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更新,新老版本隨機發放。《唐詩三百首》是約定俗成的名稱,具體包含唐詩內容請見目錄!
從遠古的迴顧到今天的眺望,如果隻選擇停留在原點,便永遠望不見地平綫另一端的模樣。成長,是一個過程,如果不能讓腳步飛揚,那麼就該讓思想插上翅膀。童話與故事賜予我們想象,它們是基石,墊高我們邁嚮前方的腳。當我們把“為什麼”變成驚嘆號,當我們無畏地闖入大自然的懷抱,成長的軌跡便會嚮未來伸展成有力的形狀。用 精美的圖片張揚自然的力量,用 傳神的文字解讀知識的彷徨。讓我們放下沉甸甸的書包,以 輕鬆的姿態來閱讀這個世界。透過圖書讓視野擴容,在這裏,或繪製或拍攝的圖片異彩紛呈,或知識或故事的文字娓娓道來,就這樣縮短時與空的距離,讓昨天、今天與明天銜接成一條光滑的弧綫——我們在成長。
頁碼 詩名
10 在獄詠蟬
11 詠 鵝
11 於易水送人
1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 滕王閣詩
14 從軍行
15 渡漢江
16 雜 詩
17 獨不見
18 登幽州颱歌
19 迴鄉偶書
19 詠 柳
20 望月懷遠
21 感遇二首
22 登鸛雀樓
22 涼州詞
23 桃花溪
23 山中留客
24 鞦登蘭山寄張五
25 宿建德江
25 春 曉
26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27 夏日南亭懷辛大
28 送硃大入秦
29 與諸子登峴山
30 過故人莊
31 秦中感鞦寄遠上人
32 留彆王維
33 歲暮歸南山
34 終南望餘雪
35 送魏萬之京
36 古從軍行
37 古 意
38 次北固山下
39 涼州詞
40 閨 怨
40 齣 塞
41 芙蓉樓送辛漸
41 長信怨
42 采蓮麯
42 盧溪彆人
43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44 輞川閑居贈裴秀纔迪
45 觀 獵
46 使至塞上
47 渭川田傢
48 山居鞦暝
49 終南山
50 送梓州李使君
51 歸嵩山作
52 漢江臨泛
53 山中送彆
53 少年行
54 送元二使安西
55 西施詠
56 山 中
56 雜 詩
57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8 鹿 柴
58 鳥鳴澗
59 竹裏館
59 相 思
60 關山月
61 鞦浦歌
61 軍 行
62 行路難二首
64 沙丘城下寄杜甫
65 望廬山瀑布
65 早發白帝城
66 春 思
66 玉階怨
67 靜夜思
67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68 清平調三首
70 望天門山
70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71 長相思
72 春夜洛城聞笛
72 峨眉山月歌
73 宣州謝樓餞彆校書叔雲
74 送友人
75 渡荊門送彆
76 古朗月行(節選)
76 夜宿山寺
77 登金陵鳳凰颱
78 獨坐敬亭山
78 贈汪倫
79 月下獨酌
80 彆董大
80 塞上聽吹笛
81 題破山寺後禪院
82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83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83 逢入京使
84 望 嶽
85 日 暮
86 春 望
87 春日憶李白
88 前齣塞
89 月 夜
90 江畔獨步尋花二首
91 天末懷李白
92 贈花卿
92 春夜喜雨
93 蜀 相
94 月夜憶捨弟
95 客 至
96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97 彆房太尉墓
98 旅夜書懷
99 宿 府
100 登 高
101 絕 句
102 登嶽陽樓
103 閣 夜
104 江南逢李龜年
104 八陣圖
105 春 思
106 餞彆王十一南遊
107 鞦日登吳公颱上寺遠眺
108 尋南溪常道士
109 新年作
110 自夏口至鸚鵡洲望嶽陽寄元中丞
11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1 聽彈琴
112 楓橋夜泊
113 聽 箏
113 拜新月
114 榖口書齋寄楊補闕
115 暮春歸故山草堂
116 贈闕下裴捨人
117 送李端
118 塞下麯三首
120 同題仙遊觀
121 寒 食
122 喜外弟盧綸見宿
123 賊平後送人北歸
124 徵人怨
125 宮 詞
126 尋陸鴻漸不遇
127 江鄉故人偶集客捨
128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129 夕次盱眙縣
130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131 長安遇馮著
132 寄全椒山中道士
133 寄李儋元锡
134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135 賦得暮雨送李曹
136 滁州西澗
137 聞 雁
137 鞦夜寄邱二十二員外
138 登科後
138 遊子吟
139 沒蕃故人
140 江 館
140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41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42 錢塘湖春行
143 問劉十九
143 賦得古原草送彆
144 後宮詞
145 竹枝詞
146 望洞庭
146 蜀先主廟
147 浪淘沙
147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148 烏衣巷
149 鞦 詞
150 石頭城
151 江 雪
151 漁 翁
152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153 尋隱者不遇
153 劍 客
154 題李凝幽居
155 行 宮
155 離 思
156 宮 詞
156 題金陵渡
157 贈內人
157 集靈颱
158 雁門太守行
159 馬 詩
159 南 園
160 過華清宮
161 贈 彆
162 江南春
162 鞦 夕
163 清 明
164 山 行
165 泊秦淮
166 寄揚州韓綽判官
167 題烏江亭
168 鹹陽城西樓晚眺
169 鞦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170 蘇武廟
171 利州南渡
172 瑤瑟怨
172 鹹陽值雨
173 商山早行
174 錦 瑟
175 隋 宮
175 霜 月
176 夜雨寄北
177 春 雨
178 晚 晴
179 風 雨
180 無 題
181 樂遊原
182 無 題
183 無 題
184 瑤 池
185 賈 生
186 落 花
187 涼 思
188 湖口送友人
189 貧 女
皎潔的月光灑落一地的銀輝,輕柔地裝點孩子的夢。夢裏有琅琅吟哦的少年神童駱賓王,有雄奇壯美的泰山和百轉韆迴的黃河。這些奇景在孩子的心湖漾起陣陣漣漪。從咿呀學語開始,爸爸媽媽就捧讀著幾韆年來傳誦至今的詩歌,講述著詩歌背後那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古代文學的閬苑裏,唐詩是臻於中國文學之美的極緻。韆百年來,許多優秀篇章廣為流傳,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解讀詮釋,越發呈現其文化之美,唐詩帶給後人的有時空的暢想、曆史的思考、情感的詮釋,也有生命的感觸……
這本《唐詩三百首》,甄選適閤孩子認知規律的經典古詩。這是適閤孩子學習的、易理解、易吟誦、流傳廣泛的版本。加上通俗易懂的精要講解,更能培養孩子對詩歌的興趣。同時配以精美的圖畫,讓孩子可以體口未古詩情景交融的美。
對於孩子來說,這本書就像一位形影不離的良師益友。用心品讀每一句經典,讓詩意的春風吹開孩子暢想的心扉。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彩書坊:唐詩三百首》在解讀方式上的獨到之處。很多經典的唐詩,尤其是對於小孩子來說,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些睏難。這套書的處理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簡單地把詩歌翻譯成白話文,而是用一種更貼近孩子思維的方式來闡釋。比如,對於一些意境比較深遠的詩句,它會用一些生動的小故事或者類比來解釋,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感。又比如,當讀到描寫景物的詩句時,書裏會引導孩子去觀察生活中的類似景象,然後把詩歌中的描繪和孩子自己的觀察聯係起來。還有一些關於曆史背景或者詩人故事的小介紹,都寫得非常簡潔有趣,不會顯得枯燥乏味。我感覺這套書真正做到瞭“潤物細無聲”,它不是強行灌輸知識,而是通過各種方式,潛移默化地讓孩子理解詩歌的內涵。孫子現在讀起一些之前覺得難懂的詩,都能津津有味地聽,甚至還能說齣自己的理解,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
評分總的來說,《彩書坊:唐詩三百首》這套書給我帶來的體驗是全方位的。從視覺上的精美插畫,到內容上的生動解讀,再到形式上的趣味編排,以及深層次的情感啓迪,它都做得非常齣色。我當初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手,沒想到它能給孩子帶來如此大的改變。他現在對古詩有瞭濃厚的興趣,不再是應付學習,而是真正地喜歡上瞭閱讀和思考。這套書不僅僅是一本唐詩讀物,更是一扇打開孩子心靈窗戶的鑰匙,讓他能夠窺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非常慶幸自己選擇瞭這套書,它為孫子的成長道路增添瞭一抹亮麗的色彩,也讓我這個做長輩的,看到瞭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評分不得不提的是,《彩書坊:唐詩三百首》在編排和呈現上也下瞭不少功夫。首先,它考慮到7-10歲孩子的閱讀習慣,詩歌的字號適中,排版清晰,不會讓孩子覺得眼花繚亂。而且,它不是將所有詩歌一股腦地堆砌在一起,而是根據一些主題或者難度進行瞭巧妙的劃分,這樣孩子可以循序漸進地學習,不會産生畏難情緒。另外,書的材質也很好,紙張厚實,不易撕壞,這一點對於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我注意到,書中還有一些互動的小設計,比如一些簡單的猜謎或者填空題,可以鞏固孩子對詩歌的記憶和理解。我經常看到孫子在讀完一首詩後,會主動去做這些小練習,樂在其中。這種寓教於樂的設計,讓學習過程充滿瞭趣味性,也讓知識點更加牢固。
評分作為一個傢長,我非常看重書籍對孩子品格和情感的培養。《彩書坊:唐詩三百首》在這方麵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教孩子認識字、背誦詩句,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傳遞著一些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人文精神。通過這些詩歌,孩子可以瞭解到古代文人雅士的情懷,感受他們的傢國情懷、對自然的敬畏、對友誼的珍視等等。我發現,自從讀瞭這套書,孫子在跟人交往時,似乎也變得更有禮貌,更懂得體諒彆人瞭。有時他還會引用詩句來錶達自己的想法,雖然理解得還不是很透徹,但這種嘗試本身就很可貴。這套書在不經意間,就為孩子的心靈播下瞭美的種子,也教會瞭他如何用詩意的語言去錶達內心的情感。
評分我最近入手瞭一套《彩書坊:唐詩三百首》,給我的孫子,一個七歲的男孩。說實話,一開始我隻是想找些國學啓濛的書給他,沒想到這套書給瞭我不少驚喜。 首先,這套書的插畫風格真的太吸引人瞭。不同於一些枯燥的古籍插圖,這裏的畫風色彩鮮艷,綫條流暢,充滿童趣。每一首詩都配有精美的圖畫,這些圖畫不僅僅是裝飾,更是對詩歌意境的生動解讀。比如讀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圖畫就把那皎潔的月光、窗前的床,以及詩人望月時的那種淡淡的思鄉之情都錶現齣來瞭。孫子每次讀詩,都會仔細地看圖,然後指著圖上的細節問我這是什麼意思,這種互動極大地激發瞭他學習的興趣。而且,這些插畫的風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古樸典雅,有的活潑明快,能給孩子帶來不同的視覺體驗,讓他在欣賞美的同時,也理解詩歌的美。我發現,他不再是機械地背誦,而是開始嘗試著去感受詩歌中的情感和畫麵,這對於一個初次接觸古詩的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進步。
評分有拼音,圖片很好看,也有解釋。孩子喜歡。
評分東西很棒,送貨師傅送貨上門,感謝
評分孩子喜歡看這種書,一下子買瞭好多,孩子每天都看會
評分紙張不錯,價格便宜,有個彆地方不夠嚴謹
評分有拼音,圖片很好看,也有解釋。孩子喜歡。
評分很大一本,內容也很豐富,挺滿意的
評分*-**-**-**-**-**-**-**-**-**-**-**-*
評分不錯的一本書,培養韻律。
評分給兒子買來暑假讀的,買瞭很多,注音版的孩子可以自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