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庭婚姻动力学
定价:46.00元
作者:高美才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2101002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对两的原型、婚姻关系的模式,以及亲子关系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成果。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家庭动力的内循环系统,V型家族动力的传承模式,性驱力的发展与变形机制,以及夫妻亲密关系的移情机制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并分享了许多亲密关系的心理辅导技术,以助人更深刻地理解爱的本质,洞察亲密关系的内在规律,领悟爱的艺术,从而学会如何珍惜并经营自己的幸福家庭。
内容提要
目录
目录:
部分 家庭的动力模式
章 家庭系统的动力结构/2
第二章 爱的联结与整合 /24
第三章 爱的冲突与分裂 /38
第四章 两的原型和动力模式 /54
第五章 亲子关系的原型和动力模式 /79
第二部分 性驱力的自我管理
第六章 性驱力的结构与觉醒 /90
第七章 性驱力的自我表达 /107
第八章 性驱力的自我管理 /126
第三部分 幸福的婚姻和家庭
第九章 婚姻中的恩怨情仇/136
第十章 突破围城效应——婚姻如何保鲜/156
第十一章 爱的感受性训练——触不到的恋人 /190
第十二章 爱的自我平衡——幸福手掌/206
作者介绍
高美才,男,1974年出生,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实践工作,致力于外各种心理治疗理论及临床技术的整合,注重对自我心理的深入体验和深层反思,在心理动力学的内在转换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本土化的逆向心理动力学风格。研究方向为逆向心理动力学,代表作:《逆动力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
其他社会:
? 江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
? 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 江西省公安厅特聘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顾问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建筑学上的杰作,层层叠叠,错综复杂,但又无比稳固。作者似乎深谙叙事迷宫的艺术,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像是一次精确的几何变换,引导着读者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中穿梭。我尤其钟爱作者在处理多线叙事时的功力,几条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在故事的后半段如同精密的齿轮般完美咬合,产生的化学反应令人拍案叫绝。那些散落在文本角落的隐喻和象征符号,如同散落的宝石,需要读者停下来,弯下腰去仔细辨认和拾取,这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的层次感。它不是那种让你一口气读完就丢在一边的通俗读物,更像是一部需要反复研读的文本,每一次重读都会揭示出先前被忽略的细节和更深层的含义。文笔老辣而克制,没有过多的渲染和煽情,仅仅是冷静地陈述事实,却能激发出读者内心最原始、最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才是真正大师级的笔力。
评分这部作品的阅读体验,更像是进行了一次漫长而艰苦的考古发掘工作。作者没有把一切都摆在明面上,而是将关键的信息和情感的爆发点巧妙地埋藏在看似平淡的日常对话和环境描写之下。我必须全神贯注地捕捉每一个微妙的语调变化、每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交汇,才能拼凑出全貌。它要求读者付出极大的专注力,但回报也是丰厚的——那种“啊哈!”的顿悟时刻,是阅读中最令人满足的体验之一。特别是关于记忆如何塑造现实的探讨,作者采用了多重视角的叙事手法,使得“真相”本身成了一个流动且不可靠的概念。这种叙事策略,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智性魅力。全书的色调是偏冷的,带着一种疏离的美感,像是在一个冰封的湖面上,看着水底的倒影,美丽却又遥远,让人既敬畏又着迷。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简直是一场味觉的冒险,作者将文字编织成了一幅幅细腻的油画,每一个场景都饱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读着它,我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了那个充满阳光和尘土飞扬的小镇。特别是对人物内心挣扎的描绘,那种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书中对时间流逝的把控也极为巧妙,时而缓慢得令人窒息,时而又飞逝得让人措手不及,完美地烘托了故事的张力。故事情节的转折设计得非常出人意料,每一次以为自己猜到了结局,作者总能以一种近乎残忍的精准度将叙事推向一个全新的维度。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不加修饰的语言风格,它既有诗歌般的韵律感,又不失生活本身的粗粝质感,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在与一位老友促膝长谈,分享那些深埋心底的秘密和渴望。这本书的深度远超出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它探讨了存在、记忆与自我认同的复杂议题,让人在合上书页后,仍需花上很长时间去消化那些被文字激起的涟漪。
评分这本小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声音”的运用,仿佛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和频率。作者对环境声音的捕捉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无论是暴雨敲打屋顶的节奏,还是远方火车汽笛的哀鸣,都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无形力量。情节的推进并非依赖于戏剧性的外部事件,而是更多源于人物内心细微的声响——那些未说出口的犹豫、压抑的怒吼,或者突然爆发的欢笑,这些“内心独白的声音”才是真正的驱动力。这种对听觉细节的偏执关注,使得整部作品具有了一种强烈的沉浸感和现场感。它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如同矿工手中的镐子,精准而有力地凿开坚硬的表层,直抵核心的情感矿脉。读完后,我发现自己开始有意识地去聆听周围世界的“声音”,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与环境互动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深刻且持久的影响。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那股扑面而来的生命力所震撼。它充满了原始的、未加雕琢的能量,仿佛作者直接从生活的泥土中汲取灵感,构建了一个鲜活可感的平行世界。书中对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近乎冷酷的洞察力,没有明显的褒贬,只有对人性复杂性的忠实记录。那些关于生存挣扎、关于尊严维护的段落,读起来让人脊背发凉,却又无法自拔地想要深究下去。语言的运用极其大胆且富有实验性,有时甚至是打破常规的,但正是这种不拘一格,使得文本充满了蓬勃的张力。它挑战了读者既有的阅读习惯和道德预设,迫使我们跳出舒适区,去审视那些我们通常选择回避的灰色地带。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极好,高潮迭起,低谷沉郁,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一个乐章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轻轻地、但坚定地推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