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认知科学哲学导论》是首本对认知科学作全面综合述评的重要教材。其内容涵盖了从神经过程的人工智能模型到最近提出的漫述理论和文化理论。罗姆·哈瑞对该领域作了一个全新的、易于理解的整合。该教材的核心内容是论述“心理学如何能够成为一门科学?”这一问题。其答案建立在对自然科学中的方法和解释所作的清晰说明的基础上,并阐述了自然科学如何被应用于心理学研究。
本书语言流畅,结构合理,对于想对表面上分为意义研究和神经科学研究的这门学科新状况进行全面把握的学生来说,是一本理想的教材。它分为四篇,每一篇包括三章。每章都为研习者提供了有帮助的学习要点、自测思考题和重要的阅读材料。
《认知科学哲学导论》对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出色的审视,真正为新一代心理学学生引入了“心灵的科学”。它既是学习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各年级学生必不可少的读物,也是社会心理学、人工智能、心灵哲学和语言学等其他领域的学生有用的辅助读物。
作者简介
罗姆·哈瑞,生于新西兰,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读于牛津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并开始了认知科学研究、教学及著述的漫长生涯。1965年起先后任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华盛顿特区乔治敦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过去的30多年里,他已撰写了30多本关于科学哲学、社会心理学基础的著作。他早期主要涉及科学实在主义方面的研究。1972年,与西科德合著的《社会行为解析》已成为一部“经典引文”,是现代社会心理的奠基之作。
目录
插图目录
缩略语表
序
致谢
如何在课堂使用本书
第一篇 科学的本性与方法
第1章 为心理学而建立的科学
1.1 概论
1.2 结论
1.3 自测思考题
第2章 自然科学
2.1 概论
2.2 结论
2.3 自测思考题
第3章 理解科学方法
3.1 描述与分类
3.2 解释
3.3 结论
3.4 自测思考题
第二篇 寻求建立关于人的行为的科学
第4章 作为精神实体科学的心理学
4.1 概论
4.2 结论
4.3 自测思考题
第5章 作为物质实体科学的心理学
5.1 本体论的唯物主义
5.2 方法论的唯物主义
5.3 概论的唯物主义
5.4 作为生物学分支的心理学
5.5 结论
5.6 自测思考题
第6章 认知科学的兴起
6.1 第一次认知革命
6.2 第一次认知革命的长处与缺陷
6.3 结论
6.4 自测思考题
第三篇 走向科学的心理学
第7章 语法与谁知
第8章 谁知科学:分析阶段
第9章 联结主义与大脑
第四篇 认知科学在行动
第10章 记忆机
第11章 分类的心理学
第12章 认知障碍
注释
后记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用最后一节的术语讲,我们能通过它们的来源与它们的主题相同这一事实描述这些模型的特色。在上述情形中,一个地形下面的地质地层是这个模型的来源和主题。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它们保守到不足以超越可观察的界限,这样的模型仍是对已知物的有用表征。然而,它们确实产生了新的洞见。当我们观察它时,它们甚至能在解释地形的特点方面起作用。
有些分析模型的来源和主题相同。我们在上面的一些例子中已经讨论过。然而,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有时一个有力的分析模型可能通过不同于其主题的来源进行设计。比如,社会心理学中仍使用的最有力的分析模型之一是由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69)复兴的戏剧模型(dramaturgical model)。在使用那个模型时,来源——上演的戏剧与戈夫曼分析的主题不是相同的社会组织,后者譬如是一家餐厅、一个诊所或一个银行营业厅。在这个例子中,可以说,来自戏剧的概念被用于其他领域,可以阐明这些熟悉场景的面貌。
3.2.2.3作为未知物的表征的模型:解释的角色
实证主义者问,我们何以曾经产生我们对实体本身进行观察和直接实验却不能通达的世界区域方面的表征呢?我们能感觉温暖,但不能够观察到引起感觉的分子运动,即使用最强大的显微镜。我们充其量能观察到悬浮于液体中可见粒子的任意布朗运动。这种现象最使人信服地被解释为是不可见的运动粒子撞击可见粒子的结果。这种粒子的想法从何而来?实在论者指出,虽然我们不能感知这种世界状态,但我们能想象它们,反对由于不能感知分子而不承认分子存在的主张。然而,不是任何想象对不可感知的微小物质都有效。想象必须用科学范围内似真实的东西把想象限制为那个领域的候选存在物。比建构模型来表征我们还不能感知的东西更好的限制想象的方法是什么?
科学家究竟怎样才能够建立迄今未知事物的模型?这个技巧的可能性遵循这样的方式,即未知主题的模型能够通过利用某些来源,而不是那个主题来建构。假如我想象自己处在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位置,我不知道电流是如何在导体中流通的,尽管我的确从我的指导读物中知道它是那样的。我确实知道水流过管子,而且我有记录流量的速度和压力表。我发明一个像流体一样流动的电流模型。我设计我的电流体概念体系,不是根据电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是利用把电在导体中的流动类比为水在管子中的流动。这种想象的跳跃运用隐喻“电是流体”表达。这正是科学创造力的核心,锻造理论的火炉。
运作图式与下面的过程相似:
1.观察的。未知过程P产生某类可观察现象O。
2.想象的。P的一个图示模型M“产生”某类“可观察现象O”。
3.如果“O”是O好的相似物,而且假如M在P的位置被认识,那么M是本体论意义上似真实的可能存在,我们就可以说M或多或少如实表征了P。
……
前言/序言
认知科学哲学导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翻译的有些生硬,看起来有点费劲。
评分
☆☆☆☆☆
帮朋友选的书,说实话看了看,只能用晕晕乎乎来形容,至于内容吗,是根本看不进去,好孬不是给自己看,也就无所谓了。这本书应该是对于某些搞这专业的人的看的教科书,朋友要科学基础教育之类的书,题目很高深,也就按比较高深的书名选,本来科学就不容易理解了,再加上个哲学,我晕也是可以理解了。
评分
☆☆☆☆☆
《认知科学哲学导论》是第一本对认知科学作全面综合述评的重要教材。其内容涵盖了从神经过程的人工智能模型到最近提出的漫述理论和文化理论。作者对该领域作了一个全新的、易于理解的整合。该教材的核心内容是论述“心理学如何能够成为一门科学?”这一问题。其答案建立在对自然科学中的方法和解释所作的清晰说明的基础上,并阐述了自然科学如何被应用于心理学研究。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
这本书如果能读完应该是很了不起的,但愿这本书对朋友能起作用。如果能深入的看,这本书在已知、未知的探讨上还是很有见解的。
评分
☆☆☆☆☆
还没看完,开头感觉不是特别容易看进去,内容与想象的不同,总体还可以
评分
☆☆☆☆☆
翻译的有些生硬,看起来有点费劲。
评分
☆☆☆☆☆
3.2.2.3作为未知物的表征的模型:解释的角色
评分
☆☆☆☆☆
心理学,速度快