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黄氏书类似的有台湾学者薛作云《唐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年),该书也是以整个唐代地方行政机构为研究对象,全书分十一章,论述了地方科举制度、人事制度、监察制度、军政制度、财政制度、教育制度、司法制度和地方交通制度。可以看出薛书的研究较前者更近一步。此后研究趋于细化,未见有以唐代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成果。
评分 评分购物很满意,物流很快。
评分 评分南开大学的基层社会政治史研究的传统下的产物
评分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发货快,质量有保证。
评分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概念界定 三 研究概况与存在的问题 四 本书的创新点、不足及框架结构第一章 唐代县令问题研究 一 唐代县令任期变动问题研究 (一)唐以前朝代县令任期概述 (二)唐代县令任期的变动 (三)唐代县令任期变动的原因 (四)唐代县令任期变动的影响 (五)余论 二 从唐代社会背景看县令选授问题 (一)唐前期“重内官轻外官”与县令选授的轻视 (二)唐后期中央与地方对县令选授权的争夺 三 唐代县令地域个案研究——以京兆河南两府京畿县令为中心 (一)唐代不同时期河南府所领县数之考订 (二)京畿县令的地位与职掌 (三)京畿县令出身分析 (四)京畿县令迁转途径 (五)从京畿县令的迁转看唐后期内外官轻重问题第二章 唐代县佐官之丞簿尉研究 一 “通判县事”——县丞研究 (一)唐以前朝代县丞的设置 (二)唐前、后期县丞设置的变动及其原因 (三)唐代县丞的职掌及行政地位 (四)唐代县丞的兼摄判与差出现象及对县政的影响 (五)唐代县丞在官僚系统中的迁人与迁出途径 二 “付事勾稽”——县主簿研究 (一)唐以前朝代县主簿设置 (二)唐代前、后期县主簿设置及变动原因 (三)唐代县主簿的职掌及对县政的影响 (四)县主簿出身多样化与迁转特殊性 三 “亲理庶务”——县尉研究 (一)唐以前朝代县尉的设置 (二)唐代县尉的设置及后期变动所体现出的自身特点 (三)唐代县尉的职掌、兼任与差出及对县政的影响 (四)从统计数据看县尉的来源与迁转 四 余论:隋唐时期县僚佐体制的形成与影响第三章 唐代县官与胥吏之关系 一 唐代县级胥吏的设置与管理 二 胥吏在县级官府中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三 唐代县官对胥吏的制约 四 影响县官与胥吏制约关系的社会因素第四章 唐代县级官府对科举制作用及演变 一 唐前期县学创办及其对科举制的作用 二 唐前期县级官府在乡贡选士中的作用 三 唐后期县级官府对科举制作用的衰弱 (一)县学衰落及逐渐脱离官学系统 (二)乡贡选士中县级考试有名无实 (三)士人人幕对县与科举关系的影响第五章 唐代基层中“乡”的行政地位及作用 一 关于唐代“乡”行政地位及作用讨论 二 唐代“乡”实际存在与里正成为“乡”级行政执行者 (一)唐代官文书运作中“乡”与里正的地位与作用 (二)秦汉以来“乡”所具有编户齐民、征收赋役功能依然存在 三 乡级长官由乡正长转变成里正的原因分析 (一)符合秦汉以来中央政权加强基层控制的实际需要 (二)村坊制度确立后里正行使乡级行政成为可能第六章 唐代县级官府对乡里的控制与调适 一 唐前期县级官府对乡官里吏的选授与管理 (一)唐代县级官府对乡官里吏的选授 (二)唐代县级官府对乡官里吏的管理 二 中唐以降乡里社会转变与控制方式的调适 (一)唐代从乡官制到户役制的变化 (二)县级官府乡里控制方式的调适第七章 唐代地方诸势力对县级官府的影响与干预 一 军将武人势力的影响与干预 二 豪右阶层的影响与干预 三 宦官势力的影响与干预 四 地方士人的影响与干预 五 其他官员权贵的影响与干预 六 地方势力影响与干预县级官府的几个特点结语附录 唐京兆府领京畿县令一览表 唐河南府领京畿县令一览 唐代县丞一览表 唐代县主簿一览表 唐代县尉一览表参考文献后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