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老子》是道傢學說中極其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中國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由於其在文學領域的崇高地位,因此,學習古代文學往往都離不開對該書的關注。然而,《老子》一書語言艱澀,實在很難理解。為方便讀者閱讀理解,特編輯此書。《老子》不僅給齣瞭注釋,而且還有說解,完全能夠滿足普通大眾的閱讀需要。
作者簡介
方嚮東,男,1954年生,安徽太湖人。師從徐復、錢玄等先生,古典文獻碩士,語言文字學博士。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訓詁學會副秘書長,江蘇語言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先秦兩漢文獻,發錶過論文多篇,齣版過《(賈誼集)匯校集解》等著作5部,獲江蘇省社科三等奬,主持全國高校古籍整理與研究委員會項目4項,多次榮獲校級優秀教學成果奬。
目錄
前言/1
上篇 道經/1
第一章/3
第二章/7
第三章/10
第四章/12
第五章/14
第六章/16
第七章/18
第八章/20
第九章/22
第十章/24
第十一章/27
第十二章/30
第十三章/32
第十四章/34
第十五章/37
第十六章/40
第十七章/43
第十八章/45
第十九章/47
第二十章/49
第二十一章/52
第二十二章/55
第二十三章/58
第二十四章/61
第二十五章/63
第二十六章/66
第二十七章/69
第二十八章/72
第二十九章/74
第三十章/76
第三十一章/78
第三十二章/8l
第三十三章/84
第三十四章/86
第三十五章/88
第三十六章/90
第三十七章/93
下篇 德經/95
第三十八章/97
第三十九章/100
第四十章/103
第四十一章/105
第四十二章/108
第四十三章/110
第四十四章/112
第四十五章/114
第四十六章/116
第四十七章/118
第四十八章/120
第四十九章/122
第五十章/124
第五十一章/126
第五十二章/128
第五十三章/130
第五十四章/132
第五十五章/134
第五十六章/136
第五十七章/138
第五十八章/140
第五十九章/142
第六十章/144
第六十一章/146
第六十二章/148
第六十三章/150
第六十四章/152
第六十五章/155
第六十六章/157
第六十七章/159
第六十八章/161
第六十九章/163
第七十章/165
第七十一章/167
第七十二章/169
第七十三章/171
第七十四章/173
第七十五章/175
第七十六章/177
第七十七章/179
第七十八章/181
第七十九章/183
第八十章/185
第八十一章/188
附錄/190
史記·老子傳/190
莊子·天下篇(節選) /191
主要徵引與參考文獻/193
前言/序言
老子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傳奇人物,關於他的身世,連善於“考之行事”的司馬遷都不大清楚。是老聃,是老萊子,是周太史儋,還是關尹,當代學者多有考證,然而總有捕風捉影之嫌。其實,今天是否能弄清楚,是否要弄清楚已經沒有多大必要,知人論世對老子來說,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他本來就不想人們弄清楚,他什麼也不想說,在關尹令喜的逼迫下,纔說瞭五韆言。而這五韆四百餘字,猶如璀璨的明珠,永遠閃爍著智慧的光輝。如果說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老子的五韆言則足以治宇宙。蘇軾讀蘇轍《老子解》寫道:“使戰國有此書,則無商鞅、韓非;使漢初有此書,則孔、老為一;使晉、宋間有此書,則佛、老不為二。”(《題(老子道德經)後》)這個評價,可以充分說明《老子》在中國文化史和思想史上的價值。
根據左孝彰先生的說法,老子學說研究的對象是自然萬物的總體,要解決的是關於自然總體的最高普遍性問題,一是自然萬物的本根、本原及其普遍的存在形式,二是人的認識與自然萬物的關係,三是自然萬物演化運動的普遍規律。老子哲學是自然主義哲學,又是現實的實用的人本功利哲學。(《老子歸真》,201—202頁)簡單地說,老子的哲學,既是抽象的理性思維,又是具體的治人事天的方法和手段。今日讀老子,可以各取所需,我們可以把它轉化成正確處理自己與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方麵的智慧,尤其對我們今天建設國傢與世界高度和諧的局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一個寶葫蘆,你想它變什麼它就可以變成什麼。這就是為什麼《老子》被讀瞭幾韆年我們今天仍要讀它的原因。
關於《老子》的成書年代,有三種說法,一、早齣說。認為老子在孔子之前。《老子》一書成書於春鞦末年,郭沫若、呂振羽、高亨、張岱年、陳鼓應等持此說。二、晚齣說。認為《老子》成書於秦漢之間或漢文帝之時,顧頡剛、劉節等持此說。三、戰國說。有戰國初和戰國末。王國維、梁啓超、馮友蘭、侯外廬等持此說。(王中江《郭店竹簡(老子)略說》,載《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二十輯)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第三號漢墓齣土瞭帛書《老子》甲、乙本。帛書甲本無避諱,抄寫在劉邦稱帝之前。帛書乙本有避諱,諱“邦”字,抄寫在劉邦稱帝之後。二本同屬漢初,但各有特點,在句型、虛詞、所用古今字、假藉字方麵均有差彆,是當時一般的學習讀本,而非善本。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齣土瞭竹簡《老子》據確認,一號墓主的身份是上士,據說是東宮之師,也就是王子的老師。墓葬的時間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竹簡抄寫的時間應更早一些。據崔仁義的觀點,晚於公元前341年(《荊門楚墓齣土的竹簡(老子)初探》,載《荊門社會科學》1997—5)。從簡本用字看,“亡”錶示“有無”的“無”。“無”雖然在甲骨文中已齣現,但錶示“有無”的“無”主要是“亡”而不是“無”字。戰國末年,“亡”、“無”分傢。從簡本用“亡”而不用“無”說明較早。可以證明,《老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約公元前300年左右)(許抗生《初讀郭店竹簡(老子)》,載《郭店楚簡研究》)根據《莊子·天下》篇已經完整地引用瞭《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以下的六句話,至少可以證明莊子的作者是聽到或看到老子的言論的。
《老子》的主要傳世本,河上公本相傳是漢文帝時河上公注。但唐代劉知幾提齣質疑,今依帛書老子甲、乙本勘校,訛誤甚多,非漢人所為,並晚於魏王弼。王弼本今傳本齣自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底本為明萬曆張子象刻本,參校《永樂大典》與《經典釋文》而刊定,來自宋晁說之所跋,熊剋“復鏤以傳”之翻刻本。今天拿王弼本與帛書本及楚簡本比勘,王弼本明顯是經過整理加工的本子,文筆曉暢,流傳在文人學者與士大夫階層,與河上公本通俗簡要,流傳於道流學子與平民百姓之間不同。
《老子》的注釋,曆代甚多。由於《老子》後來衍生齣道教,所以有依道教教義來注者;由於《老子》中多有論兵,所以有依兵傢來注者;由於《老子》中多言治國,所以有依政理來注者;由於《老子》中多名言警句,所以有依謀略來注者;五韆言不知衍生齣多少萬言,或許畢生專治《老子》,也難以卒讀。
應高等教育齣版社之邀,又鑒於教學《老子》十幾年,談天論人,頗受學生歡迎,時時關注,情有所鍾,心有所得,故欣然應允。又轉而犯難,今日的大學生,古文能力深淺不齊,失之於淺,此書何用?失之於深,此書又何用?於是有釋有引,釋文力求通俗易懂,鑒於《老子》文義玄奧,每章之後略加說解;引文則顧及曆代注傢,挑選一些貼近文義具有代錶性的注釋,按時代先後順序排列,以便讓讀者瞭解其梗概,也藉此提高其文言閱讀能力。為求行文簡潔,引文隻列注傢名,齣處開列於後。從閱讀的角度考慮,楚簡本是節選本,帛書本也有殘缺,訛奪較多,因此以王弼本作底本。至於王弼本與各本存在。的異文,隻挑選一些文義或句法差異大的,不影響意義的虛詞不一一列齣。附錄選取《史記》和《莊子》有關老子其人其書的資料,以供讀者參考。
大學生傳世經典隨身讀:老子(全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