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語錄:陽明傳習錄

象山語錄:陽明傳習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陸九淵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28011
版次:1
商品編碼:1019111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天地人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0-12-01
頁數:315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象山語錄》為陸九淵的多名弟子所記匯編而成。《語錄上》為傅子雲和嚴鬆所記,《語錄下》為周清叟、李伯敏、包揚、詹阜民和黃元吉所記。由於是多人記錄而成,風格不一,又由夾雜瞭許多方言口語,以及一些沒有頭柄的話,使人讀來不免有摸不頭腦的感覺,所以《象山語錄》中許多關於陸九淵思想的材料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

作者簡介

  陸九淵(1139-1193),南宋哲學傢、教育傢,嘗於江西貴溪象山建“精捨’’聚徒講學,學者因稱象山先生。陸氏為“心學”創始人,其易學思想構成瞭心學的根本內涵,他本人也成瞭中國古代易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象山語錄》在言談之間涉及到廣泛的內容,除瞭心學體係自身的概念、方法外,還包括為學的淵源、任務等,既是心學建構的體現,也是心學觀點的運用。

目錄

象山語錄導讀
象山語錄
語錄上
語錄下
陽明傳習錄導讀
陽明傳習錄
傳習錄上
傳習錄中
答顧東橋書
啓問道通書
答陸原靜書
答歐陽崇一
答羅整庵少宰書
答聶文蔚
衰亂濛大意示教主裁判劉伯頌等
教 約
傳習錄下
附錄硃子晚年定論

精彩書摘

  象山語錄導讀
  陸九淵(1139-1193),字子靜,自號存齋,曾講學於貴溪應天山,並將應天山易名為象山(《年譜》),由此又被稱為象山先生。陸九淵一生不重著述,留下的大多是往來書信、單篇雜著及語錄等。陸九淵死後,陸九淵的兒子將其論著編成《象山先生全集》,初為32捲,後陸續增加《語錄》、《年譜》等,成為36捲。在明正德以前,《語錄》係另行,尚未編人全集,但從內容看,它卻較集中地、多方麵地反映瞭陸九淵思想的特徵。
  作為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陸九淵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始終沒有離開理學本身的衍化過程,事實上他的哲學在某種意義上即錶現為對程、硃一係,特彆是硃熹理學的迴應;因此,欲把握其心學,便不能不對其批評對象——硃熹哲學作一考察。
  一、陸九淵心學形成的理論背景
  心、性關係是理學所辨析的重要問題,正是對心性的關注,使理學常常被稱為“心性之學”。在陸九淵以前,二、程(程顥、程頤)和硃熹曾對心、性關係作瞭較為係統的考察。
  在程、硃那裏,心泛指一般的精神活動及精神現象,並與人的感性存在相聯係。二程說:“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二程遺書》捲十八)與身相對的心側重於人類的本質,身則首先與個體的感性生命相聯係。主於身既意味著心的靈明知覺對形體的製約,又蘊含著感性存在對心的滲入。
  心作為靈明知覺與感性存在的統一,更多地錶現為一種本然(本來如此的形態)。從本然到當然(應當達到的形態),便涉及心與理、心與性的關係。硃熹認為,心與理並不彼此分離:“心與理一。”(《硃子語類》捲五)理與心的統一並不是指心與理彼此等同或融閤為一,它具體展開為心具理:“心包萬理,萬理具於一心。”(同上,捲九)所謂心具理,也就是理內在於心而主宰心。具於心之理,也就是性:“理在人心,是之為性。”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的書,慢慢看,京東是個不錯的買書地! “知識就是力量”,這是英國著名學者培根說的。誠然,知識對於年青一代何等重要。而知識並非生來就有、隨意就生的,最主要的獲取途徑是靠讀書。在讀書中,有“甘”也有“苦”。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簡潔而極富哲理地概括瞭人生的意義。雖說讀書如逆水行舟,睏難重重,苦不堪言;但是,若將它當作一種樂趣,沒有負擔,像是策馬於原野之上,泛舟於西湖之間,盡歡於遊戲之中。這樣,讀書纔津津有味、妙不可言。由此,讀書帶來的“甘甜”自然而然浮齣水麵,隻等著你采擷瞭。 讀書,若隻埋首於“書海”中,長此以往,精神得不到適當地調節,“懨倦”的情緒彌滿腦際,到終來不知所雲,索然無味。這種“苦”是因人造成的,無可厚非。還有一種人思想上存在著問題,認為讀書無關緊要,苦得難熬,活受罪。迷途的羔羊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等待死亡;另一種能迴頭是岸,前程似錦 我的房間裏有一整架書籍,每天獨自摩挲大小不一的書,輕嗅清清淡淡的油墨香,心中總是充滿一股歡欣與愉悅。取齣一冊,慢慢翻閱,怡然自得。   古人讀書有三味之說,即“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佳肴,諸子百傢,味如醯醢”。我無法感悟得如此精深,但也癡書切切,非同尋常。   記得小時侯,一次,我從朋友那兒偶然藉得伊索寓言,如獲至寶,愛不釋手。讀書心切,迴傢後立即關上房門。燈光融融,我倚窗而坐。屋內,燈光昏暗,室外,燈火輝煌,街市嘈雜;我卻在書中神遊,全然忘我。轉眼已月光朦朧,萬籟俱寂,不由得染上瞭一絲睡意。再讀兩篇纔罷!我挺直腰闆,目光炯炯有神,神遊伊索天國。   迷迷糊糊地,我隱約聽到輕柔的叫喊聲,我揉瞭揉惺忪的睡眼,看不真切,定神一聽,是媽媽的呼喚,我

評分

買不到更好的瞭,這個係列也還能看。

評分

陸九淵寫的的書都寫得很好,[]還是朋友推薦我看的,後來就非非常喜歡,他的書瞭。除瞭他的書,我和我傢小孩還喜歡看鄭淵潔、楊紅櫻、黃曉陽、小橋老樹、王永傑、楊其鐸、曉玲叮當、方洲,他們的書我覺得都寫得很好。象山語錄陽明傳習錄,很值得看,價格也非常便宜,比實體店買便宜好多還省車費。書的內容直得一讀,閱讀瞭一下,寫得很好,象山語錄為陸九淵的多名弟子所記匯編而成。語錄上為傅子雲和嚴鬆所記,語錄下為周清叟、李伯敏、包揚、詹阜民和黃元吉所記。由於是多人記錄而成,風格不一,又由夾雜瞭許多方言口語,以及一些沒有頭柄的話,使人讀來不免有摸不頭腦的感覺,所以象山語錄中許多關於陸九淵思想的材料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內容也很豐富。,一本書多讀幾次,象山語錄導讀陸九淵(1139-1193),字子靜,自號存齋,曾講學於貴溪應天山,並將應天山易名為象山(年譜),由此又被稱為象山先生。陸九淵一生不重著述,留下的大多是往來書信、單篇雜著及語錄等。陸九淵死後,陸九淵的兒子將其論著編成象山先生全集,初為32捲,後陸續增加語錄、年譜等,成為36捲。在明正德以前,語錄係另行,尚未編人全集,但從內容看,它卻較集中地、多方麵地反映瞭陸九淵思想的特徵。作為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陸九淵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始終沒有離開理學本身的衍化過程,事實上他的哲學在某種意義上即錶現為對程、硃一係,特彆是硃熹理學的迴應因此,欲把握其心學,便不能不對其批評對象——硃熹哲學作一考察。一、陸九淵心學形成的理論背景心、性關係是理學所辨析的重要問題,正是對心性的關注,使理學常常被稱為心性之學。在陸九淵以前,二、程(程顥、程頤)和硃熹曾對心、性關係作瞭較為係統的考察。在程、硃那裏,心泛指一般的精神活動及精神現象,並與人的感性存在相聯係。二程說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二程遺書捲十八)與身相對的心側重於人類的本質,身則首先與個體的感性生命相聯係。主於身既意味著心的靈明知覺對形體的製約,又蘊含著感性存在對心的滲入。心作為靈明知覺與感性存在的統一,更多地錶現為一種本然(本來如此的形態)。從本然到當然(應當達到的形態),便涉及心與理、心與性的關係。硃熹認為,心與理並不彼此分離心與理一。(硃子語類捲五)理與心的統一並不是指心與理彼此等同或融閤為一,它具體展開為心具理心包萬理,萬理具於一心。(同上,捲九)所謂心具理,也就是理內在於心而主宰心。具於心之理,也就是性理在人心,是之為性。。快遞送貨也很快。還送貨上樓。非常好。象山語錄陽明傳習錄,超值。買書就來來京東商城。價格還比彆傢便宜,還免郵費不錯,速度還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書。,買迴來覺得還是非常值的。我喜歡看

評分

書已經收到瞭,值得一讀

評分

買瞭三種王陽明的書瞭。希望有所得!

評分

商品真不錯,以後還會光顧!

評分

看瞭一點,很好看,推薦大傢買。

評分

物流給力,優惠活動時買的,質量好。

評分

物流給力,優惠活動時買的,質量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