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山海經詮解
定價:48.00元
作者:佚名
齣版社:萬捲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8-07-01
ISBN:9787547047729
字數:
頁碼:32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山海經》與《易經》、《黃帝內經》並稱我國“上古三大奇書”。其內容從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礦産,到民族、宗教、神話、巫術等,天南海北,包羅萬象,堪稱我國古籍中*自成體係者。書中詳細記載瞭500多座山係的地理走嚮,300多條河流的源齣流嚮,40多個“國度”以及“民族”的風物習俗,涉及100多個神話人物,100多種藥用動植物,400多種神異怪獸,保存瞭大量遠古神話傳說。同時,它以其圖文並茂的形式以及獨特敘事風格,開啓瞭我國誌怪古籍編著傳統之先河
目錄
目錄
捲一/南山經
捲二/西山經
捲三/北山經
捲四/東山經
捲五/中山經
捲六/海外南經
捲七/海外西經
捲八/海外北經
捲九/海外東經
捲十/海內南經
捲十一/海內西經
捲十二/海內北經
捲十三/海內東經
捲十四/大荒東經
捲十五/大荒南經
捲十六/大荒西經
捲十七/大荒北經
捲十八/海內經
作者介紹
文摘
捲二西山經
【題解】
西方四列山係,共七十七座山,綿延一萬七韆五百一十七裏。這些山誕生瞭許多神話傳說。據說山係中的不周山,就是當年共工怒撞之山。山係中的玉山是一位麵目猙獰,秉性凶殘的女神——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主要管理天下的災難、疫情和刑罰。她常給人類帶來災害,讓人們遭遇苦難。相傳她收藏瞭一種不死之藥,令秦始皇、漢武帝都曾為之費盡心機,苦苦尋覓。
西次一經《五藏山經傳》捲二載:“此經與二三經所誌,河、華以西諸山也。”在呂調陽看來,這一捲與二、三捲說的是黃河、華山以西的一係列山脈。
【原文】西山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鬆,其下多洗石①。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qián)羊②,其脂可以已臘(xī)③。
【注釋】
①洗石:古人說是一種在洗澡時用來擦去身上汙垢的瓦石。②羊:大尾羊,其尾可食。③臘:皮膚皴皺。
【譯文】
西方列山係是華山山係,華山山係的首座山叫錢來山,山上有許多鬆樹,山下有很多洗石。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大尾羊卻長著馬一樣的尾巴,名叫羊,它的油脂可以滋潤乾皺的皮膚。
【原文】
西四十五裏,曰鬆果之山。(huò)水齣焉,北流注於渭,其中多銅①。有鳥焉,其名曰(t5ng)渠②,其狀如山雞,黑身赤足,可以已(b1o)③。
【注釋】
①銅:這裏指可以提煉為精銅的天然銅礦石。以下同此。②渠:鳥名。③:即爆皮。
【譯文】
從錢來山往西四十五裏的山是鬆果山。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嚮北流入渭水,其中多産銅。山中有一種禽鳥,名叫渠,形狀像一般的野雞,卻有黑色的身體和紅色的爪子,可以用來治療皮膚起皺爆皮。
【原文】
又西六十裏,曰太華之山①,削成而四方,其高五韆仞②,其廣③十裏,鳥獸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遺,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注釋】
①太華之山:就是今陝西省境內的西嶽華山。②仞:古時長度單位,八尺為一仞。③廣:寬。
【譯文】
再往西六十裏,是太華山,山崖險峻陡峭,像用刀削成一般,並且呈四方形,高五韆仞,寬十裏,禽鳥、野獸無法棲身。山中有一種蛇,叫作肥遺,長著六隻腳和四隻翅膀,隻要它一齣現,天下就會大旱。
【原文】
又西八十裏,曰小華之山,其木多荊杞,其獸多(zu5)牛①,其陰多磬石②,其陽多(yǔ)(fú)之玉③。鳥多赤(b#)④,可以禦火⑤。其草有萆(bì)荔⑥,狀如烏韭,而生於石上,亦緣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注釋】
①牛:據古人講,在小華山生長著許多山牛,體重都在一韆斤左右。②磬石:是一種可以製造樂器的石頭。古人用它製成的打擊樂器叫作磬,一般是掛在架子上進行演奏。③之玉:古時傳說中的一種玉,具體的形狀質料不詳。④赤:屬於山雞一類的禽鳥,胸部腹部都是紅色,冠子是金黃色,頭是黃的,尾巴是綠的,間雜著紅色羽毛。⑤禦火:禦在這裏是摒除、避開的意思。禦火就是闢火,意思是火不能燒及人的身體。⑥萆荔:古時傳說中的一種香草。
【譯文】
再往西八十裏,有座山名叫小華山,山上的樹木大多是牡荊樹和枸杞樹,山中的野獸大多是牛,山北陰麵盛産磬石,山南陽麵盛産玉。山中有許多赤鳥,把它養在身邊可以避火。山中還有一種叫作萆荔的草,形狀像烏韭,但生長在石頭上麵,也能攀緣樹木而生長,人吃瞭它就能治愈心痛病。
……
序言
從閱讀感受上來說,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是深層的,它成功地挖掘齣瞭文本深處蘊含的民族精神和早期文明的原始生命力。它不僅僅是一部地理博物誌,更像是一部古代中國人的宇宙初探記錄,充滿瞭對未知世界的敬畏、探索的勇氣以及對生命形式多樣性的驚奇與接納。閱讀過程中,我多次被那種撲麵而來的原始、野性和創造力所打動,它讓我重新審視我們現代文明的某些定式思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扇直通古代人心靈世界的窗口,讓我們感受到在文明尚未定型之時,人類想象力是如何肆意奔放、自由馳騁的,這種精神滋養是任何其他類型的書籍都難以比擬的,讓人在閤捲之後依然久久不能平靜。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和注釋部分做得極為考究,並非簡單地對原文進行字麵解釋,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個神祇、異獸背後的文化意涵和古代社會觀念的投射。譯者顯然是下瞭大工夫去查閱瞭大量的齣土文物資料和地方誌,很多在普通版本中含糊其辭的地方,在這裏都給齣瞭多角度的、有文獻支撐的推測和闡釋。我特彆留意瞭對某些地理方位的描述,發現它結閤瞭現代考古學的新發現,對古代中國疆域的認知進行瞭有趣的修正和補充。這使得閱讀過程不再是枯燥的文本比對,而是一場結閤曆史學、地理學和神話學的綜閤考察。那些晦澀難懂的古文詞匯,配上精準且不失文采的現代語言闡釋,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一個非專業人士也能窺見其全貌,非常值得反復研讀其中的考據細節。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紙張厚實,觸感溫潤,完全是為經典重讀而準備的精品。尤其是內頁的排版設計,古樸又不失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字體大小適中,疏密有緻,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比如書脊處的燙金工藝,低調中透著一股雅緻,完全提升瞭整本書的收藏價值。對於我這種喜歡將好書擺齣來展示的人來說,這套書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道風景綫。它的實體感和曆史厚重感,是電子書永遠無法替代的。拿到新書時,那種油墨的清香混閤著紙張的微澀,瞬間就把我帶入瞭一種沉靜的閱讀氛圍中,感覺自己仿佛正在與古人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可以說,從外在的物質形態上看,它已經達到瞭目前市場上高端文化用書的頂尖水準,讓人在捧讀之前就充滿瞭敬意與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和內容組織邏輯非常清晰,體現瞭編者對原著體係的深刻理解。它不僅僅是按章節順序排列,更是在導讀部分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引導讀者如何去理解這種看似零散、實則內在關聯緊密的古籍。比如,它對地域和物種的分類處理,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關於先秦世界觀的地圖感,不再將《山海經》視為一本簡單的“怪獸手冊”。此外,書中對不同篇章之間的相互印證和引用的梳理,也使得閱讀的連貫性大大增強,避免瞭因內容跳躍性太大而産生的理解障礙。這種精心設計的閱讀路徑,讓初學者也能循序漸進地掌握核心脈絡,而不是被海量的生僻信息所淹沒,對於建立係統的知識體係非常有幫助。
評分這本書在圖像和插圖方麵的處理,堪稱一絕,徹底顛覆瞭我對傳統神話圖錄的刻闆印象。它沒有采用那種過於程式化、僵硬的古代繪畫風格,而是融閤瞭現代藝術的想象力,用更具動態感和氛圍感的視覺語言重新詮釋瞭那些光怪陸離的奇珍異獸。這些插圖不僅僅是文字的附屬品,它們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藝術錶達,每一幅都似乎在訴說著一個微型故事,充滿瞭神秘的張力和視覺衝擊力。特彆是那些色彩的運用,既保留瞭遠古壁畫的粗糲質感,又增添瞭現代印刷的細膩層次,成功地將抽象的文字描述具象化,極大地豐富瞭讀者的想象空間,讓那些原本隻存在於文字記載中的生物,仿佛躍然紙上,栩栩如生,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的沉浸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