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啦,值得收藏~~~~~
评分编者用心如此,希望于读者有益;但因水平所限,缺点实多,切望同行和读者予以指正。
评分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很不错的学习资料。
评分郭预衡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他治学勤奋,研究范围广泛,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特别是散文史研究方面成就卓著,见解精深;在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鲁迅研究方面也取得不凡的成就。他治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将“旧学”与“新学”加以融会贯通,既有深厚的“旧学”的功底,又有当代新的理论修养。早在余嘉锡、陈垣等先生的指导下,郭先生就非常注重文献的考证,每涉及到古代作家作品,必尽量全面地翻检其第一手资料,做到论必有据。后又接受历史唯物辩证法等新理论,能以此对所掌握的史料进行更深入的阐释,既不尚空言,又观点鲜明。从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就开始了以《战国策》为代表的古代散文的研究。六十年代以后,他和刘盼遂先生共同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陆续发表了《千古文章重白描》、《略谈我国的散文传统》和《汉语文章的两大特征》等一系列论文,揭示古代散文的传统和特征。又发表《精神解放和文章的变迁》等文章,探讨中国散文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并对大量的古代作家作品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他用十余年时间撰写了三卷本150万字的《中国散文史》,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体大思精的古代散文通史,其体例之精深、观点之鲜明、思路之缜密、材料之翔实、文字之优美,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填补了古代散文研究的空白,并于2002年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钟敬文先生誉之为“散文有史,创建首推君”。
评分好书啊,好好看看,内容丰富,容易读懂,好好哦
评分郭预衡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成就斐然。主要著作有《古代文学探讨集》(北京师大出版社1981年)、《历代散文丛谈》(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中国散文简史》(北京师大出版社1994年)、《明清散文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专门与博识》(华文出版社1998年)、《中国散文史》(三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中国散文史长编》(上下册,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郭预衡自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等。主编有《中国历代散文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中国历代散文选注》(六卷本,岳麓书社1998年)、《唐宋八大家文集》(十卷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唐宋八大家文钞译注》(四卷本,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等。尤以主编并亲自参与撰写的原国家教委“七五”规划系列教材影响最为广泛,它们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五卷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年;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六卷本,湖南出版社1995年;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史》被教育部1999年行文定为向全国推荐教材,同年又获华东地区古籍特等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以其新颖而实用的体例获得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由以上诸多著作组成的《整体建构多层面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教材》2005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还在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二十二卷本的《中国通史》中撰写了很多有关文学的章节。
评分【释义】:1.指卷帙繁多的书籍。 2.撰写编年史前﹐先行搜集资料﹐按次排列。称为"长编"。宋司马光编订《资治通鉴》﹐先成"长编"﹐然后删定成书。南宋李焘编订北宋九朝编年史﹐谦言不敢续《通鉴》﹐名为《续资治通鉴长编》。后亦指汇集资料有待删订撰写成书的其他著作的草稿本。
评分 评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3》为配合《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3》为第三卷,包括“宋辽金编”和“元编”两部分,内容包含宋辽金代和元代文学史的纲要及纲要引据的材料(包括史实、作品和评述材料),引据材料精确并注明出处,在必要的地方还加以编者的补充说明。内容详实具体,为高等院校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文学史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