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独精选100题(5)
定价:10.00元
作者:(美)肖兹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5640184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48开
商品重量:0.1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美国“数独协会”奠基人、美国《纽约时报》数独专栏编辑威尔·肖兹倾心打造的数独游戏精选集。本书包括100个谜题,按照难易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轻松热身、牛刀小试、智勇闯关、挑战极限。无论您是数独初学者,还是一个解题高手,都会沉浸在书中原汁原味的数独谜题中,领略到原创谜题的无穷魅力,欲罢不能!
目录
数独入门
出版前言
答题技巧入门
轻松热身(题~第25题)
牛刀小试(第26题~第50题)
智勇闯关(第51题~第75题)
挑战极限(第76题~00题)
答案
作者介绍
威尔·肖兹,《纽约时报》字谜编辑、美国字谜协会奠基人和 主管。他出版的数独书风靡全美,曾荣登书店销售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购买这类书籍最看重的是题目的“原创性”和“趣味性”。现在的数独书太多了,很多都是换汤不换药的简单复制粘贴,做起来索然无味。我之所以会选择这一本,很大程度上是被书名里那个“精选”二字吸引了,而且作者名字后面还标注了国籍,这让我隐隐觉得或许能接触到一些不同于国内主流数独出题风格的思路。我个人对于那种“一眼就能看出下一步”的简单题是很不耐烦的,我更喜欢那种需要多次试错、或者需要用到高级技巧——比如X翼、剑鱼之类的——才能攻克的难题。如果这本书的谜题设计能让人在解题过程中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惊喜感,哪怕只是偶尔出现一两道,那它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了书本本身的定价。我打算先从中间部分开始挑战几题,看看它的陷阱设置是否巧妙,真正考验的是逻辑推理深度,而不是单纯的视觉疲劳。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场纯粹的智力马拉松,而不是一次简单的数字填空练习。
评分作为数独爱好者,我非常看重一本书的“耐玩度”和“收藏价值”。“100题”听起来似乎不多,但如果每道题的解题路径都足够曲折复杂,那一百道题足够我忙活一阵子了。我通常不会把答案撕下来或者直接看,而是会把做完的题目用透明贴纸封起来,留待几个月后重新挑战,检验自己的进步。因此,书的装订质量如果能支持这种反复翻阅和标记,那就太棒了。我尤其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解题技巧的补充说明,哪怕只是在扉页或封底附带一个简短的“本册题型难度分布参考”或者“建议使用的进阶技巧提示”,对我这种追求进步的玩家来说都是极大的增值服务。如果它只是简单地罗列题目,而没有体现出编辑或作者在“教学辅助”上的用心,那么它的价值就会被局限在一次性解谜上,而不是成为一个长期的学习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简洁大气,那种深蓝色的背景配上白色的字体,立刻就给人一种沉静、专注的感觉,非常符合数独这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智力游戏。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手感吸引了,纸张的质感很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页的时候也没有那种廉价的沙沙声,感觉是精心制作过的。我特别喜欢这种不会反光、印刷清晰的纸张,对于长时间盯着数字看眼睛来说,舒适度真的太重要了。我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下班后就喜欢用这种纯粹的逻辑游戏来放松大脑,清理一下那些杂七杂八的思绪。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结实,即使我经常把它带在包里,或者在咖啡馆里摊开来解,它也丝毫没有要散架的迹象。而且,100题这个数量设置得刚刚好,不会让人觉得一下子压力太大,可以分成几次慢慢享受解题的乐趣。我还没开始做,但光是这种“仪式感”的准备工作,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解题过程充满了期待。希望里面的题目难度梯度能处理得宜,从热身到挑战都有覆盖到。
评分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在做数独的时候做一些细微的标记,比如用非常浅的铅笔标注可能出现的数字候选位。这本书的宫格设计对我来说是个关键的考量点。有些书的格子做得太小,写上三四个候选数字就显得拥挤不堪,导致我必须经常擦除重写,大大降低了解题的流畅性和心情。我希望这本《精选100题(5)》的每一个九宫格都有足够的留白空间,让我的“草稿”工作可以做得干净利落。另外,排版布局也很重要,题目和答案(如果附带的话)之间的间隔、行距等等,都影响着阅读体验。如果排版混乱,光是找下一个要做的题,或者对照答案核对结果都会变得很费劲。我更倾向于左右两页分别是两道完整的大题,这样视野开阔,切换思路也更顺畅。如果它能像一本精装杂志那样,每一页的布局都经过精心考量,那解题的过程本身也会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我买书主要是在通勤路上和周末的咖啡馆里进行,对书籍的“便携性”也有一定的要求。虽然我喜欢厚实有质感的东西,但如果一本书太厚重,携带起来就成了一种负担。我希望这本《数独精选100题(5)》在保证纸张质量和字号适中的前提下,能控制好整体的厚度。理想的状态是,它看起来像一本略厚的杂志,而不是一本砖头书。另外,关于作者“肖兹”这个名字,我有点好奇,因为这名字听起来比较国际化,我期待着这本书的题目能体现出一种跨文化的逻辑视角,也许在某些数字组合或者布局上会带来一些新鲜感,区别于那些本土化非常严重的数独设计。如果这本书能像一个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一样,每解开一个数字,都感觉自己离真相更近一步,那它就成功了。我希望这次的选择不会让我失望,期待能从中找到那种酣畅淋漓的解题快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