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红太狼驯夫七堂课:打响婚姻保卫战
定价:29.80元
作者:徐玉霞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2-01
ISBN:97875387332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红太狼一点都不,看上去既臭美,脾气又霸道,但她拥有这个世界上的老公,她是如何做到的?难道她天生就命好?非也。千万别相信命运那一套,命运掌握在女人你自己的手中。有句话说得好,女人是男人的一所学校,可以培养出**秀的毕业生,也可能培养出每门都亮红灯,补考几次都不及格的差生。
红太狼在《红太狼驯夫七堂课--打响婚姻保卫战》中就教给你如何建立自己的学校,培养出一个**秀的灰太狼老公!本书由徐玉霞编著。
内容提要
看看21世纪新标杆男人——灰太狼吧,他身上具有好老公的多种品质,让天下女人对他这样的男人梦寐以求:
1.爱老婆,胜过爱自己。2.听话,老婆永远是对的。3.专一,对老婆的爱忠贞不渝。4.大方,为老婆花钱从不心疼。5.忠心,从不藏私房钱。6.贴心,会讨老婆欢心。7.体贴,从不让老婆做家务。8.会做饭,厨艺高超。9.聪明能干,有毅力。10.善于动脑,动手能力极强。
如此十全十美的男人,如何不让女人们眼馋?如果说前面的女人是家庭奴仆的话,嫁给灰太狼这样的男人,女人就是家里的女皇。
没错,灰太狼的老婆红太狼就是家里的女皇!
红太狼一点都不,看上去既臭美,脾气又霸道,但她拥有这个世界上的老公,她是如何做到的?《红太狼驯夫七堂课--打响婚姻保卫战》就来告诉你:红太狼如何建立自己的学校,培养出一个*秀的灰太狼老公!
《红太狼驯夫七堂课--打响婚姻保卫战》由徐玉霞编著。
目录
红太狼驯夫之开头篇
1.女人,想要什么样的男人
2.21世纪“Mr Right”——灰太狼
3.做女人,就做红太狼
红太狼驯夫堂课了解男人这东西
1.男人都是视觉动物
2.男人其实并不喜欢乖乖女
3.男人喜欢征服女人,更渴望被女人征服
4.男人都有姨太太情结
5.男人是既薄情又忠诚的混合体
6.坚强只是强装,男人其实很脆弱
魔法大预测:你身边的这个男人可靠吗?
红太狼驯夫第二堂课慧眼识得好郎君
1.挑男人,跟挑衣服是一样一样的
2.找一个懂得自己的男人,比爱情更重要
3.人品,是海选老公的道关口
4.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男人?
5.找男人如买股票,下手要三思
6.让女人减寿的男人离远点
魔法大预测:什么样的男人适合与你共度一生?
红太狼驯夫第三堂课女人要漂亮
1.女人不美丽,老公也会嫌弃你
2.当美丽的胸脯pk智慧的大脑
3.永远都不要弄乱你的发型
4.女人不化妆,简直就是自我堕落
5.给我一双高跟鞋,让我赢得全世界
6.杜绝发胖,女人要瘦,瘦,瘦
7.从今天开始,做他百看不厌的小妖姬
魔法大预测:你的男人缘指数是多少?
红太狼驯夫第四堂课爱自己比他多
1.取悦男人不如疼爱自己
2.可无条件爱,但不可无条件牺牲
3.十分太累,八分刚刚好
4.只有做强势女人,才有强势的命运
5.做带刺玫瑰,在慈悲的心中藏把刀
魔法大预测:在对方心中,你是什么类型的爱人?
红太狼驯夫第五堂课自己得有真本事
1.女人要有钱,坚决不做全职太太
2.别把男人当大树,自己种树来乘凉
3.掌握财政大权,不给他变坏的机会
4.精明得让他佩服,糊涂得让他宠爱
5.再有真本事,也要学会适当示弱
魔法大预测:你是个独立有担当的女人吗?
红太狼驯夫第六堂课保持个性美
1.坏女人有糖吃,男人都爱狐狸精
2.女人嘴巴甜一点,男人爱你多一点
3.自信就是美
4.做女人没有女人味,毋宁死
5.会撒娇的女人才会惹人爱
魔法大预测:你能成为男人心目中的“坏”女人吗?
红太狼驯夫第七堂课颠覆传统做女皇
1.做“贤妻晾母”,大力打造家务男
2.做好主,当好家,管好孩子当好妈
3.女人不可太能干
4.女人做主导,夫妻更“性”福
5.每个女人都应做公主,或升级做女皇
6.做家庭女皇必深谙于心的驭夫权术
魔法大预测:你有女皇潜质吗?
红太狼驯夫之总结篇爱是好的驯夫武器
1.爱他,就要包容他的一切
2.婚姻是夫妻双方签订的爱的盟约
作者介绍
徐玉霞,女,31岁,女性情感作家,原高校教师。著有《女人成功靠自己》《女人都爱灰太狼》《玫瑰与康乃馨之争》等多部女性励志系列的图书。关注女性内心世界,对婚恋关系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女性视角写作,泼辣、尖锐,语言幽默生动、犀利到位,充满女性主义关怀,具有的女权主义倾向。其作品《女人都爱灰太狼》在搜狐、新浪、、中文起点网等各丈网站连载,引起读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河北卫视《读书》栏弱于2009年11胄21霞对其做了个人专题访谈。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刚开始翻开这本书时,我对它的标题持保留态度,总觉得这种带有强烈“战术感”的标题,内容可能会比较偏向于“权谋”而非真正的理解与和解。然而,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它对“人”的深刻洞察,而不是单纯的“技巧堆砌”。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个体在关系中的原生模式和情感依恋理论,这一点使得整本书的理论深度远超我预期的“快速上手指南”。特别是关于“情绪安全区”的建立,作者引入了非常多心理学概念,但她阐述得极其精妙,没有使用晦涩的术语,而是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来解释那些复杂的内在运作机制。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感到关系紧张,并不是因为对方做了什么“错事”,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在的那个“警报器”被触发了。这本书帮助我理解了,如何去识别、安抚自己内在的那个小孩,从而不再将所有的关系压力都投射到伴侣身上。这种从内而外的自我梳理,才是实现持久和谐的关键。它不是教你如何“控制”局面,而是教你如何“驾驭”自己的反应,进而影响局面的走向。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很多关系指导书籍,要么过于强调女性的自我牺牲与顺从,要么就是一味鼓吹“独立自主”到近乎冷漠。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点。它赞扬亲密关系中相互依存的美好,但绝不以牺牲个体完整性为代价。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需求表达的艺术”的讨论。作者非常细致地对比了“指责式陈述”和“需求导向陈述”的巨大差异,并且提供了大量场景化的对话模板,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我过去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当我不开心时,脱口而出的是“你从来都不顾及我的感受”,读完这本书,我学会了将其转化为“当我看到你花了一整晚时间在工作上时,我感到有点被忽略了,我希望能有半小时和你聊聊天”。这个转变,从一个攻击性的指控变成了一个脆弱的、带着期望的请求,让对方更容易接受。这种细微的语言艺术,是这本书最实在的馈赠,它让理论变成了可以立即使用的语言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进行一次小型的、私密的自我治疗工作坊。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反思练习”部分。它们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思考一下”,而是非常具体、具有指向性的提问,比如要求读者回忆某个特定冲突发生的场景,然后用新的视角去重写当时自己应该采取的三个行动。这种强迫性的、结构化的回顾,极大地提升了知识的吸收效率。我尝试跟着书中的指引,做了一次关于“边界设定”的练习,过去我总是害怕拒绝别人,生怕显得不近人情,但作者用了一个“保护你的能量池”的比喻,让我豁然开朗。她强调了清晰的边界不是为了推开别人,而是为了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能量去真诚地对待重要的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它有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让你相信改变是完全可能的,而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它提供的步骤是循序渐进的,不会让人一下子感到不堪重负。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对人际关系类的书籍抱有期待,但很多都显得空泛或者说教意味太浓。这本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没有高高在上地指导你“应该”怎么做,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分享了她在处理复杂关系中的心得体会。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直面问题的勇气,她没有回避那些让人难堪的、私密的冲突场景,而是把它们摊开来,细细剖析背后的心理动因。比如,书中关于“有效倾听”的那一章,我以前总觉得那是老生常谈,但作者通过几个生活化的例子,清晰地展示了我们平时“听”和真正“听进去”之间的巨大鸿沟,让我对自己过去的一些沟通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读完这一部分,我立刻尝试在最近的一次家庭讨论中运用了那种放慢语速、确认对方感受的技巧,效果立竿见影,原本可能升级的争执,竟然平稳地找到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这本书的文字功力也很扎实,叙事流畅自然,读起来完全没有阅读负担,更像是听一个有趣的朋友在分享她的“江湖秘籍”,而不是啃一本枯燥的理论著作。它提供的工具箱是实用的、立即可操作的,这一点对我来说价值千金。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读完这本书,并不是因为它厚重,而是因为我需要时间消化其中的每一个观点,并将其与自己过去的人生经历进行对焦。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是,它彻底颠覆了我对“处理冲突”的旧有认知。我以前总认为,最好的关系是“没有冲突”的关系,所以一旦争吵发生,我会倾向于逃避或压抑。而这本书却把冲突描绘成了一种“深入了解彼此的绝佳机会”,一种关系成长的催化剂。它不是教你如何消灭火苗,而是教你如何安全地与火焰共舞。书中有一个关于“共同创造解决方案”的段落,它强调了在冲突中寻找“第三条路”的重要性——那条路是你们双方共同的、从未被考虑过的创新路径。这需要极高的信任和开放性。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它不给你现成的答案,而是像一位高明的教练,通过提问,引导你挖掘出最适合你自身情境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渴望关系进入下一个深度阶段,愿意投入心力去学习新模式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指南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