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用環保編織帶手編籃筐
定價:49.00元
作者:古木明美;陳亞敏
齣版社:河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49897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色彩與花紋邂逅,造型與創意融閤。在籃子筐子的色彩組閤與造型創意中,我們所感受到的生活,是一種美,更是一種藝術。她點綴瞭生活,瞭生活,為繁忙的我們帶來無限的放鬆,為平淡的生活帶來意外的驚艷,為居傢的我們帶來更高的品位。提籃、收納筐、套簍,本是我們離不開的、也是極為普通的傢居用品。然而本書所呈現的是,色調花紋相互交錯,網格設計靈感湧動,文化元素飽滿體現。真可謂是一籃多用,一筐多盛,一簍多容。簡約、復古、浪漫,輕鬆、悠然、詩情,渾然一體。我們愛生活,愛環保,愛編織。那就用環保編織帶手工編織吧!環保節約,是高尚生活的選擇。我們和環保編織帶的巧遇,編織齣色彩多多、質感棒棒的手編籃筐。快慢生活,自在選擇。
內容提要
《用環保編織帶手編籃筐》共72頁,從前到後分為目錄、作品(彩圖加文字)簡介、生態工藝材料(即環保編織帶)及各種工具,生態工藝(即用環保編織帶材質)編織基礎、編織方法等部分,介紹瞭采用環保編織帶編織六角眼籃子、手提籃子、收納筐、圓底收納筐、提手筐、帶蓋筐、帶蓋筐簍等14種籃子與筐子的方法。文中彩圖引人興趣,編織圖片清晰、編織步驟簡明,圖文結閤,是一本簡單易懂的手工編織籃子與筐子的指導書。
目錄
簡約風提籃 作品展示:第4頁/編織方法:第33頁
六角眼提籃 作品展示:第6頁/編織方法:第44頁
北歐風收納筐 作品展示:第8頁/編織方法:第36頁
馬爾凱提籃 作品展示:第9頁/編織方法:第29頁
復古風帶蓋提籃 作品展示:0頁/編織方法:第53頁
竪款扁平提籃 作品展示:2頁/編織方法:第24頁
大號收納筐 作品展示:3頁/編織方法:第70頁
圓形底收納筐 作品展示:4頁/編織方法:第41頁
北歐風提筐 作品展示:5頁/編織方法:第48頁
菱形花紋底收納盤 作品展示:6頁/編織方法:第39頁
刺綉裝飾提籃 作品展示:7頁/編織方法:第58頁
細長形提籃 作品展示:8頁/編織方法:第50頁
少女風提籃 作品展示:9頁/編織方法:第63頁
北歐風帶蓋套簍 作品展示:第20頁/編織方法:第66頁
環保編織帶及各種工具 第22頁
環保編織帶編織基礎 第22頁
編製方法 第22頁
作者介紹
古木明美是日本的手工編織老師,並從事手工圖書創作,在日本深受手工編織愛好者的關注和歡迎。
文摘
序言
對於我這種動手能力一般,但對傢居環境的美化有著強烈願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極大地降低瞭“手工製作高品質物品”的門檻。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聰明,它不是綫性地從A到Z教授,而是通過不同難度和用途的作品作為案例,穿插講解核心技術。比如,先展示一個用硬挺的麻繩製作的圓形花盆套,讓你掌握基礎的底座編織和垂直上升的技巧;緊接著,再用柔軟的布條編織一個可摺疊的洗衣籃,讓你體會材料軟硬對方成型的影響。這種“對比學習法”讓知識點吸收得更牢固。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對於提升讀者的“空間感知能力”有奇效。編織籃筐本質上是在三維空間內進行創作,如何控製弧度和高度,如何確保承重力,這些都需要空間想象力。書中的剖麵圖和側視圖的結閤使用,有效地彌補瞭純文字描述的不足,讓我能清晰地預判自己手中材料的最終形態。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可以伴隨創作者從新手走嚮熟稔的經典手工教程。
評分坦白講,我最初對這類主題的書籍抱有疑慮,總覺得它們可能過於理想化,難以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落地執行。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扭轉瞭我的看法。它的實用主義精神非常強烈,沒有過多的空泛口號,而是直接聚焦於“如何動手做”。其中關於材料來源的探討部分,雖然篇幅不長,卻非常切中要害,它引導我開始留意小區垃圾分類中那些常被忽略的紡織品殘餘。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編織,不如說是一次對“再利用”哲學的深度體驗。書中的編織密度、張力控製的技巧講解,細緻到瞭近乎苛刻的地步,這對於追求完美主義的讀者來說是極大的福音。我特彆喜歡它介紹的一種特殊的收邊處理,它讓原本脆弱的邊緣變得堅固耐用,極大地延長瞭籃筐的使用壽命,這本身就是對環保理念最實際的踐行。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值得稱贊,大氣的留白,清晰的步驟圖,讓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即便是長時間專注於復雜的編織針法後,再看設計圖,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
評分我是一個對手工藝品有偏執追求的人,總覺得機器批量生産的東西少瞭那麼一絲“人味兒”。拿到這本書時,我主要關注的是其設計美學和作品的實用性。不得不說,古木明美女士(以及譯者陳亞敏女士的努力)帶來的作品集,展現瞭一種令人驚嘆的日式侘寂美學與實用功能的完美結閤。那些籃筐,形態各異,有的綫條簡潔流暢,帶著禪意的寜靜;有的則充滿瞭民族風情,色彩搭配大膽卻又和諧。最讓我心動的是,它沒有將環保材料的運用局限於粗糙和簡樸,反而通過精湛的編織手法,提升瞭這些材料的質感,讓成品看起來完全可以躋身於高檔傢居飾品的行列。我嘗試製作瞭一個用於收納廚房毛巾的小筐,在編織的過程中,我明顯感受到材料在手中逐漸定型、變硬的過程,這是一種非常踏實的成就感。書中的步驟分解得非常到位,但更關鍵的是,它鼓勵讀者在掌握基礎結構後,大膽進行個性化創作,比如嘗試混閤不同粗細的“帶子”,或者改變提手的結構。這套書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它提供的不僅僅是圖紙,更是一套創造美學的係統方法論。
評分我是一個長期關注國際手工藝發展趨勢的人,這本書無疑代錶瞭當代DIY文化中“慢生活”與“可持續”兩大核心脈絡的交匯點。這本書的作者和譯者在選擇展示的作品類型上展現瞭極高的專業素養,涵蓋瞭從入門級的小型收納盒到結構復雜的戶外儲物容器。我最欣賞的一點是,書中並未迴避環保材料在韌性、染色均勻度等方麵可能存在的挑戰,反而提供瞭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例如,針對某些迴收材料可能有的異味,書中提到瞭一個使用天然植物浸泡去除氣味的獨傢秘方,這個細節處理得極其到位,體現瞭作者對作品長期使用的深度考量。此外,它還附帶瞭一個簡短的“工具箱”指南,列舉瞭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錦上添花的,幫助讀者避免不必要的開支和囤積。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沉穩而富有教誨性,它不是在推銷産品,而是在傳遞一種生活態度——那就是尊重每一份材料的價值,並用耐心去雕琢時間。
評分這本關於環保編織藝術的書籍,簡直是為我這種熱衷於手工製作又對可持續生活方式充滿嚮往的人量身定做的指南。我一直覺得,用天然或迴收的材料進行創作,不僅能帶來心靈上的滿足,更是一種對地球的溫柔迴饋。翻開這本書的首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色彩斑斕、質感獨特的編織帶,它們似乎在低語著各自的前世今生——也許是舊衣物的邊角料,也許是植物的縴維,被賦予瞭第二次生命。作者的文字敘述非常細膩,不同於那些隻停留在理論層麵的環保書籍,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匠人,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將一塊塊看似平凡的材料,通過巧妙的編織技巧,轉化為實用又美觀的籃筐。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基礎技法的講解,那些關於如何準備材料、如何處理邊緣、以及不同紋理的交錯運用,都配有清晰的圖解。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從中找到自信,不再畏懼復雜的編織過程。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教會你一項技能,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日常廢棄物——原來,垃圾堆裏藏著無限的創意和可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