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法学教学丛书:中国刑法学教程

高等学校法学教学丛书:中国刑法学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向朝阳 著,向朝阳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418185
版次:1
商品编码:1003817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2-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0
字数:7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刑法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学体系中重要的部门法学,是普通高等学样法律专业主干课程。刑法学以我国刑法为研究对象。不断有吸收了我国最新的立法内容、刑事司法实践经验以及学术研究成果,不仅是刑法学内容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教材的需要。
  本教材以1997年修订刑法典为基本依据,吸收了国家立法机关最新的立法内容及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内容,参照并借鉴了相关教材的体例与内容,采取了刑法学理论中比较通行的编排体例与观点,力求比较全面、正确地阐述刑法学的原理和基本知识。同时,鉴于刑法学内容宠大,为便于学习,本教材的编写力求简明扼要,注意对各类具体犯罪的分类,对刑法分则中各类犯罪,根据实践的需要进行了详略不同的论述,以便重点突出但又不失完整。全面、准确、简明是本书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法学教学丛书:中国刑法学教程》以1997年修订刑法典为基本依据,吸收了国家立法机关最新的立法内容及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内容,参照并借鉴了相关教材的体例与内容,采取了刑法学理论中比较通行的编排体例与观点,力求比较全面、正确地阐述刑法学的原理和基本知识。同时,鉴于刑法学内容宠大,为便于学习,《高等学校法学教学丛书:中国刑法学教程》的编写力求简明扼要,注意对各类具体犯罪的分类,对刑法分则中各类犯罪,根据实践的需要进行了详略不同的论述,以便重点突出但又不失完整。全面、准确、简明是本书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编 型法总论
绪论
第一章 刑法概述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
第二节 刑法的本质与功能
第三节 刑法的创制与发展
第四节 刑法制定的根据与任务
第五节 刑法的体系与解释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第三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第四节 罪刑相适应原则
第五节 刑法的其他基本原则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四章 犯罪概述
第一节 犯罪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第五章 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沿革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
第三节 犯罪构成的要件和分类
第四节 犯罪构成的意义
第六章 犯罪客体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述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种类
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第七章 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的概述
第二节 危害行为
第三节 危害结果
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
第五节 时间、地点和方法
第八章 犯罪主体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
第二节 刑事责任年龄
第三节 刑事责任能力
第四节 特殊身份的犯罪主体
第九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 犯罪故意
第三节 犯罪过失
第四节 犯罪日的与动机
第五节 意外事件
第六节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第十章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第一节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概述
第二节 正当防卫
第三节 紧急避险
第四节 其他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第十一章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第一节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概述
第二节 犯罪既遂
第三节 犯罪预备
第四节 犯罪未遂
第五节 犯罪中止
第十二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第十三章 单位犯罪
第一节 单位犯罪概述
第二节 单位犯罪的概述和构成特征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十四章 一罪与数罪
第一节 一罪与数罪的区分
第二节 非数罪的若干情况
第十五章 定罪
第一节 定罪概述
……
第二编 刑法各论
后记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生命在于坚持!

评分

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它的实施就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的强力部门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3]

评分

我一直都相信,你从未离开过我,从那个微笑开始,深入骨髓。那句话,一直未曾也未来得及对你说的那句,直到现在,未曾消退。

评分

我看了这本书籍很好,有不错的感想。认真学习了这本书,给我几个感受

评分

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评分

坐于案旁,爬满心阶的思绪充盈着舒展不开的眉头,有种痛的感觉在心痕上滑落,迷失了我的双眸。用心地整理着那些散落在脑海中的记忆碎片,依稀的身形里清晰着你那一张浅笑的脸。

评分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2]

评分

法律的最终作用。就是维护秩序。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