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图解钩针编织技法大全

全图解钩针编织技法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本宝库社,高元梓 著
图书标签:
  • 钩针
  • 编织
  • 技法
  • 手工
  • DIY
  • 教程
  • 全图解
  • 零基础
  • 编织技巧
  • 手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92148
商品编码:3013070514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全图解钩针编织技法大全

定价:42.0元

作者:日本宝库社 ,高元梓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381921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完整详尽的一本编织基础教程,是日本宝库社20年经典之作

内容提要


本书从日本宝库社引进,是该社1992出版的一套编织基础教程,全套9本,多次重印,是该社的经典之作。中文版经过编辑,分为棒针和钩针两册,其中钩针一册还额外赠送了阿富汗针法教程。全书采用大图解手绘图说明,清晰易懂,覆盖编织所需了解的几乎所有基础知识,是目前市面上完整详尽的一本。

目录


作者介绍


日本宝库社(NIHON VOGUE-SHA CO.. LTD.)创立于1954年,注册资金4000万日元。2005年转制为公司。旗下拥有:株式会社宝库学园(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札幌5所分校,教授手工艺品制作),株式会社NV SUNART(手工艺品材料销售),株式会社NV企划(编辑、活动策划),株式会社NV LOGET(宝库社商品、书籍的物流配送),财团法人日本编织物文化协会,财团法人日本手工艺普及协会。面向女性读者群,从事手工艺品相关的出版、教育、网购等业务。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详细的图书简介,内容涵盖了多方面的编织技艺,但不涉及《全图解钩针编织技法大全》的具体内容。 --- 图书名称:《玩转棒针:从新手到高手的环球编织之旅》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所有对棒针编织艺术抱有热情的人士提供一份全面、深入且极富启发性的学习指南。我们相信,编织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一种跨越文化和时代的创作过程。本书的结构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引导读者——无论是初次接触棒针的新手,还是寻求突破和创新的资深爱好者——都能在这趟环球编织之旅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成就感。 第一章:编织的起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本章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棒针编织所需要的各类工具和材料。我们摒弃了传统教程中枯燥的罗列,而是以“工具的哲学”为引导,帮助读者理解不同工具的特性如何影响最终作品的质感与风格。 1.1 棒针的选择与哲学: 详细解析金属、竹木、塑料等不同材质的棒针在摩擦力、重量和弹性上的差异。针对不同的项目(如轻盈的披肩、厚实的毛衣),推荐最适合的针型和尺寸。我们还探讨了“针号体系”的国际差异,确保读者在选购全球化产品时游刃有余。 1.2 线的艺术:从纤维到触感: 羊毛、棉、亚麻、腈纶、马海毛……每种纤维都有其独特的“性格”。本章深入剖析了纱线的“支数”(Weight)、“捻度”(Ply)和“处理方式”(Superwash, Roving, Worsted等)如何决定作品的保暖性、悬垂性和耐用性。附带了一份详细的“原料-用途匹配速查表”。 1.3 辅助工具的精妙运用: 不仅仅是记号扣和毛线针。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线轴架、绕线器、以及各种形式的量尺和计数器,如何将这些辅助工具融入流畅的编织流程中,提升效率和准确性。 第二章:基础的构建——精确与和谐的基石 本章专注于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的每一步都配有高清、多角度的图解,强调手感的培养和针脚的均匀性。 2.1 起针的千姿百态: 我们不满足于单一的起针法。本章详细展示了五种主流的起针技术:长尾起针法、弹力起针法、简易起针法、编织起针法,以及针对特定项目(如无缝编织)的“Judy’s Magic Cast-On”。每种方法都标注了其在成品边缘的弹性表现。 2.2 核心针法与它们的“性格”: 下针(Knit)和上针(Purl)是基石,但本书重点讲解了“英国式编织(English Style)”与“大陆式编织(Continental Style)”的节奏差异,帮助读者找到最适合自己手型和速度的运线方式。 2.3 塑形艺术:加针与减针的几何学: 编织的魔力在于塑形。我们详尽解析了“左倾减针(Sl1-k2tog-psso 家族)”和“右倾加针(M1R/M1L)”的视觉效果。特别辟出章节讲解“蕾丝加针(Yarn Over)”如何创造出清晰、美丽的透孔结构。 第三章:纹理的交响——图案的深度与层次 一旦掌握了基础,便可以开始雕刻纹理。本章是本书的精华所在,涵盖了从入门到高阶的各类经典和现代纹样。 3.1 罗纹与弹性结构解析: 1x1、2x2、葡萄牙罗纹等基础罗纹的应用场景,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罗纹密度来控制收口和松紧度。 3.2 绞花(Cable)的立体主义: 绞花不仅仅是交叉。我们深入探讨了“三针四行交替”的原理,并教授了如何编织复杂的“双螺旋绞花”、“篮子编织”以及如何在圆形编织中无缝处理绞花。 3.3 提花与双色编织(Fair Isle & Stranded Knitting): 这一部分重点讲解了如何管理两条或多条线,保持线张力的稳定,从而避免织物扭曲。书中包含了多种经典的北欧和苏格兰提花图样,并附带了详细的“图表阅读与色彩替换指南”。 3.4 蕾丝编织的轻盈与呼吸: 蕾丝是棒针艺术中最具挑战性也最令人惊叹的领域。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夏洛特蕾丝(Charlotte Lace)”、“夏威夷花边(Hawaiian Lace)”等流派的代表性图样,重点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图样调整密度,以达到完美的垂坠感。 第四章:结构与成衣——从平面到立体的跃迁 编织毛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二维的平面图样转化为合身的立体服装。 4.1 编织的几何学:尺寸与量度: 如何准确地测量身体尺寸,并理解“织物密度”(Gauge)的重要性。本章教导读者制作和解读“织样方块(Swatch)”,并根据密度调整图解中的针数。 4.2 编织路径的选择:从上往下 vs 从下往上: 详细对比了“Top-Down”(无缝、易于试穿)和“Bottom-Up”(传统、易于修补)两种主流成衣编织方法。特别提供了“Raglan(插肩袖)”和“Set-in Sleeve(平驳领袖口)”的无缝连接技术。 4.3 细节的升华:领口、袖口与收尾: 如何用不同的收针法(如Kitchener Stitch/ Mattress Stitch)实现“隐形缝合”。探讨了圆领、方领、船领的收针技巧,确保成品线条流畅自然。 第五章:超越界限——全球编织灵感与实践 本书的最后部分,带领读者跳出传统的“毛衣、围巾”范畴,探索更多元的编织可能性。 5.1 现代钩针的跨界应用: 探讨了如何将棒针技术融入到家居用品(如几何地毯、编制篮)的设计中,以及如何使用超粗的“巨型纱线”进行快速编织项目。 5.2 修复与改造的艺术: 介绍“编织修补术”(Visible Mending),即如何巧妙地利用编织技巧来修复破损衣物,赋予旧衣新生。 5.3 编织的社交与传承: 探讨编织社群(Knit-Alongs, KALs)的组织方式,以及如何建立和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 全书辅以超过800张高清步骤图和大量的项目实例照片,确保读者在每一步都能获得清晰的视觉指引。无论是渴望为家人织一件带有纪念意义的礼物,还是想挑战复杂绞花大衣的专业人士,《玩转棒针》都是您手中不可或缺的编织百科全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有一定钩针基础的爱好者,喜欢挑战一些更有难度的编织项目。这本书的“进阶技巧”部分,让我眼前一亮,其中关于“边缘处理”和“配色转换”的介绍, seemed to be exactly what I was looking for。我一直觉得,一个作品的精致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收尾和颜色的过渡。书中对各种边缘钩法的展示,比如扇形边、波浪形边,都很有创意,也提供了清晰的图解。但是,当我实际操作时,却发现要达到书中的效果并不容易。例如,在钩织扇形边时,如何才能让扇形的大小和间隔都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过于密集,也不会松散?在遇到转角时,又该如何处理,才能让边缘的弧度自然流畅?同样,在配色转换方面,书中只是简单地提到了如何换线,但对于如何让换线处更加隐蔽,如何避免出现线头,或者如何进行复杂的撞色拼接,就几乎没有涉及。我希望能有更多关于这方面的技巧,比如如何巧妙地藏线,如何进行双色编织时保持两边颜色的整齐,或者如何处理有图案的配色转换。这些细节的提升,能让我的作品看起来更加专业和美观。

评分

作为一名钩针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我作品“颜值”的技巧。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里面的作品也都很精美,尤其是那些色彩搭配大胆、造型别致的家居小物。我特别喜欢其中几款带有复杂镂空花样的坐垫和毯子,那些花样简直就像艺术品一样。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图解来钩织,但说实话,对于那些复杂的镂空设计,我总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书中的符号标注虽然清晰,但当多个符号组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镂空结构时,我有时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精确控制针数和行数的区域,我经常会钩错或者钩漏,导致最终的花样变形,完全不像书中展示的那样。我渴望能够有更详细的步骤拆解,或者有更直观的视频演示,来帮助我理解这些复杂的镂空技巧。例如,在钩织第一个镂空时,如何起针?镂空处的加针和减针是如何配合的?如何才能让镂空之间的距离保持均匀?这些都是我迫切需要知道的。我觉得这本书在展示成果方面做得很好,但在教授如何克服复杂技巧的难点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评分

我一直对手工编织情有独钟,尤其是钩针,总觉得它能创造出无限可能。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钩针编织的书,虽然书名听起来很全面,但我拿到手后,对其中关于“魔术圈”的讲解,却觉得意犹未尽。书中对魔术圈的两种基础系法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展示,每一步都清晰可见,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很快掌握。但是,对于魔术圈的进阶应用,比如如何用魔术圈起针制作出更平整的圆形,或者在编织立体玩偶时,如何通过魔术圈调整松紧来塑造形状,书中的篇幅就显得有些不足了。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方法练习,但总觉得离自己心中理想的完美效果还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制作一些需要圆形底部的包包或者玩偶时,我希望能有更多关于魔术圈技巧的指导,例如如何避免出现缝隙,如何让收尾更自然等。虽然书中提供了基础,但我觉得如果能增加一些实际案例的演示,比如用魔术圈制作一个小碗或者一个小球,并详细讲解其中的关键细节,相信会对我这样希望深入学习的读者非常有帮助。毕竟,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而魔术圈正是很多钩针作品的起点,它的稳固和美观直接影响到整体的质感。

评分

我是一个对钩针编织有浓厚兴趣的居家生活爱好者,一直想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手工的温度。这本书里的家居小物部分,让我非常心动,那些钩针制作的杯垫、花瓶套、收纳篮,都充满了温馨的居家气息。我尤其喜欢其中一款带有复杂纹样的收纳篮,它的立体感和质感都让我十分欣赏。我仔细研究了书中的图解,但当我开始动手钩织时,就遇到了很多实际操作上的问题。比如,在钩织立体造型时,如何才能让结构更加稳固,不会轻易变形?书中关于收纳篮底部的钩织方法,虽然提供了图示,但对于如何让底部更平整,边缘更挺括,却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导。我尝试着按照图解钩织,但编织出的底部总是不够平整,而且边缘也有些松软,不太能达到我理想中的效果。此外,书中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线材和钩针,也没有太多的介绍。不同的线材和钩针组合,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编织效果,尤其是在制作需要保持形状的家居小物时,线材的选择尤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更详尽的建议,比如不同材质的线材适合钩织什么样的作品,以及如何根据作品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钩针粗细,这样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钩针编织的魅力。

评分

我是一位钩针新手,一直想通过学习编织来制作一些可爱的玩偶送给家人朋友。这本书的介绍吸引了我,它里面展示了好多萌翻天的玩偶,从简单的卡通形象到复杂的小动物,应有尽有。我迫不及待地翻到我最喜欢的那个小熊玩偶的部分,希望能够一步一步跟着学。书中对玩偶的整体结构,比如头、身体、四肢的连接方式,都有图示说明,这点还是比较友好的。但是,当我尝试去钩织那些细节部分,比如小熊的鼻子、眼睛,或者耳朵的缝合时,就遇到了不少麻烦。书中的图解对于这些小部件的处理,往往只给出了基本的形状和缝合位置,但具体如何才能让鼻子更立体,眼睛更有神,耳朵更自然地贴合头部,却没有什么指导。我尝试着自己去摸索,但钩出来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要么鼻子扁平,要么眼睛歪斜,怎么看都少了那么点“灵魂”。我多么希望能有关于如何处理玩偶面部细节的技巧分享,比如不同缝合方法能带来什么不同的表情效果,如何用线来制造阴影和立体感,或者在填充棉花时有什么讲究,能让玩偶看起来更饱满有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