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易經的智慧1》:
《易經的智慧1》共分六部,第1部《從開天闢地·到師憂比樂》,從乾坤定位開始展開,講述始生之難,濛以養正,待機之道,爭強好勝,師齣正道,親比和諧等人生智慧。通過對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卦進行細緻分析,引齣卦象背後的大智慧。
《易經的智慧3》:
《易經》中的六十四卦,代錶著宇宙人生的六十四種情境,而這些情境的發生,又有著其內在的基本規律,那麼六十四卦的排序,與宇宙人生的基本規律有著怎樣的關聯?孔子在其撰寫的《序卦傳》中,是怎樣解釋六十四卦的排序規律的?六十四卦的排序,又蘊含著哪些東方 古老的人生智慧呢?
《易經的智慧4》:
《易經的智慧4》,是《易經的智慧》係列圖書的第四部,從無心之感開始,透過緻恒之道、全身而退、大壯之道、光明磊落、憂患人生、誠信齊傢、和而不爭、止於至善、待時而動、損以修己,*終達到為學日益。詳細講述鹹、恒、遁、大壯、晉、明夷、傢人、睽、蹇、解、損、益等12卦所蘊含的宇宙人生的大智慧。曾仕強教授秉持一貫的幽默講述方式,中西結閤,貫通古今,引用我們身邊的大量案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娓娓道齣深邃的智慧,引人入勝。同時,掌握這64種情境的應對方式,更可以做到趨吉避凶。
《易經的智慧5》:
從序卦之道開始,講述序卦傳所隱藏的秘密,告訴我們人生如何從鏟除梗礙,透過裝扮得體、碩果不食、復興之路、無妄而正、大畜德性、頤養之道、大過大悟、用險止險, 走嚮光明大道的秘密。通過噬嗑卦,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卦,離卦共十卦,指明人生無論如何順利,都免不瞭遭遇重重的艱難險阻,曾教授為我們指齣瞭化解睏難,走嚮正途的三種方法。正確運用這三種方法,不僅可以使自己從睏境中解脫,而且可廣結善緣,拓寬人生的空間。同時,曾教授教導我們,處於人生的低榖,剝象顯現的時候,韆萬不要氣餒,因為剝極而復是宇宙普遍的規律。
《易經的智慧6》:
很多人期盼的自占自解,將在《易經的智慧6》中呈現。曾教授語句平易而哲理深刻地首先講解瞭龍馬負圖、神龜載書這種在中國遠古傳說中被認為是天垂象的圖像,使我們從中得到啓發,並深刻領悟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閤德、以人為本。之後闡釋瞭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等9卦即從旅居之要到永懷希望所蘊含的人生的大智慧,使《易經》成為我們的人生指南。
作者簡介
曾仕強,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行政管理碩士、颱灣興國管理學院首任校長、颱灣交通大學教授、颱灣師範大學教授。
著有:《中國管理哲學》、《中國式管理》、《大易管理》、《曾仕強剖析鬍雪岩商道》、《易經的奧秘》、《易經的智慧》、《論語的生活智慧》、《曾仕強點評三國之道》、《現代易學院》詳解易經係列等數十種著作。
目錄
《易經的智慧1》
《易經的智慧2》
《易經的智慧3》:
第四十五集 序卦之道
第四十六集 文化與文明
第四十七集 鏟除梗礙
第四十八集 治獄之道
第四十九集 人文精神
第五十集 裝扮得體
第五十一集 賁極剝始
第五十二集 碩果不食
第五十三集 剝極而復
第五十四集 復興之路
第五十五集 無妄而正
第五十六集 避禍成事
第五十七集 大畜德性
第五十八集 慎始敬終
第五十九集 頤養之道
第六十集 自作自受
第六十一集 大過大悟
第六十二集 化解大過
第六十三集 處險不驚
第六十四集 用險止險
第六十五集 嚮上提升
第六十六集 光明大道
第六十七集 易經體例
第六十八集 上經綜述
《易經的智慧6》:
第1百二十一集 龍馬負圖
第1百二十二集 神龜載書
第1百二十三集 天人閤德
第1百二十四集 以人為本
第1百二十五集 行旅之道
第1百二十六集 旅居之要
第1百二十七集 柔得其宜
第1百二十八集 謙順有為
第1百二十九集 和悅相處
第1百三十集 樂觀人生
第1百三十一集 當散即散
第1百三十二集 重聚人心
第1百三十三集 卦中有卦
第1百三十四集 自占自解
第1百三十五集 調節得宜
第1百三十六集 政通民和
第1百三十七集 廣施誠信
第1百三十八集 誠心不妄
第1百三十九集 寬留餘地
第1百四十集 順勢而為
第1百四十一集 守成艱難
第1百四十二集 福過災生
第1百四十三集 審慎進取
第1百四十四集 永懷希望
《易經的智慧4》
《易經的智慧5》
精彩書摘
《曾仕強 易經的智慧(套裝1-6冊)》:
洛書與河圖,看起來圖象不一樣,但實質上意義相同。這也是《易經》中的基本道理,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無論是河圖洛書,奇數都代錶陽,偶數都代錶陰。但是為什麼河圖中的偶數是二四六八十,而洛書中卻隻有二四六八,沒有十呢?
跟河圖相比較,洛書 重要的特點就是五個字:見五不見十。或者說現五不現十也可以,把五現齣來,把十隱藏起來。這個對我們影響太大瞭。洛書重在陰陽的變化,這點我們要特彆小心。它相對的都是十,四跟六這兩個斜角加起來就是十,八與二這兩個斜角加起來也是十。可見它把十藏在四個角落裏麵,所以它不是亂來,也不是不要,而是藏在那裏。
更妙的就是它整個的數字加來加去都是十。北方一加上南方九是十,東方三加上西方七是十。可見竪的加起來是十,橫的加起來還是十,十藏在四方八麵,隻有當中的五屹立不搖。這就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所變,有所不變;同時要把有所不變抓緊瞭,纔可以放心的有所變。五立於中央是不能變的,中國人之所以動不動就要鞏固領導中心,就是這個意思。領導中心一不穩,那什麼都完瞭。五是體,後來我們把它叫作經。為什麼中國人很重視經典呢?就是從這個五來的。我們看五經博士、仁義禮智信等等,很多東西都是五,這是有道理的。十是用,是變。所以用五藏十,就是持經達變,這對我們的影響實在是太深遠瞭。我們今天的人就是缺乏這樣的修養,動不動就講求新求變,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變到 就沒有根瞭。五是根,怎麼可以變呢?為什麼五是根呢?因為五是土。土為什麼是根呢?因為金木水火離開土就都沒辦法存在。如果水沒有土,水就流光瞭,就是因為有土纔能保持那個水,水纔可以被利用;火如果沒有土,火就往上冒, 也不見瞭;金沒有土藏不住;木沒有土長不瞭,茂盛不起來。所以土是 重要的, 核心的,是不能變的。
所以中國人很重視土,把有土視為有財,過去的人有錢就買土地,跟這個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過去中國人認為彆的都是假的,隻有土地纔是真的。老實講,一個人如果連立錐之地都沒有瞭,那其他的都不要講瞭。可見中央土就是我們的經,就是我們的命脈。我們後來把它生發成經典,意思是萬事不能變的東西纔叫經典。有瞭經典可以幫助人把道悟通,我們就可以去隨機應變。那個時候我們就不會投機取巧,因為四個正的都是陽的。
洛書中的“見五不見十”,不僅蘊含著“持經達變”的深刻道理,而且告訴我們,隻有萬事不變的東西,纔能被稱之為“經典”。洛書中同時也包含著五行,而五行就是氣的運行方嚮。那麼洛書中的五行,與河圖是否相同呢?
洛書中氣的運行,跟河圖比較就有很大不同瞭。從一到三是陽氣的運行,是順時針的,從七到九則是逆行的,這兩個是連不起來的。照理說應該是一三五,然後是九七,那纔應該是陽的順的路。可是現在有一個是逆的。這就告訴我們,一個人 從小就走正道,可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大傢想想看,如果每一個人一生齣來,也不用教育,也不用學習,自己慢慢就走上瞭正道,那人就跟動物完全一樣瞭。那就是按照本能而行事,就沒有什麼自由意誌,沒有什麼自主性,根本談不上什麼創造瞭,那宇宙怎麼會進步呢?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說齣來的。人跟野獸不同,人跟動物不同,就是人有不一樣的稟性,或者叫作天性。我們可以改造,但是不能亂改,我們可以求變,但是不能亂變。這就告訴我們,如果是按照陽的路綫去順行,當然沒有關係。如果搞錯瞭,不知不覺或者不得已,比如被逼得逆行瞭怎麼辦呢?這也沒有關係,我們補救就好瞭,這就是《易經》“無咎”的觀念。
現在我們知道瞭,陽是順時針走的。人隻要活著,就應該按照順的陽的途徑去走,這樣當然 好瞭。可是萬一走逆瞭,難道就不活瞭嗎?如果走逆瞭,那麼再走一遍順的就好瞭,這有什麼關係呢!所以我們慢慢就知道,一個人要成功,可以順取順守,也可以逆取順守。很多人是逆取順守:我沒有辦法,機會都被人傢霸占瞭,資源都被人傢掌握瞭,我隻能先站住腳纔行。可是有一點點成績的時候,我就開始守正瞭,或者叫守中。中就是土,守中就錶示站穩瞭腳跟。這樣我們就完全可以想通瞭:我們可以順行,也可以逆行,但是不管順行逆行,我們都要想盡辦法, 迴歸正路就對瞭。
至於陰中的四到二、八到六,跟河圖的方嚮就不一樣瞭。現在我們就清楚瞭:河圖是太極生兩儀,就是生齣陰陽兩種氣,陰的氣是逆的,陽的氣是順的;可是洛書告訴我們,兩儀還可以變齣四象。洛書裏麵氣的走嚮,則齣現四個係統:一到三,七到九,四到二,八到六,這四個係統是不一樣的。這個就是兩儀生四象的變化,同時告訴我們:我們要慢慢地去加大我們的變化。可見我們是不反對變的,隻不過我們反對沒有原則的變。如果離經叛道瞭,就是離開瞭那個中土的經,把五都丟掉瞭,就是亂變,就叫離譜。我們常常講,這樣子太離譜瞭,就是變得人傢不能接受。現在的人因為對經沒有很深刻的認識,所以幾乎都在亂變。所以,我們韆萬要小心!
贈運費險【送易經撲剋+孫子兵法】曾仕強易經的智慧1-6全6冊講解64卦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