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应急管理2014
定价:78.00元
作者:夏保成,姚军玲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154070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应急管理(2014)》汇编了2014年有关应急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国家和省级应急管理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专题会议和学术活动的相关资讯;各地为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演习演练的概况;包括山西晋城“3·1”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广东登革热疫情、上海黄浦“12·31”踩踏事故在内的突发事件案例分析;应急管理相关论文的发表情况。内容专业、全面、实用,值得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夏保成,1957年11月生,法学博士,二级教授。河南省省管专家,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双法”学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应急管理学会专家,河南省减灾委专家组组长,河南省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河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长期从事应急管理教学与研究,主持创建了我国个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并初步建立了学科体系。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出版《公共安全管理概论》《西方公共安全管理》《国家安全论》等专著、教材十余种,获得中国管理科学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在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局、广东省、重庆市等单位和地区做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类报告120多场。姚军玲,1972年生,河南安阳人,副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德文化与应急管理比较研究。主持中德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第46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公关子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与人合著《中国应急管理(2011)》《中国应急管理(2012)》《中国应急管理(2013)》等。
文摘
序言
刚收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我一直对国家层面的应急管理体系颇感兴趣,也时常关注着国内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名“中国应急管理2014”也直观地表明了其内容核心。出版社是当代中国出版社,这让我对书籍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有了初步的信心。看到作者是夏保成和姚军玲,我便更加期待了,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应该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我对书中关于2014年中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脉络、关键举措以及面临的挑战会有怎样的阐述充满了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应急管理体系带来的影响?是否会介绍一些创新的应急响应模式或技术应用?我特别希望了解书中对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不同类型应急管理工作是如何分类和应对的。同时,我也想知道书中是否涉及了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资源调配、信息发布以及灾后恢复等各个环节的细节。这本书能否为我勾勒出一幅2014年中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全景图,让我对国家整体的应急能力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这让我非常期待。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一种求知的渴望便油然而生。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有效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各类突发事件,始终是我深切关注的议题。这本书以“中国应急管理2014”为题,精确地捕捉了我想要了解的那个时间节点。当代中国出版社向来以其高质量的出版物著称,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严谨性与深度有了初步的肯定。夏保成和姚军玲两位作者的名字,更是增加了这本书的专业度和权威性。我迫切地想要知道,在2014年,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在哪些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和完善。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当年在应对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地震等)、事故灾难(如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爆发)以及社会安全事件(如群体性事件)等方面的具体应对策略和工作成效?我非常希望了解书中关于如何构建和优化应急预案体系,如何提升应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如何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联动等方面的论述。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关于2014年中国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具体案例和分析,我对此充满了强烈的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抵达,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窗口。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和军事实力上,更在于其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这本书的标题“中国应急管理2014”,让我对那一年国家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和成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代中国出版社的出品,通常意味着其内容的严谨性和深度,这让我对书中信息的可靠性给予了高度的信赖。夏保成和姚军玲两位作者的名字,也让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专家视角和实践经验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解读2014年中国在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提升风险预警和信息共享水平、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更重要的是,我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分析和总结当年的各类突发事件,并从中提炼出宝贵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如何运用科技手段,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来提升应急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这些都是我非常希望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评分这本书,如同一个清晰的坐标,定位了中国应急管理在2014年的发展轨迹。我一直认为,国家在应对各种危机事件时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我对“中国应急管理”这个领域格外关注。这本书的作者是夏保成和姚军玲,这两位名字在我看来,就代表着专业的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再加上当代中国出版社的背书,我更加坚信这本书的内容定非泛泛之辈。我特别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了解2014年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例如,在构建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加强信息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效率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成效?书中是否会详细解读当年发生的几起备受瞩目的突发事件,并分析国家在应对这些事件时的策略、方法以及最终的成果?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完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机制的深度分析,以及如何在公众教育和培训方面,提升全民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这本书能否为我描绘出一幅2014年中国应急管理工作的生动画卷,让我看到国家在守护人民安全方面的决心与担当,我对此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手捧这本书,一股庄重而又充满力量的感觉油然而生。作为一名对公共安全和国家治理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中国应急管理”这个话题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2014年,是中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关键一年,这本书恰好聚焦于此,让我充满了阅读的动力。当代中国出版社在出版领域享有盛誉,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社会重大议题的关注,让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一定具有较高的价值。夏保成和姚军玲两位作者的名字,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权威的光环。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阐述2014年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包括其在组织架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方面的进展。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分析当年发生的典型事件,并从中总结出深刻的教训,例如在自然灾害预警、重大事故处置、疫情管控等方面,国家是如何应对的?我更想了解书中对于“科技赋能应急管理”这一前沿话题会有怎样的论述,是否会介绍一些在2014年开始崭露头角的创新技术在应急响应中的应用。这本书能否为我揭示中国在构建一个更加安全、更具韧性的社会应急体系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我对此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