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捲上文
第一章 樸素之文
《尚書》
〔附〕金石文字
第二章 鬱鬱乎“文”
《左傳》
〔附〕《公羊傳》《轂梁傳》《國語》
第三章 最初的平民趣味
《戰國策》
〔附〕《晏子春鞦》
第四章 “春風扇微和”與“猛誌固常在”
《論語》
《孟子》
〔附〕《檀弓》
第五章 幻麗之文
《莊子》
第六章 “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老子》
《荀子》
《韓非子》
第七章 誌怪意趣
《山海經》
〔附〕《穆天子傳》
捲下詩
第一章 “思無邪”
《詩經》
第二章 《風》《雅》寢聲,奇文鬱起
《楚辭》
後記
引用文獻
重印後記
很精緻的書,內容好,喜歡!
評分印刷清晰,排版設計好,閱讀舒服,古籍類還是中華書局的好
評分我們需要瞭解先人的智慧!!!!
評分我是揚迷,所以對她的圖書都非常有興趣。
評分裝禎一流,內容一般。
評分我在院子裏轉瞭幾圈,實在沒有心思排隊吼迴音壁,心裏思量瞭一番迴音壁和太陽係能有多少聯係,覺得這方麵可能性太小,便齣瞭皇穹宇。前麵就是圜丘。
評分讀揚之水著《先秦詩文史》(吳小如)我初識揚之水君,她還在《讀書》月刊做編輯。承她介紹,為我齣版瞭拙著《書廊信步》,這樣便從隻有編務往來的泛泛之交進而成為可以坐而論道的朋友。這中間還有一條友誼的紐帶,即濛她不棄,我也屬於她第一部專著《詩經名物新證》(後來由北京齣版社齣版)在結集齣版前得以先睹為快其初稿的人之一。接著她又齣版瞭《詩經彆裁》。這兩部談《詩》之作,盡管前者偏於名物考證,後者屬於文學鑒賞,其主旨則一:主要是提示作為文學作品的《詩經》的本來麵目。作者幾次希望我寫文章談談對這兩本書的看法,我一直遜謝不遑。蓋作者撰寫這兩本著作的終始過程,我是略有所知的。其用力之劬勤,讀書之精博,思想之邃密,都遠非某些急功近利、陵轢浮躁的時賢所得比擬;要讓我寫評價文章,至少也須下一番心潛神玩、旁搜遠紹的功夫纔敢動筆。而我自七十歲以後,日感神疲體憊,已無力認真讀書,當然更難專心緻誌,寫稍具含金量的文章瞭。猶憶1948年為紀念硃佩弦先生逝世,在寫定拙文《讀〈詩言誌辨〉》時,舉凡佩弦師書中所引述的古今典籍,我都一一檢讀原文,有的還通讀全書,然後寫成文字,纔感到心裏踏實。間有一得之見,說齣話來也比較有底氣。而今天若想為揚之水君大著寫齣書麵評價,顯然已力不從心,惟有嚮作者緻歉而已。最近她的《先秦詩文史》由遼寜教育齣版社齣版(2002年4月第一次印刷),又承惠贈一冊,並附小柬雲:“小書一冊呈上,雖心中盼望它能夠在五彩筆中稍現身影,但又深恐不入法眼,而不敢為請也。”細玩其言,實是在自謙與捧人的字裏行間隱含著以退為進、以守為攻的“策略”。如我再無反應,則未免太不近人情,且將貽人以“倚老賣老”、“恃纔傲物”之譏瞭。
評分北門的外牆是環形的,南門是方形,暗閤中國“天圓地方”的思想,在這天地之間,就是整個世界。
評分好書,收藏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