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的10种树形盆景 9787554213902

基础的10种树形盆景 978755421390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山田香织,凌文桦 著
图书标签:
  • 盆景
  • 树形盆景
  • 园艺
  • 植物
  • 养护
  • 艺术
  • DIY
  • 入门
  • 基础
  • 绿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ISBN:9787554213902
商品编码:3020550165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基础的10种树形盆景 作者 (日)山田香织、凌文桦
定价 42.00元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ISBN 9787554213902 出版日期 2016-07-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内容推荐:

树形是盆景之精髓。本书介绍了从从古流传至今的*基础的10种盆景树形,探讨了每种树形的原型和意象,讲解了其制作方法。从易买到的素材(小树苗)开始,通过调整树形、钢丝定型、定枝修剪等,逐渐将其制作成真正意义上的树形盆景。

※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的10种盆景树形(模样木型、直干型、斜干型、双干型、株立型、寄植型、悬崖型、吹流型、文人型、附石型),创作灵感才能源源不断。

※盆景制作与养护图文双解,定枝修剪、钢丝定型、换盆移植等一学就会。

※36种常见盆景树木(松柏类、杂木类、观花类、观果类)图鉴,并介绍了每种树木适合的树形,可以根据喜好选择制作。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山田香织,女,日本人,盆景家。1978年生于日本埼玉县埼玉市,立教大学经济系毕业。为传承自日本江户时代的盆景园“清香园”的第五代传人。从幼年起,就作为家业继承者,接受盆景种植知识的指导。1999年,主持并成立了彩花盆景教室。之后频频在杂志、电视等媒体中传授盆景知识。2008~2011年参演NHK的教育节目“趣味盆艺”,并在各地进行讲演。


   目录

目录

卷首 欢迎来到树形盆景的世界………002

学习树形盆景的五大效果………004

盆景是与我们一起成长的伙伴………008

树木造型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作业………011

盆景的10种基本树形………012

四季作业历………014

定枝修剪与钢丝定型………016

盆景的制作………019

为了追求的盆景景致,步行去“奥日光”………020

10种树形的制作技巧………023

模样木型盆景——可以称为王道的树形………024

模样木型盆景的制作方法………026

直干型盆景——展现原始森林的针叶树姿态………038

直干型盆景的制作方法………042

斜干型盆景——向空间伸展的树木形态………048

斜干型盆景的制作方法………051

双干型盆景——相互依偎生长的亲子干 ………056

双干型盆景的制作方法………058

株立型盆景——从同一根茎生长出来的多根树干,茂密成林………060

株立型盆景的制作方法………060

寄植型盆景——使人感受到从树叶空隙照进来的阳光的清爽………066

寄植型盆景的制作方法………069

悬崖型盆景——讴歌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074

悬崖型盆景的制作方法………076

吹流型盆景——被风吹着的树木的优雅姿态 ………080

吹流型盆景的制作方法………082

文人型盆景——有着流动感和优雅舞姿的树形 ………086

文人型盆景的制作方法 ………088

附石型盆景——以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或深山幽谷的风景为写照………092

附石型盆景的制作方法………094

创作的寄植型盆景 ………098

创作寄植型盆景的方法 ………100

观草类盆景 ………104

盆景养护基础知识 ………105

选择盆景素材 ………106

盆景的土壤 ………107

肥料 ………108

盆景放置场所 ………109

浇水 ………110

换盆移植 ………112

大型盆景的换盆移植 ………116

定枝修剪 ………118

盆景家的工作 ………120

盆景的种植盆与工具 ………121

盆景的种植盆 ………122

工具和材料 ………124

盆景的装饰方法与鉴赏 ………127

壁龛装饰 ………128

水石的乐趣 ………130

日常生活中的装饰方法 ………131

大宫盆景村与大宫盆景美术馆 ………132

盆景的鉴赏技巧 ………134

可以让人享受树形创造乐趣的树木种类 ………135

松柏类 ………136

杂木类 ………141

观花类 ………146

观果类 ………150

盆景术语集 ………154

索引 ………158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日本盆景世家“清香园”代表作,传承自江户时代。300年经验累积,只讲*实用的干货

◎为初学者量身打造,手把手图解示范,从选材到制作、欣赏、环境装饰,全程指导


   文摘







   序言

盆景的艺术:从入门到精通的进阶指南 本书旨在为广大盆景爱好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实践与理论指导,超越基础的树种介绍,聚焦于盆景艺术的更高层次追求——造型设计、养护管理的高级技巧,以及盆景文化的深层理解。全书内容紧密围绕“精益求精,风格独具”的理念展开,帮助读者从操作层面迈向艺术创作层面。 第一部分:盆景造型的哲学与美学构建 本部分深入探讨盆景造型背后的哲学思想与美学原则,强调“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第一章:传统与现代造型语汇的解构与重塑 本章将细致剖析中国传统盆景流派,如苏派的秀雅婉转、徽派的古拙雄健、川派的自然野趣等,不再停留在表面的形态描述,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和审美取向。 经典树型的演化路径: 详细分析直干、曲干、悬崖、舍利干等基础树型的设计意图,并探讨如何通过调整枝组的疏密、线条的动感,赋予传统造型新的生命力。例如,在表现“悬崖”时,如何通过对根盘和盆沿的处理,营造出惊涛拍岸的意境。 抽象与写意表达: 介绍如何运用留白、虚实对比等园林手法在小尺度上进行写意创作。探讨如何通过对“气”的把握,使作品具有生命流动的气息,而非僵硬的雕塑感。内容将涵盖对“禅意”和“侘寂”美学的融入,引导创作者思考作品与观者精神层面的连接。 现代造型的探索: 关注当代盆景设计中对几何结构、极简主义的借鉴。分析如何打破既有框架,使用非常规材料(如金属、石材)与树木进行组合,探索新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达方式。例如,如何利用现代工业材料的冷峻感来反衬树木的生命韧性。 第二章:枝条处理与线性的艺术控制 枝条是构成盆景骨架和展现树木年龄感的核心要素。本章专注于精细化的枝条管理技术和审美判断。 蟠扎技术的进阶: 超越基础的“缠绕”技术,深入讲解“提拉”、“扭转”、“压枝”等高级技法在不同树种上的应用。重点分析金属丝选择(铜丝、铝丝的材质特性与适用性)、力度控制的拿捏,以及如何“顺应树性”而非“强行扭曲”。 修剪的艺术化决策: 区分“造型修剪”与“养护修剪”。探讨如何通过阶段性的“盲剪”和“定向剪”来控制芽点的生长方向,实现枝条的自然化、复壮化。针对成熟盆景,如何通过“疏剪”来优化内部光照,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通透性。 线性的情感表达: 引导读者从“线条流畅度”和“力度感”两个维度审视枝条的走向。分析“S”形、折枝等不同线条所传达的性格——是柔韧、是刚毅,还是漂泊。 第二部分:精品盆景的精细化养护与复壮 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将一棵成型的盆景长期维持在最佳状态,并针对衰弱、老化的植株进行有效的复壮干预。 第三章:根系的深度管理与盆土配方的定制 根系是盆景的“地基”,本章将详细阐述根部管理的重要性及专业操作。 换土与修根的精准时机: 针对不同生长习性的树种(如松柏类、杂木类),制定详尽的换土时间表。介绍如何根据树龄和根系盘结程度,决定修剪的比例(如保留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根系),以避免“大伤”。 盆土的科学配比: 抛弃通用配方,转而教授如何根据地区气候(湿度、气温)、树种需求(喜酸、耐碱)和盆钵深度,定制个性化的营养基质。详细解析赤玉土、鹿沼土、硅藻土等介质的颗粒大小、保水性与透气性的精确计算方法。 根盘的塑形与展示: 探讨在换盆过程中,如何巧妙地引导侧根和须根的生长方向,以形成自然、均匀且具有力量感的根盘结构,为作品增添稳定感和年代感。 第四章:病虫害的预判、防治与环境调控 本书提供一套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疗体系,强调“治未病”的理念。 常见病害的识别与生态防治: 重点分析白粉病、锈病、根腐病等在盆景中的特殊表现。提倡优先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如改善通风、调整浇水习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 虫害的精细化清除: 针对介壳虫、红蜘蛛等顽固害虫,讲解不同阶段(若虫、成虫)的最有效处理方案,包括使用特定油剂、浸泡法等。 环境微气候的模拟与调控: 探讨如何利用遮阳网、防风屏、加湿设备,在特定季节模拟树木原生地带的微环境。特别是对耐寒性较弱的南方树种在北方越冬的保护策略,以及高温夏季的“休眠诱导”技术。 第三部分:盆景的文人气质与收藏鉴赏 本部分提升读者的审美层次,从技术操作者转变为艺术鉴赏家和文化传承者。 第五章:盆景意境的提升与意境的表达 本章阐述如何通过搭配元素,深化作品的内涵。 配盆的选择与和谐统一: 探讨盆钵的材质(陶、瓷、塑料)、颜色、形状与树型的相互关系。例如,圆盆配悬崖、长方盆配舍利干的传统原则背后的理由。重点讲解如何根据树木的年龄和气势来选择釉色,实现“盆为石,树为玉”的境界。 苔藓与附石的运用: 将苔藓视为作品的“地毯”,分析不同种类苔藓(如白发藓、大灰藓)的生长习性及其在表现“山野感”中的作用。介绍附石盆景中岩石的选择标准(质地、肌理)以及如何实现石与树的自然结合,避免生硬嫁接感。 题铭与收藏理念: 介绍盆景作品命名的艺术,如何用精炼的文字点出作品的灵魂。探讨盆景收藏的长期规划,包括作品的传承、记录保存以及对艺术价值的评估标准,培养读者拥有“收藏家”的眼光。 通过学习本书内容,读者将能够系统地掌握从基础养护到高级造型,再到艺术鉴赏的全方位知识体系,真正领悟盆景“缩地成寸,微缩乾坤”的独特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大,却又不失对细节的关注。它不仅仅局限于“如何修剪”,更深入探讨了“盆景的文化内涵”以及“如何根据当地气候选择合适的树种”。我住在北方,过去总是为找不到适合本地环境的盆景素材而苦恼。这本书里有一个专门的章节,详细对比了不同树种在低温、干燥环境下的适应性,并给出了具体的越冬保护措施。这对于地域性盆景爱好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资料。此外,书中对“盆器选择”的论述也让我耳目一新。它不再是简单地告诉你“黑盆配绿叶,紫盆配红花”,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盆器材质(陶土、瓷器、塑料)对土壤透气性和水分保持的影响,以及盆器形状与树形风格之间的和谐原则。读完这部分内容,我对自己的收藏品进行了大换盆,效果立竿见影。整体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视角,让你从选材、造型、养护到最终展示,都能有一个系统且专业的认知框架。它培养的不仅仅是动手能力,更是审美品味和科学养护理念的结合。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过不少园艺类的书籍,很多都是华而不实,图很漂亮但实际操作起来一头雾水。但这本《基础的10种树形盆景》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真正做到了“言简意赅,直指核心”。作者似乎非常清楚,初学者最怕的就是信息过载和概念模糊。因此,书中对每一种基础树形的描述都极其凝练,直击其造型的关键特征和美学寓意。比如,描述曲干式时,它会强调“动感”和“生命力”的体现,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蟠扎来营造出自然的弯曲弧度,而不是生硬的折弯。更出色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绿色”解决方案,比如自制波尔多液或者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进行喷洒,这对于注重环保和自然养护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这本书的结构就像一套精心设计的课程表,层层递进,让你每学完一个阶段,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技能的提升。它让你明白,盆景艺术不是玄学,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去掌握的一门技艺。

评分

我收到这本书时,首先被它精美的装帧和印刷质量所吸引。纸张的质感非常好,即使用手触摸也能感受到细节的用心。然而,更让我惊喜的是内容编排的逻辑性。它不像那种为凑字数而堆砌知识点的教材,而是真正站在初学者的角度,解决他们最实际的困惑。例如,在讲到“根部处理”时,它没有简单地说“要修根”,而是详细解释了不同季节修根对树木生理的影响,并配有详细的图解说明如何区分健康的根系和腐烂的根系。这种事无巨细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我以前尝试过网上零散的学习,结果往往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或者对一些关键步骤产生误解。但这本书通过清晰的章节划分和前后知识点的有效串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书里提到的很多“小窍门”,比如如何利用小石子辅助定型,或者自制简易的保湿罩,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践经验。这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坐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每一个步骤。如果你追求的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它帮你省去了大量试错的时间和成本。

评分

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所传达的“慢哲学”。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回报的时代,盆景本身就是一种反潮流的艺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长远的眼光。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带着一种沉静和从容。它不急于让你看到惊艳的效果,而是引导你享受“过程”——观察嫩芽的生长,感受蟠扎带给树木的微小变化,等待时间带来的沉淀。书中对“素材的选择与获取”部分写得尤为精彩,它鼓励读者亲近自然,通过合法的途径获取有潜力的野外素材,并教授如何“驯化”它们,使其适应盆景环境。这让盆景的制作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书中对“基础修剪”的讲解,非常强调“从大局出发,逐步精修”的理念,避免了新手因为过度修剪而导致植株衰弱的风险。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冥想,让你放慢脚步,专注于眼前的这棵小树。它不是一本速成手册,而是一本引导你进入一个宁静、需要时间沉淀的艺术世界的引路书。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盆景爱好者的福音!我一直对树木的造型艺术充满了好奇,但苦于找不到一本既系统又易懂的入门书籍。市面上很多资料要么过于专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要么内容过于零散,不成体系。这本《基础的10种树形盆景》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工具选择、土壤配比,到不同树种的习性介绍,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尤其是那些配图,高清且清晰地展示了不同阶段的修剪点和造型效果,让我这个新手也能很快抓住重点。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观察树木的自然生长形态”的章节,这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剪”,更是教你如何“懂”树,培养一种与树木共生的审美观。书中对基础的十种树形,比如直干式、曲干式、双干式等,都进行了详尽的解析,并通过对比展示了它们的美学差异和养护要点。读完前三章,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实践我的第一棵素材树了,感觉自己一下子从门外汉变成了有方向的学习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图,让“复杂”的盆景艺术变得触手可及。对于任何想踏入盆景世界的朋友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敲门砖,它建立的扎实基础,是未来深入研究一切高阶技巧的基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