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与实务 第3版第三版 王玲 王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公共基础课系列)

法律基础与实务 第3版第三版 王玲 王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公共基础课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法律基础
  • 法律实务
  • 公共基础课
  • 高职高专
  • 王玲
  • 王旭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1世纪规划教材
  • 法律入门
  • 法学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翠林祥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37437
商品编码:30204839414
丛书名: 法律基础与实务(第3版)

具体描述

 书名:  法律基础与实务(第3版)
 图书定价:  28.00元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ISBN号:  9787302437437
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对教材体系及内容进行了修订,在介绍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常用的主要法律知识。具体包括: 宪法、民法、婚姻法与继承法、经济法、劳动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内容。

本书内容新颖,体例科学,适合于高职高专各专业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法律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法律基础与实务(第3版)》2009年第1版,2012年进行再版,出版以来,以其鲜明的特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先后有多所高校采用本书作为教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多次印刷。鉴于近几年我国出台、修订了一些法律,本教材进行再次修订,以求更加完善。

第3版更新了教材内容。近几年,我国相继修订了《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等法律,本次教材修订中吸收了这些立法的内容及法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体例更为灵活,特别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各章学习要点归纳、引导案例、知识练习、案例分析、实训题等安排,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章重点和难点的理解。与前两版相比,增加了大量的案例,每章节在介绍法律理论时,都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案例来分析阐释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章法学基础理论11.1法的概念2

1.1.1法的本质与特征2

1.1.2法的作用3

1.2法的渊源和效力4

1.2.1法的渊源4

1.2.2法的效力5

1.3法律规范、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6

1.3.1法律规范6

1.3.2法律部门7

1.3.3法律体系8

1.4法律关系8

1.4.1法律关系的概念8

1.4.2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9

1.4.3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9

1.5法律责任10

1.5.1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种类10

1.5.2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10

知识练习与技能训练11

第2章宪法13

2.1宪法概述14

2.1.1宪法的概念与特征14

2.1.2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14

2.2我国的国家制度15

2.2.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5

2.2.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5

2.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6法律基础与实务(第3版)〖1〗〖2〗目录2.2.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6

2.2.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6

2.2.6基本经济制度17

2.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7

2.3.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7

2.3.2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9

2.4我国的国家机构21

2.4.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1

2.4.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2

2.4.3国务院22

2.4.4中央军事委员会22

2.4.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2

2.4.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22

2.4.7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3

2.5我国的、国歌、国徽、首都23

知识练习与技能训练23

第3章民法25

3.1民法概述26

3.1.1民法的概念26

3.1.2民法的基本原则26

3.2民事主体27

3.2.1自然人(公民)27

3.2.2法人28

3.3民事法律行为29

3.3.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9

3.3.2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29

3.3.3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29

3.3.4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30

3.4代理31

3.4.1代理的概念与特征31

3.4.2代理权的产生与终止32

3.4.3代理权的行使32

3.4.4无权代理33

3.5民事权利34

3.5.1物权34

3.5.2债权35

3.5.3人身权36

3.5.4知识产权36

3.6民事责任与诉讼时效36

3.6.1民事责任36

3.6.2诉讼时效38

3.7合同法40

3.7.1合同法概述40

3.7.2合同的订立41

3.7.3合同的效力45

3.7.4合同的履行47

3.7.5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50

3.7.6违约责任52

3.8知识产权法54

3.8.1知识产权法概述54

3.8.2著作权法54

3.8.3商标法60

3.8.4专利法65

知识练习与技能训练71

第4章婚姻法与继承法74

4.1婚姻法75

4.1.1婚姻法概述75

4.1.2结婚 76

4.1.3家庭关系 78

4.1.4离婚 80

4.1.5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82

4.2继承法83

4.2.1继承法概述83

4.2.2继承法律关系84

4.2.3法定继承85

4.2.4遗嘱继承86

4.2.5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88

4.2.6遗产的处理90

知识练习与技能训练91

第5章经济法93

5.1经济法概述94

5.1.1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94

5.1.2经济法律关系94

5.2个人独资企业法95

5.2.1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95

5.2.2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96

5.2.3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96

5.2.4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97

5.3合伙企业法98

5.3.1合伙企业法概述98

5.3.2普通合伙企业98

5.3.3有限合伙企业102

5.3.4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104

5.4公司法105

5.4.1公司法概述105

5.4.2有限责任公司106

5.4.3股份有限责任公司110

5.4.4公司的合并、分立、终止113

5.5产品质量法115

5.5.1产品质量法概述115

5.5.2产品质量监督管理116

5.5.3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117

5.5.4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责任 118

5.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20

5.6.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120

5.6.2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121

5.6.3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与法律责任125

知识练习与技能训练128

第6章劳动法131

6.1劳动法概述132

6.1.1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32

6.1.2《劳动法》的适用范围132

6.2劳动法律关系133

6.2.1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133

6.2.2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33

6.3劳动合同134

6.3.1劳动合同法概述134

6.3.2劳动合同的订立135

6.3.3劳动合同的效力137

6.3.4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138

6.3.5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138

6.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41

6.4.1工作时间141

6.4.2休息休假141

6.4.3加班加点142

6.5工资制度143

6.6劳动安全卫生144

6.7劳动争议的解决144

6.7.1劳动争议的概念及类型144

6.7.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144

6.8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145

6.8.1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145

6.8.2劳动者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146

知识练习与技能训练146

第7章行政法148

7.1行政法概述149

7.1.1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149

7.1.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49

7.1.3行政法律关系150

7.2行政行为152

7.2.1行政行为概述152

7.2.2行政立法153

7.2.3行政许可154

7.2.4行政强制156

7.2.5行政处罚156

7.2.6行政征收158

7.2.7行政给付159

7.2.8行政裁决159

7.2.9行政确认159

7.2.10行政监督检查160

7.3行政责任与行政救济160

7.3.1行政责任160

7.3.2行政救济160

知识练习与技能训练162

第8章刑法163

8.1刑法概述163

8.1.1刑法的概念163

8.1.2刑法的任务164

8.1.3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164

8.1.4刑法的解释165

8.1.5刑法的基本原则165

8.2犯罪166

8.2.1犯罪的概念和特征166

8.2.2犯罪构成167

8.2.3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170

8.2.4犯罪的既遂、预备、未遂和中止172

8.2.5共同犯罪173

8.3刑罚174

8.3.1刑罚的概念和目的174

8.3.2刑罚的种类174

8.3.3刑罚的适用176

8.4主要罪名180

8.4.1故意伤害罪180

8.4.2故意杀人罪181

8.4.3抢劫罪181

8.4.4盗窃罪182

8.4.5诈骗罪182

8.4.6贪污罪183

8.4.7受贿罪184

8.4.8交通肇事罪184

知识练习与技能训练185

第9章诉讼法186

9.1诉讼法概述186

9.1.1诉讼与诉讼法的概念186

9.1.2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87

9.1.3诉讼的基本制度188

9.2民事诉讼法188

9.2.1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189

9.2.2民事诉讼的管辖189

9.2.3民事诉讼参与人191

9.2.4证据与举证责任192

9.2.5民事诉讼程序192

9.3行政诉讼法196

9.3.1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196

9.3.2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97

9.3.3行政诉讼的管辖198

9.3.4行政诉讼参加人199

9.3.5行政诉讼证据200

9.3.6行政诉讼程序201

9.4刑事诉讼法202

9.4.1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202

9.4.2辩护与代理203

9.4.3强制措施205

9.4.4刑事诉讼程序207

知识练习与技能训练208

主要参考书目210210

 

《法律基础与实务》一书2009年出版第1版,2012年出版第2版。本书自出版以来以其鲜明的特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先后有多所高校采用本书作为教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多次印刷。鉴于近几年我国出台、修订了一些法律,本书进行再次修订,以求更加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许多学生及讲授本门课程的老师对本书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兄弟院校的教师和热心读者在使用本书过程中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教材修订过程中,我们采纳了这些意见和建议,在保留前两版特色的同时,对原书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修订,具体体现为: 

(1) 更新了教材内容。近几年,我国相继修订了《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等法律,本次教材修订中吸收了这些立法的内容及法学理论。

(2) 教材的编写体例更为灵活,特别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各章学习目标、引导案例、知识练习与技能训练等安排,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章重点和难点的理解。与前两版相比,增加了大量的案例,每章节在介绍法律理论时,都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案例来分析阐释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材配有PPT教案及课后习题答案,方便教师授课使用。

本书由王玲担任主编,王旭担任副主编。修订后参编人员及分工如下: 王玲(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3~6章;王旭(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8、9章;代雨洋(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1章;王守鹏(沈阳市化工学校)编写第2章;李树庆(沈阳化工大学)编写第7章。

本书主要供高职(大专)各专业(非法律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法律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值此第3版出版之际,对为本书前两版编写作出贡献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同类著作,特向其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法律基础与实务》(第四版) 面向新时代,聚焦新要求 《法律基础与实务》(第四版)是在前三版成功基础上,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而精心修订的最新力作。本教材紧扣“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公共基础课系列”的定位,由资深法律教育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倾力打造,旨在为广大高职高专学生提供系统、全面、实用的法律知识与技能训练。 一、 核心内容与理论深度 本教材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在理论构建上,本教材力求严谨与生动并存,既要保证法学理论的科学性和前沿性,又要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理解和掌握。 法理学基础: 从法的概念、本质、特征、渊源、效力等基础理论入手,系统梳理了法律的运行规律和基本原理。重点解析了法律的历史演进,特别是中国古代和近代法律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通过对法律的价值、功能、公平正义等基本范畴的探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宪法理论与实践: 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总纲、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核心内容。强调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以及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时事热点和典型案例,分析宪法原则如何在实践中得以贯彻,以及公民如何依法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 民法理论与应用: 系统介绍民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重要法律概念,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合同、侵权责任等。重点突出与高职高专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就业密切相关的民事法律问题,如消费者的权利保护、租赁合同的订立与履行、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等。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民事纠纷的基本方法。 刑法理论与罪与罚: 明确刑法的基本原理,讲解犯罪构成、罪数、刑罚种类及适用等。强调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以及罪刑法定原则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中的核心地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犯罪案例,分析犯罪的构成要件,以及法律适用的具体情况,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惩戒性。 经济法制: 聚焦高职高专学生未来可能接触到的经济活动,系统介绍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与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的法律。讲解企业设立、运营、并购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工作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保障。特别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依法维护创新成果。 行政法理论与程序: 阐释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重点讲解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要求。引导学生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理念,以及公民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通过分析常见的行政争议,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诉讼法基础: 介绍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包括诉讼的管辖、证据、审判程序等。使学生初步了解司法程序的运行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二、 实务导向与技能训练 本教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强烈的实务导向。我们深知,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内容设计上,我们始终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 案例分析: 每章都精选了大量源于现实生活、教学实践和司法实践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启发性。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学生可以理解法律条文在实际中的运用,学习如何分析案情、适用法律,并得出结论。 法律实务操作: 教材中融入了大量法律实务操作的指导和训练内容。例如,如何撰写简单的法律文书(如起诉状、答辩状、合同草稿),如何进行法律咨询,如何进行证据收集与固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规避法律风险等。这些操作性强的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模拟演练: 部分章节设置了模拟法庭、模拟调解、模拟谈判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法律程序的运行,锻炼临场应变和辩论能力。 职业法律素养: 教材特别强调职业法律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融入到未来的职业活动中。例如,在合同法部分,会强调合同的履约意识和风险防范;在劳动法部分,会强调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要遵守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 三、 创新教学设计与辅助资源 为了提升教材的教学效果,本教材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教学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并配套提供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源。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教材各章节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了过于深奥的法学专业术语。每章都设有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案例分析、思考题、练习题等模块,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图文并茂,形式多样: 教材注重运用图表、流程图、漫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使抽象的法律概念形象化、生动化,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与时俱进,紧跟前沿: 本教材在内容更新上,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最新发展和重大司法解释的出台。第四版充分吸收了近几年来的重要法律修订成果,如《民法典》的实施、《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确保教材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 配套资源: 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指导、课件、试题库等,方便教师备课和组织教学活动。同时,也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实际,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四、 适用对象与教育目标 《法律基础与实务》(第四版)主要面向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全体学生,特别是将本教材作为公共基础课系列进行教学的专业。无论学生未来选择何种专业方向,都应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本教材的教育目标是: 1. 培养法治观念: 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树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意识。 2. 掌握法律知识: 使学生系统掌握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知识,了解与自身生活和未来职业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 3. 提升法律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法律问题、解决法律纠纷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 4. 增强职业素养: 使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能够依法依规开展工作,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语 《法律基础与实务》(第四版)是集理论深度、实务指导、创新设计于一体的精品教材。我们坚信,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广大高职高专学生将能够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掌握必备的法律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法治根基,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优秀人才。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过去对“公基课”一向抱持着应付了事的态度,总觉得法律离我的专业实践太远,学了也用不上。直到我开始深入阅读这本《法律基础与实务》,才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最终目标导向非常明确——培养具备基本法律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它不只是告诉你什么是“法”,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思考“法如何运作”。每一个单元的结束,都会有一个“职业场景模拟”环节。这部分内容非常贴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比如针对建筑、电商、服务业等不同行业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点进行了模拟分析。这让我清晰地意识到,无论我将来从事哪个行业,法律都是一张重要的安全网和规范工具。这本书让我体会到,法律知识不是束之高阁的学院派理论,而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保护自己、规范行为的必备“武器”。它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有意识的法律参与者,这种转变,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绝对值得称赞。作为一本教材,我们每天都要跟它打交道,舒服的阅读体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清华大学出版社出品,质量果然没话说,纸张厚实,油墨清晰,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而且,它的版式设计非常注重视觉引导。 比如,重要的法律术语都会用粗体或斜体突出显示,注释和拓展信息则巧妙地放在侧边栏,既不打断主干阅读的流畅性,需要时又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那些“法条原文摘录”部分,通常会用不同的背景色块框起来,让你一眼就能区分出什么是理论阐述,什么是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条文本身。这种清晰的视觉层级,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认知负荷。读起来心情舒畅,学习效率自然就上去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克服了对枯燥学科的抵触情绪,让我愿意主动去翻阅和钻研。

评分

我之前尝试过其他几本法律入门书籍,但读完后总觉得抓不住重点,好像学了一堆零散的知识点,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体系。这本教材的第三版,在这方面做得尤其出色,它构建了一个非常坚实的法律知识“骨架”。尤其是在介绍法律体系结构和法源理论的那几个章节,作者们巧妙地运用了层级图和流程图,把原本抽象的体系概念具象化了。 我特别欣赏它对时效性的把握。毕竟法律是活的,不断变化的。第三版的更新非常及时,它吸纳了近几年重要的法律修订和司法解释的变化,确保我们学到的知识是当前最前沿、最实用的。比如,关于网络空间中的法律责任界定,新版本就有了更细致的阐述,这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数字化生活的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它教会我,学习法律不是一次性任务,而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和更新的过程,并且这本书本身就是这个“更新过程”的一个优秀载体。它让我觉得,我手中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份实时的法律参考指南。

评分

天哪,这本《法律基础与实务》第三版简直是为我们这种对法律一窍不通的初学者量身定做的“保姆级”教材!我记得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抱着一丝忐忑,生怕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会把我彻底淹没。但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们的用心给打动了。他们没有直接抛出那些拗口的法条,而是用非常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作为引子,比如邻里纠纷、合同签订中的小陷阱等等,一下子就把我的注意力抓住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极其精妙,逻辑链条清晰得像一张导航图。从最基础的法学概念,到民法、刑法、行政法这些核心领域的框架,再到实务操作中的常见问题,每一步都衔接得恰到好处。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对比教学法”,把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法律制度放在一起比较,这让我很快就理清了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而且,教材里穿插的那些“实务操作指引”小板块,简直是点睛之笔,它不是空泛地讲理论,而是告诉你“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做”,这种即学即用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可以说,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让我这个零基础的人也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和力量。

评分

说实话,我对很多教材都有一个普遍的印象,就是内容堆砌得太多,重点不突出,读起来非常累人。但是这本《法律基础与实务》第三版,在信息密度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自然,一点都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很多次,我都是捧着它,感觉像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朋友聊天。作者们似乎深谙高职高专学生的需求,他们懂得在关键知识点上要“多说几句”,而在那些可以稍作拓展的背景知识上则“言简意赅”。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法律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视。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在训练我们如何像法律人一样思考问题。书中的许多章节都设计了“案例分析与讨论”环节,这些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权衡不同利益主体的立场,去寻找最合理的法律解决方案。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批判性思维。我不再满足于死记硬背某个条款的编号,而是开始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规定?”、“这种规定的目的是什么?”。这种从“记忆”到“理解”再到“应用”的转变,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