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西方成功傢庭教育讀本
原 價:39.80元
作者:(美)麥加菲,張建威,十一的
齣版社:新世界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802285446
字數:230000
頁碼:30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22kg
編輯推薦
影響美國近一個世紀的教子書,人類齣版史上第三大暢銷書,親子共讀(0-18歲)。
這本書自美國19世紀齣版以來,至1920年的75年時間裏。印數超過瞭1.22億,被當時的《齣版周刊》評為“人類齣版史上第三大暢銷書”。它不僅影響瞭美國的教育事業,同時也影響瞭美國學生的倫理道德。同樣,它也會以不可阻擋的力量影響著中國的傢庭和各色群體的中國的讀者們。
內容提要
有瞭健康的身體而沒有健康的人格,那也算不上一個健全的人。一個處在睏境裏的人,當他需要幫助時,你應該怎樣做呢?對待一隻受傷的動物你將去如何做呢?對於美好的大自然我們是去愛,去欣賞,還是去破壞呢?對待一個有不良影響的事情,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我們對弱小的群體應該怎樣去幫助?在生活中我們將如何麵對我們的睏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嚴格要求自己?在求知上我們將如何去取得知識?這些問題都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一個地閃現齣來。那麼我們將如何去幫助孩子麵對這些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呢?這本書就是讓大傢嘗試著去一一地解決這些難題。作為沒有做好準備的傢長,你完全可以在這裏補上這一課,同時也可以給你還沒有長好翅膀的孩子補上這一課。
目錄
章 讓孩子靠自然近一些
夏天
歡樂的黎明
葉兒與風兒
大雪
蜂鳥的性情
葉之吟
浪花的任務
英格蘭的雲雀
坐雪犁的一次經曆
約翰尼看見的場鵝毛大重
有趣的冰山
種子的播種與運輸
約塞美蒂瀑布
第二章 教會孩子怎樣去愛動物
懷特的兩隻狗
老人和鳥兒
讓鳥兒自由
雪鳥的歌唱
詹妮和馬
威廉和獅子
老虎事件
勞動者魚鷹
小邦思和威利
王鳥
剪羊毛的趣味
機敏的猴子
“純潔”的小白貓
捕鼠高手
可愛的水獺
小鹿
流浪者鵪鶉
第三章 告訴孩子正直和誠實是一種好品質
兄弟
弗瑞德的小摺刀
可敬的寡婦和商人
狼真的來瞭
男孩彼得
被打破的玻璃窗
哈裏兄妹
小證人愛米麗
小富蘭剋林
男孩和農場
托馬斯和詹姆斯
管“閑”事
蘇珊和王冠
阿爾弗雷德大帝
第四章 勤奮和友愛會給孩子創造價值
修城堡
小擦鞋匠
沙漏的啓示
戴維的麻煩
勤奮的迴報
自己財富的建築師
勞動技能
小老師
小古斯塔娃的早餐
木棍的啓示
山的迴音
多替彆人著想一點
小麵包裏的銀幣
蘇薩和狗
珍責的硬幣
一隻驕傲的小雞
小哈瑞和弗裏斯剋
在母親墓前
第五章 堅毅勇敢是孩子必備的素質
黑暗並沒傷害你
小男孩和雪球
勇敢的“膽小鬼”
哈裏和“可怕的怪物”
堅持再試一次
勇敢的鷹
不知道還有“失敗”這個詞
春天裏的快樂鳥
泰然的女主人
逃齣礦井
第六章 要孩子掌握同情和善良的度
盲人感激誰
我的同情數額
母子重逢
開心的日子
手因何而美麗
祖父的“神奇”故事
布斯和貓
花園裏的難忘時光
誰先
為誠實商人的證明簽字
第七章 每個孩子都要有自尊和自律的修養
逃學
瑪麗和洋娃娃
貪吃的勞拉
鬧鍾與職責
做自己脾氣的主人
競爭對手
誤點的代價
水上危機
玫瑰的刺
第八章 如何讓弦子學會處世和與人交往
在溫馨的壁爐邊
狡猾的老狐狸和鴨子
太陽和風的爭吵
機靈的蝙蝠
羅布與查理
教堂的鍾和日晷
初次飲酒和酒鬼
小埃美的幻想
敢於說“不”
魯莽的小傢夥
馬車的故事
快樂的黃金法則
一條我沒釣到的魚
宣布壞消息的絕招
第九章 讓孩子把求知和思考變成一種習慣
思考的力量
工作與休息
“目標”讀書法
跳舞的風箏
知識就是力量
棒的大腦配色
太陽的能量
梨、桃子和人
韶華虛度的結局
哥倫布的高貴品質
第十章 讓孩子懂得從生活中去尋找快樂
幸福之傢
兒時的溫馨傢庭
瑪麗的一天
做個生活計劃
保持愉悅之心
隻怕遲瞭一分鍾
哈瑞的32000美元
喬治和野草莓
神奇生命旅程
小羅伊“牧羊”
泡泡的顔色
桔子天平
新年祝福
兒童的力量
作者介紹
威廉·H.麥加菲(1800—1873),美國教育傢威廉·H.麥加菲,1800年齣生於賓夕法尼亞州,1826年畢業於華盛頓大學傑斐遜學院。他曾擔任過邁阿密大學語言學教授。俄亥俄大學校長。自1845年開始任弗吉尼亞大學道德哲學教授。他還協助組建瞭俄亥俄州公立學校體係。 1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在語言的運用上,展現齣一種近乎古典的精準和剋製,但同時又充滿瞭現代的洞察力。它的遣詞造句,毫不浮誇,但每一個詞語都像是經過精心打磨的寶石,準確地卡在它應該在的位置上,發齣恰到好處的光芒。我尤其欣賞作者對復雜情緒的處理方式。它不會用大段的心理學術語去解釋“焦慮”或“滿足感”,而是通過一係列極具畫麵感的意象來傳達——比如將“猶豫”比作“霧氣彌漫的渡口”,將“決心”描述為“被風吹直的船帆”。這種象徵性的錶達,讓抽象的情感瞬間變得可觸摸、可感知。它教會瞭我,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給自己的內心活動貼上標簽,隻需要更細膩地去察覺和描述它們本身。這種文學性的深度,使得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心靈雞湯”範疇,具備瞭可以反復品讀的價值,每次重讀,都會從不同的措辭中挖掘齣新的層次。
評分坦白講,這本書的結構和敘事邏輯,初看之下有些跳躍,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迷人的“漫無邊際”。它不像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指南,倒更像一本精心編排的剪貼簿,每篇文章都是一個獨立的小窗口,展示著不同的生活片段或思想火花。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頁會把你帶到哪個時空的角落,也許是某個遙遠的北歐小鎮的極簡主義哲學,轉眼間又跳躍到瞭某個古老東方的園林藝術中對“留白”的理解。這種不拘一格的編排方式,一開始確實需要我調整閱讀習慣,但一旦適應瞭,就會發現其中的妙處——它強迫你的思維保持開放和流動性,避免瞭任何單一思想框架的束縛。每次閱讀都是一次小小的探險,我必須自己去建立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片段之間的內在聯係,這極大地激發瞭我的主動思考。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拋齣足夠多的優質問題和視角,讓我自己去拼湊屬於我的“意義地圖”。
評分從裝幀和排版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處理簡直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它大量使用瞭留白,頁邊距寬闊得讓人心生敬意,仿佛每一行文字都被給予瞭足夠的呼吸空間。紙張的選擇也極為考究,那種略帶粗糲感的米白色紙張,觸感溫暖而不反光,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疲勞。而且,書中穿插的那些幾乎不引人注目的插圖——它們不是傳統的裝飾畫,更像是速寫或素描,筆觸輕盈,內容往往是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定格,比如一把靠在牆邊的梯子,或者一隻被遺忘在窗颱上的茶杯。這些視覺元素與文字內容形成瞭一種微妙的共振,它們從不喧賓奪主,而是像低語一樣,強化瞭全書那種追求樸素、迴歸本真的基調。這本書的設計哲學,本身就在無聲地詮釋著它所倡導的生活態度:少即是多,品質勝於數量。這本書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對生活品味的宣言。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怎麼說呢,簡直就是一股清新的山澗溪流,帶著一種讓人心神寜靜的魔力。我翻開第一頁時,原本煩躁的心緒立刻被那種舒緩的節奏包裹住瞭。它沒有那種生硬的說教腔調,更像是鄰傢智慧長者在爐火邊娓娓道來的故事。作者對於生活細節的捕捉能力,真是讓人嘆為觀止。比如,它描繪清晨陽光穿過薄紗窗簾灑在木地闆上的那種光影變化,細緻到仿佛我能聞到空氣中塵埃被光綫照亮後特有的味道。那種對“日常美學”的強調,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習以為常的那些瑣碎時刻。我發現,這本書的重點似乎並不在於教你如何“成功”,而在於教你如何“生活”得更有質感。它讓我停下來,真正去感受那些平日裏被我匆忙略過的瞬間,比如咖啡滴落的聲音,孩子安靜閱讀時的呼吸節奏。讀完一個小章節,我常常需要閤上書本,花幾分鍾時間去迴味那種滲透在文字中的寜靜與自洽。這種體驗,不是那種知識灌輸,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浸潤,像是一次深度的冥想,讓人由內而外地感到放鬆和被滋養。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對“自我邊界”的探討。它並沒有鼓吹那種極端的個人主義,但它對“如何清晰地界定自己是誰,以及不為誰負責”這件事,有著極其深刻且溫和的闡述。作者似乎很擅長描繪那些微妙的人際互動中的拉扯與妥協。例如,書中有一段關於“傾聽”的描述,它清晰地區分瞭“接收信息”和“承擔他人情緒”之間的鴻溝。讀完後,我纔意識到自己過去常常在不自覺中,為彆人的情緒波動背負瞭過多的責任。這種“去依附化”的引導,不是以一種對抗的姿態齣現,而是通過展示那些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是如何處理與外界的關係,來自然而然地引導讀者。它讓我明白瞭,真正的強大,在於溫柔地拒絕那些不屬於你的“份內事”,從而將精力集中在真正能滋養自己的領域。這種邊界感的塑造,比任何直接的教條都來得有效和持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