻中的女性困惑
1 .爱情能嫉妒吗
2.为你的牺牲可以走多远?
3.老公的上进心与亲情,哪个更重要?
4.婚姻应该受到诅咒吗?
5.婚姻中理性选择的不足
6.生育,经营婚姻的一部分
7.逼夫成龙,还是让他自由成长
8.一个婚姻中的两组矛盾
第五章 问题五:婚姻中的信任与宽容
1.憷憷遇到的家庭暴力
2.别让悲伤从40岁开始
3.一个关于夫妻之间信任的话题
4.爱情的高境界:互为父母和孩子
5.重塑丈夫的全方位谋略
第六章 问题六:特殊的婚姻困局
1.“女比男强”的婚姻
2.面对分手,情人要自杀
3.“隐婚”背后的性别问题
4.解读“周末婚姻”
5.两地分居的婚姻要不要
外篇 网友来信:方博士支招儿
1.外遇幻想:把握好“度”
2.婚外情:收回那只脚
3.家庭财务:平等、独立
4.浪漫:理解与宽容
5.担心:不如强大自己
6.网络性爱:永远不要开口
7.争吵:走近对方的方式
8.心不在焉:检省你们的情感
9.伪装性高潮:不应该
10.精神出轨:回到从前
11.出轨:拉他回来
12.背叛:不一定坏
13.婚外恋:理解与宽容
14.离婚:充分评估
15.办公室恋情:好好想想
16.爱错了人:该结束就结束吧
17.领导追下属:分情况取舍
18.事业vs婚姻:帮助丈夫
19.缺少沟通:设法多交流
20.“第三者”:拉回男人
21.分居:把问题想清楚
22.吵架:不要离婚
23.家庭财务管理:坐下来谈谈
24.家庭矛盾:多一些理解
25.丈夫去见前女友:去吧
26.算命的人:由他去吧
27.与婆家有矛盾:想办法调合
28.为另一个男人离婚:慎重
29.网恋:尽大努力维护婚姻
30.夫妻互不信任:建议离婚
作者介绍
方刚,性社会学博士,性与性别专家,性教育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现为世界华人家协会执委。曾为数十家报刊撰写情爱咨助专栏,其灵活、人本的婚姻咨询理念与实践,使无数读者受益。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排版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温暖的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对这类探讨情感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有些说教意味,但拿到手后,那种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清香,让我忍不住翻开扉页。作者在引言部分就展现出了一种非常真诚的态度,没有居高临下的“导师”姿态,更像是邻家那位阅历丰富、心思细腻的朋友在娓娓道来。特别是开头几个小故事的引入,简直是神来之笔,它们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勾勒出了现代婚姻中那些细微的、常常被我们忽略的情绪波动。我记得其中一个关于“周末的沉默”的描述,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了自己和伴侣相处时的某些瞬间,那种心照不宣的尴尬和不知如何打破僵局的无力感,被描绘得入木三分。这种细腻的观察力,远超我预期的“干货分享”,更像是一次深层次的自我对话,让人不禁思考,原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才是婚姻这座大厦最坚固或最脆弱的地基。这本书的排版也很人性化,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即便是深夜独处时阅读,也能让人感到一种平静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展现了作者极高的逻辑构建能力。它不是那种零散的观点集合,而是一条清晰、层层递进的“解谜路径”。首先,它会引出一个普遍的、令人困扰的现象(比如“为何总在小事上爆发争吵”),然后,作者会从多个维度进行拆解分析,揭示隐藏在表象下的深层动因,最后,才会提供一套可操作的、非说教式的调整策略。这种结构安排,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求知欲。特别是关于“角色固化”的那一部分,作者没有简单地指责谁“不对”,而是通过引入“看不见的劳动”概念,巧妙地将焦点从指责转移到了“看见”与“承认”上。我特别欣赏作者对“过渡性空间”的描述,他强调在冲突发生后,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暂停键”和“重启机制”,而不是任由情绪的雪球越滚越大。这种对“过程管理”的重视,比单纯提供“解决方案”更具长远的指导意义,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如何“修复”而不是仅仅“避免”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得说,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去专业化”。通常讲心理学或情感分析的书籍,总会堆砌一堆晦涩的术语,读起来像是在攻克一座语言堡垒,而这本书完全没有这种负担。作者似乎深谙“大道至简”的道理,用词极其口语化,甚至带着一种幽默的、自嘲式的智慧。比如,在探讨“期望管理”那一章节时,他并没有直接引用复杂的心理模型,而是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把伴侣当成定制的完美家具,而不是从宜家随意搬回来的样品”。这个比喻瞬间就让那个复杂的概念变得清晰易懂,而且充满了画面感。我发现自己不需要停下来查字典,也不需要反复阅读某句话来理解深意,信息流非常顺畅。这种行文上的“轻盈感”,让原本沉重的话题变得更容易消化和接受。它不像是在接受教育,更像是在听一场非常精彩的脱口秀,只不过脱口秀的内容恰好能解决你生活中的大问题。我甚至在阅读过程中忍不住笑出声,然后马上意识到,这个笑声背后,藏着我对过去某些处理方式的无奈反思。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体验,是一种精神上的“赋权感”,而非“依赖感”。很多情感书籍在提供建议时,会不自觉地将读者置于一个需要被拯救的位置,仿佛没有作者的指引,你就无法前行。然而,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个高明的教练,他会告诉你场上的局势、对手的特点,以及你自己的潜能,但最终的决策和发力点,永远在你手中。在讨论“边界设定”的那几页,我感触尤其深。作者没有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拒绝话术”,而是引导读者去探寻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安全感”和“被尊重”的真实需求,然后用最适合自己的语态去表达。这种对个体差异的尊重,让读者在实践过程中不会感到违和或表演感过重。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是学到了一套“标准答案”,而是被唤醒了去主动构建自己婚姻蓝图的能力。这种由内而外的自信提升,是任何廉价的“速成秘籍”都无法比拟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后记部分,尤其值得称赞。通常,后记只是一个简单的致谢或总结,但在这里,它起到了一个完美的“收尾”和“展望”的作用。作者没有把婚姻问题描绘成一场永无止境的战斗,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不断进化的生命体。他用了非常诗意的语言,描述了如何将婚姻中那些曾经的“痛点”转化为日后“共创的美好回忆”。这种积极的视角转换,让人在合上书本时,心中充满的不是对未来挑战的恐惧,而是一种带着审慎乐观的期待。特别是最后提到“爱不是找到对的人,而是成为能与对的人一起成长的人”,这句话像一个精巧的印章,盖在了我阅读旅程的终点。它不仅是对全书观点的升华,更像是一个温柔的、有力的提醒:真正的改变,从放下评判、开始行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这本书的整体阅读体验,就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由外向内、由表及里的深度疗愈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