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學全鑒 珍藏版(精裝)
定價:68.00元
作者: 曾參著,東籬子解譯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8026401
字數:
頁碼:320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平裝本自齣版以來,廣受讀者歡迎和喜愛。為滿足大傢的收藏、饋贈需要,以精裝形式推齣,敬請品鑒。
內容提要
《大學》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兩韆多年來無數仁人誌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窺儒傢之學。《大學》詳細地歸納瞭先秦儒傢的倫理、道德和思想,係統地講述瞭儒傢安身立命的原則和方法,對現代人做人、做事、立業等均有深刻的啓迪意義。《大學全鑒》以《大學》中的至理名言為導言,從處世經驗和人生勵誌的角度齣發,闡發蘊藏其中的智慧,並以曆史中的經典案例加以印證,幫助讀者深刻理解《大學》這一傳世經典中所包含的智慧。
目錄
一、大學經論章:初學入德之門 n
大學核心之道明德、親民、至善 n
“知止”纔能有所得 n
懂得“本末”“終始”“先後”是學習大學之道的關鍵 n
明德天下,先治其國 n
欲治國,先齊傢 n
欲齊傢,先修身 n
欲修身,先正心 n
欲正心,先誠意 n
欲誠意,先緻知 n
認識明確以後纔有自己的真知灼見 n
探究事物原理就能認識明確 n
忠實誠信源於對事物的認識 n
意念誠實纔能心思端正 n
心思端正,而後纔有身心的修養 n
有瞭品德的修養纔能治理好傢族 n
傢庭和睦,而後纔能治理好邦國 n
治理好國傢纔能使天下太平 n
從天子到庶人,都要以修身為根本 n
基礎打不好,做其他事就不可能成功 n
以尊重換取尊重 n
二、康誥盤銘、邦畿章:將美好的品德發揚光大 n
顯明美德,源於自我 n
修養身心,君子當“無所不用其極” n
美德蓋天下而“惟民所止” n
身為國君就要做到仁政 n
身為人臣就要做到恭敬 n
身為兒女就要盡孝道 n
身為父母就要做到慈愛 n
與人交往要做到堅守信義 n
道德至善,民而能服 n
賢賢親親,民之不忘 n
三、聽訟、格物緻知章:凡事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n
審理訴訟要公平公正 n
讓不法之徒不得“盡其辭” n
認識的纔是“知”的高境界 n
四、誠意章:君子當“慎其獨”而“不自欺” n
誠意的關鍵在於不自欺 n
誠於中,形於外 n
時刻記得有“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n
以德潤身,心廣體胖 n
五、正心章:修身以保持內心的中正為要 n
有所憤怒,心不能正 n
有所恐懼,心不能正 n
貪好安逸享樂,心不能正 n
有所憂患,心不能正 n
心不在焉,一切就無從談起 n
六、齊傢章:完善自我,纔有整個傢庭的和睦 n
對自己的親人不能過於偏愛 n
對厭惡的人不能存有偏見 n
麵對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會做齣錯誤的行為 n
哀矜過度就會做齣錯誤的判斷 n
驕傲懶惰的人不一無是處 n
看人要長處、短處兼顧 n
對於自己的子女不可一味溺愛 n
七、治國章:傢事,國事,事事相通 n
治理不好傢族就治理不好邦國 n
君子不齣傢門也可治國 n
孝順父母的人具備侍奉國君的品德 n
尊敬兄長就如尊敬領導 n
對孩子慈愛的人足以承擔造福百姓的重擔 n
像保護孩子一樣去保護人民 n
一國之命運係於一傢和一人 n
一個人、一句話可以影響整個國傢 n
以“仁”治國,民而從之 n
自己做到瞭再要求彆人去做 n
兄弟和睦,可教化國民 n
八、平天下章:以人為本,仁德厚民 n
敬老恤孤,垂範以德 n
不要把自己厭惡的行為強加給彆人 n
愛民所愛,憎民所憎 n
小心謹慎,避免偏差 n
得道得國,失道失國 n
有德之人什麼都會有的 n
美德是根,財富是梢 n
輕德重財,本末顛倒 n
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n
違背天理搜颳而來的財富終將會失去 n
唯有“天命”難於把握 n
做人做事,以善為寶 n
流亡在外,以親為寶 n
品德高尚,可堪以重用 n
把奸佞小人驅逐到“四夷” n
能愛人、能惡人 n
遇賢纔要及時重用 n
遇奸邪小人要及時清退 n
切不可做違背人性的事 n
得之於忠信,失之於驕泰 n
生財有大道 n
以財發身,還是以身發財? n
上好仁,下必好義 n
未有好義,其事不終 n
財富放在國庫裏並非就是君王的 n
治理國傢不要以利為利 n
任用小人於國不利 n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曾子(前505年10月12日-前435年),名參,字子輿,編《論語》、著《大學》、寫《孝經》、著《曾子十篇》,後世尊奉為'宗聖',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遲雙明,筆名東籬子,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鄲市人。199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係,曾在邯鄲鋼鐵公司任子弟中學教師、《邯鋼報》編輯等,現任北京鴻圖巨基公司總編。主要作品有:《首席執行官》、《諸葛亮日記》、《邊讀邊悟<菜根譚>》、《聽李叔同講禪機得瀟灑人生》、《讀史有學問全集》等。
文摘
序言
購買這本書之前,我做瞭大量的功課,對比瞭市麵上幾本同類型的著作,但最終選擇它,主要還是因為對其內容權威性的信任。作者群體的背景和他們在各自領域內的聲譽是決定性的因素。閱讀下來,這種專業性確實得到瞭充分的印證。書中引用的資料來源標注得非常規範和嚴謹,每一次論述都有據可查,這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是衡量一本嚴肅讀物的黃金標準。我特彆留意瞭其中涉及復雜數據和圖錶的處理方式,所有圖示都清晰明瞭,標注專業,絕無含糊不清之處。這體現齣整個編纂團隊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有一段關於曆史演變的論述,作者竟然能夠將跨越數十年的事件串聯起來,如同觀看一部精心剪輯的紀錄片,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敘事的節奏感。這種嚴謹性,讓我在引用其觀點時,內心充滿瞭底氣和自信。
評分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我就感覺分量十足,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光是翻開書頁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在裝幀上的用心。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非常考究,不是那種廉價的、泛著熒光的紙,而是帶有一點米白色的厚磅紙張,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更讓我驚喜的是,裏頭的排版設計,疏密有緻,字體大小適中,每一章節的過渡都處理得非常自然流暢。我通常是個對閱讀環境要求比較高的人,很多書看幾頁就會因為排版太擁擠或者字體太小而産生抵觸情緒,但這本書從頭到尾都給我一種非常舒適、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特彆是那些需要仔細琢磨的段落,作者的邏輯梳理得清晰可見,配閤恰到好處的留白,使得復雜的概念也能被有效地消化吸收。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內容紮實的工具書,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對於那些真正熱愛閱讀、注重閱讀質感的朋友來說,光是這本書的物理形態,就已經值迴票價瞭。它不是那種快餐式的讀物,更像是精心打磨的工藝品,放在書架上都會為整個空間增添一份沉穩的書捲氣。
評分從情感上來說,這本書帶給我一種奇特的“踏實感”。在這個知識更新速度快到令人眩暈的時代,總有一種浮躁感揮之不去,好像永遠學不完,永遠跟不上。但當我捧起這本厚重的《全鑒》時,仿佛找到瞭一座知識的燈塔。它匯集瞭經久不衰的核心知識體係,那些經過時間沉澱的真知灼見,被係統而完整地保存在這裏。它不是追逐熱點,而是奠定根基。閱讀它,就像進行一次深呼吸,讓自己的知識儲備沉澱下來,過濾掉那些短暫的、喧囂的信息噪音。每當我感到迷茫或對某個領域産生新的疑惑時,翻開它,總能從那些紮實的文字中汲取到力量和方嚮感。它不是教你如何一夜暴富,而是教你如何建立一個堅不可摧的知識底層架構。這種長期的、精神層麵的滋養,是任何即時滿足的電子信息都無法比擬的。對我而言,這不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沉穩的、值得信賴的導師常伴左右。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這類“全鑒”性質的書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它們往往是內容廣博但深度不足的“大雜燴”,每一塊都蜻蜓點水,無法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不像某些百科全書那樣隻是羅列事實和數據,而是更注重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和思考框架。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跨學科的交叉領域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宏觀視野和精微洞察力。舉個例子,它對某一核心理論的闡釋,從曆史淵源到現代應用,再到未來的潛在挑戰,層層遞進,邏輯嚴密得像一座精密的儀器。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會停下來,拿齣筆記本做筆記,因為很多觀點不是簡單地“告訴”你答案,而是“引導”你去思考背後的機製。這種“授人以漁”的編寫方式,對於我這種希望從根本上理解事物運作規律的人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它迫使我跳齣固有的思維定勢,去審視那些平時被我們忽略的細節和聯係,這種智力上的挑戰和收獲感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評分我必須強調一下這本書的實操價值,這絕對不是一本隻適閤放在圖書館裏“供著”的書。雖然它看起來厚重,但它的內容組織結構非常清晰,檢索起來異常方便。我試著查找瞭幾個我近期工作中遇到的棘手問題,發現書中的相關章節不僅提供瞭理論依據,更有詳實的操作流程和案例分析作為佐證。這些案例的選取非常貼近現實,沒有那種高高在上、脫離實際的學院派空談。更棒的是,它似乎考慮到瞭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對於基礎概念的解釋非常詳盡,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快速上手;而對於資深人士,其中蘊含的進階技巧和深度分析又能提供足夠的提升空間。我甚至發現書裏提到瞭一些非常前沿但尚未被廣泛討論的趨勢和方法論,這讓我感覺自己走在瞭信息的前沿。可以說,這本書已經成為瞭我工作桌麵上最常翻閱的參考資料,其使用頻率之高,完全超越瞭我對一本“珍藏版”書籍的預期。它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