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折纸 空中生物篇 9787122266903 化学工业出版社

生动折纸 空中生物篇 9787122266903 化学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福井久男 著
图书标签:
  • 折纸
  • 手工
  • 儿童
  • 益智
  • 科普
  • 动物
  • 纸艺
  • 休闲
  • 艺术
  • 创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6903
商品编码:3006804579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生动折纸 空中生物篇

定价:49.80元

作者:福井久男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222669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以空中飞翔的鸟、恐龙等为题材的创意型折纸,其造型尽量接近生物的真实形态,看似复杂,但是,每种作品都有“基础”的阶段,本书先用细致的图解展示了一些折纸的基础造型,然后根据不同的作品种类演变成复杂的造型。基础折叠本身非常简单,如果能挑战几次,那么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都可以轻松达到如本书例图一般的生动逼真的效果,更何况成年人呢?

目录


作者介绍


福井久男(Hisao Fukui)
1951年5月,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涩谷区。
从1971年开始进行创作折纸。
1974年分别在西武百货店涩谷店,池袋PARCO等地发表作品。
从1998年开始研究灵活运用折纸素材的立体生动折纸的新方法。
2002年4月,在“御茶水折纸会馆”(汤岛的小林)开办了按月定期举行的折纸教室。
2002年8月,在“御茶水折纸会馆”开办了“昆虫与恐龙的创作折纸展”。被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进行过报道。
2002年9月,成立“生动折纸会”。
2008年10月,在日本惠比寿花园广场进行了折纸作品展示以及折纸表演,博得观众的盛赞。
作者目前正在琦玉县草加市的家中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


文摘







序言



飞翔的艺术:经典折纸技艺的深度探索 本书旨在为所有对折纸艺术抱有热忱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而深入的教程,专注于呈现那些跨越历史长河、展现结构美学与精妙工艺的经典折纸模型。我们避免追逐转瞬即逝的新奇设计,而是将笔触集中于那些经过时间检验、被公认为折纸领域基石的作品上,带领读者从基础的几何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复杂结构的内部逻辑。 第一部分:基础构建与平面几何的对话 本卷伊始,我们将回归折纸的本源——精准的折叠与基础图形的构建。不同于仅仅罗列步骤,本章着重于解析“为什么”要如此折叠。我们将详细探讨基础折痕的物理特性,例如山折与谷折在平面应力上的差异,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差异来预设模型的最终形态。 基础形体的解构与重构: 深入分析“水雷形”、“风筝形”和“鱼形”等基础单元的内在比例关系。我们不仅展示如何完成它们,更剖析它们作为复杂模型“积木”的潜力。例如,如何通过对水雷形的微小调整,为后续的头部或尾部设计预留精确的开口或凸起。 线性的力量:谷山组合与正交对齐: 针对初学者常犯的对齐误差,本章提供了高精度的操作指南,重点讲解如何使用辅助线和多次叠加的折叠来精确锁定关键点,尤其是在处理多层纸张时的技巧,确保最终模型的对称性和结构稳定性。 “压平”的艺术: 强调完成关键折叠后,如何正确地“压平”模型至关重要。我们将详细描述不同压力分布对纸张纤维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适度的热力(例如使用非金属工具轻微加热)来帮助记忆折痕,尤其是在使用较厚的艺术纸张时。 第二部分:模块化与三维空间塑形 进入第二部分,我们将探索折纸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转化的关键步骤。这部分内容强调结构力学在折纸中的应用,介绍如何通过巧妙的组合和锁定机制,创造出具有内在支撑力的复杂物体。 锁扣机制的解析: 许多经典作品之所以能保持形态,在于其精妙的内部锁扣。我们将聚焦于几种经典的“榫卯式”结构——如纸张末端的插入锁定、利用皮褶(sink fold)形成的内嵌固定点等。这些技巧是实现长久保持形态和复杂造型的关键。 “皮褶”与“卷曲”的精细控制: 皮褶(Sink Fold)是折纸中最为奥妙的技法之一。本书提供详尽图解,演示如何引导纸张在不撕裂的情况下,将多余的材料安全地“收纳”到模型内部。此外,针对需要模拟圆润或弯曲表面的模型,我们将讲解如何利用小而密集的折痕(pleats)实现视觉上的平滑过渡。 经典的动物形态再现: 本章将以几款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动物造型为例,全面展示上述技巧的整合应用。我们将不仅仅停留在“如何折出天鹅”的层面,而是深入分析天鹅颈部的曲线是如何通过精密的角度控制和纸张张力的平衡来实现的。讨论将包括不同纸张选择(如和纸、铜版纸)对最终形态表现力的影响。 第三部分:几何复杂度与复杂模型的构建 本部分的焦点转向那些在折纸界被誉为“里程碑”的作品,它们往往需要读者具备极高的空间想象力和耐心。这里的模型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对纸张材料物理极限的探索。 网格基础与分部折叠法: 面对需要数百步才能完成的复杂模型,单一的线性步骤指导往往令人迷失。本章介绍“网格划分法”和“分部折叠法”。首先,读者需根据模型特征将最终形态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域(如头部、躯干、四肢),分别进行预处理折叠,最后再将这些预处理单元通过精确的对位折叠(registering the folds)进行融合。 多边形折纸与镶嵌理论的渗透: 探讨折纸与传统几何镶嵌(Tessellation)原理的交叉点。我们将解析一些基于多边形结构稳定性的经典设计,例如如何利用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的排列,创造出既具有装饰性又极度稳定的结构体。 细节的雕琢:鳍、爪与装饰性纹理: 完成主体结构后,细节决定了模型的生命力。本部分将教授如何通过“撕裂”与“重组”的理念,利用微小的折叠和裁切(仅限于允许的范围内,并明确指出边界),来塑造出细致的结构,如龙的鳞片纹理、昆虫复眼的结构表现,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最后一层纸张的松紧度来赋予模型动态感。 结语:折纸的哲学思考 最后,本书将探讨折纸艺术超越手工技艺本身的哲学意义——如何在有限的材料中,通过智慧的规划,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我们鼓励读者在掌握经典技法后,尝试对既有模型进行“参数化”的修改,探索个人风格的形成,真正将这门古老的艺术融入现代思维。本书所提供的,是一套严谨的“方法论”,而非仅仅是一本“图解手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空中生物”这个主题上所展现出的想象力和广阔的视野。这个主题听起来可能集中于某几类模型,但实际上,作者涵盖了从轻盈的飞鸟到结构复杂的滑翔机,甚至还有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奇特生物。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设计思路和对应的挑战点。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对不同材质纸张的适用性也做了细致的说明,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最终作品的“飞行表现”。作者并没有固守传统,而是鼓励读者去尝试使用更轻薄的箔纸或更硬挺的卡纸,来探寻不同的视觉和功能效果。这种鼓励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让这本书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它不像是终点,更像是一个起点,引导着我们去开发属于自己的“空中家族”。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远超我预期的手工书范畴,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折,更是在教你“为什么”要这样折。书中对于折纸中的几何原理和结构力学,虽然没有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去解释,但却通过巧妙的示例和对比,让你在实践中体会到平衡、张力和稳定性是如何作用于这些“空中生物”的。比如,在介绍某种需要依靠气流才能稳定飞行的模型时,作者很细致地解释了翼面弧度和机体重心分配的重要性。这让整个制作过程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模仿,而变成了一场有趣的物理实验。我感觉自己仿佛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对话,他不仅传授技艺,更灌输了一种设计思维。这种将科学性融入艺术创作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收藏价值和教育意义,我甚至开始思考,如果我稍微调整一下某个角度,是否能让我的作品在空中停留更久。

评分

坦白说,我是一个对手工制作有那么一点点畏难情绪的人,总怕自己动手能力跟不上书里的要求。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态建设。作者在序言中就强调了“失败是折纸的一部分”,并且对于初次尝试可能出现的褶皱和不完美给予了极大的宽容。这种温暖而鼓励的语气,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心理门槛。我发现,即使我把某个地方折得不够精准,由于模型本身的结构强度和作者提供的修正建议,最终成品依然能够保持其形态和美观。这种“高容错率”的设计思路,让我敢于大胆下刀和下折,不再因为害怕弄坏材料而畏手畏脚。这本书的整体氛围是开放且充满乐趣的,它成功地将一项看似精细的技艺,变得亲切、易于接近,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热爱创造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飞翔”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逻辑清晰得让人惊叹,简直就是一本完美的自学教程。它不是那种把复杂的步骤堆砌在一起让你望而却步的类型,而是采用了非常人性化的渐进式教学法。从最基础的几个折叠技巧开始,用非常简洁明了的图示逐步引导,每一个箭头、每一个虚线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丝毫没有歧义。我尝试跟着做了一个基础的飞行器模型,光是那些基础步骤,我就感觉自己的手部精细动作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最棒的是,它对“如何阅读折纸图谱”这一入门关卡都做了详尽的解释,这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书中的许多关键步骤,都会配有“小贴士”或者“注意事项”,这些经验之谈比单纯的图解要宝贵得多,它们帮你避开了那些容易犯错的陷阱。这种教学组织结构,让学习过程充满了成就感,每完成一个阶段,都觉得离掌握“空中生物”的奥秘更近了一步,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毫无卡顿。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抓人了!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摸起来就很舒服,加上那几只栩栩如生的折纸生物图案,色彩搭配得既鲜亮又高级,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把它带回家。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很扎实。我尤其欣赏内页的纸张选择,它足够厚实,不会让墨水晕染开,即便是使用彩笔做标记也不会透到下一页。这种对细节的把控,足见出版方的用心。翻开目录,光是章节名称的排版就很有设计感,字体选择既现代又不失传统韵味,让人对接下来要学习的技艺充满了期待。我之前买过一些手工书,常常遇到纸张太薄、印刷模糊的问题,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些烦恼。而且,这本书的尺寸拿捏得很好,既方便放在书架上收藏,展开来操作时又足够大,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折痕的细节。光是欣赏这本书的外观和触感,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它成功地激发了我那种想要立刻动手、创造点什么的冲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